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六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附解析)
ID:68499
2021-11-27
8页1111
139.11 KB
专题突破练六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选择题1.1911年11月,江苏以“挑瓦革命”(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实现光复后,多数地方州县基本上由地主绅商或旧官僚把持政权。这说明,“挑瓦革命”( )A.缺乏广泛的社会动员B.背离了辛亥革命宗旨C.促进了国民革命高涨D.加速了民主政治实现2.(2021天津滨海七所重点学校联考)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其中在政治方面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是指(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3.下面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B.反映了中国想走向世界的决心C.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艰难D.描绘了生物进化论的演进4.(2021广东学业考试)1918年以后,知识界和报界积极关注劳工问题,他们改造劳工形象、开展劳工调查、组织劳工教育,并思考“劳工解放”的根本性问题,乃至要让劳工“成为世界的主人”。这反映出( )A.知识精英与劳工形成统一战线B.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深入传播C.知识分子开创中国式革命道路D.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5.(2021安徽池州联考)当时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被卷入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特别是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以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这一系列的正义之举( )A.主要原因是外争国权的失败B.促进了反帝爱国民族力量的凝聚
C.配合了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D.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6.(2021湖南永州一模)1924年,孙中山在致电全国学农工商的通电中指出:“工人为本党之基础,本党之奋斗乃为发展实业而奋斗,为工人利益而奋斗,工人当与本党共同奋斗。”由此可知,孙中山( )A.指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必然性B.效仿苏俄建立工农革命政权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D.提出了党外合作的基本方针7.1923年,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创办《农声》杂志,主要介绍农业科技知识。1926年,该刊出版了《农民运动专刊》和《参加广东全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特刊》。这反映了当时( )A.科技水平的进步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革命形势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8.(2021江苏泰州期末)王会悟在回忆录中说:“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把会开完呢?代表们意见不一。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条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对该史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B.作者亲身经历说明该史料真实可信C.回忆录属文学作品没有历史价值D.该史料完整地记录中共一大迁址的原因9.(2021河南郑州一模)民国初期,封建商业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型,专营国货的商业出现并盛行,原来的洋货行也开始兼营国货。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实业救国”的推动C.民族资本主义萌芽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0.(2021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民国初年,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国内纯碱市场。1917年,民族企业家范旭东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后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红三角牌纯碱结束了洋碱独霸国内市场的历史,并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折射出( )A.近代民族工业全面提升B.“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C.列强资本在中国的萎缩D.近代工业的主导地位11.(2021陕西渭南一模)清末,水师学堂招生全由总办做主,海军学堂毕业生闽人居多。民国成立后,海军部明确规定各军校的海军学生于全国中学学生中招选,不拘其军官、平民或者华侨子女的身份。民国政府的这一规定( )A.提高了海军招生人才的身份限制B.表明近代教育理念开始受到重视C.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D.改变了近代中国军队建设的方向12.(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二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彷徨苦闷的孙中山以极大的振奋,尤其
是苏俄政府承诺放弃殖民地的特权后,更让他感到了希望。1923年,他派出代表访问苏联,向苏联学习。这表明( )A.民主革命的内涵不断丰富B.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人民民主专政C.反帝的国民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3.(2021山东德州期末)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生命》《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新共和》《新自治》《新山东》,进步、觉悟、启蒙、解放、革命等词汇充满了报章杂志。该时期应是(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14.(2021江苏扬州适应性练习)新文化运动主要发生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它的主要目的是反击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读经逆流,从更深层次上讲,则是一种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展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全面接受西方文化B.鼓励人们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使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全面觉醒15.(202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思想。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白话书信,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这表明( )A.文学革命促进了思想启蒙B.新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C.新文化运动群众基础广泛D.封建落后思想被彻底消除16.(2021安徽黄山一模)近代南京国民政府对《民法》中的“亲属继承编”重新加以修订时,立法者曾经认真思考过姓氏、婚姻和家庭的存废问题,结果将新文化运动以来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主义生活的原则法条化。这反映了( )A.男女平等在近代实现B.传统家庭观念的瓦解C.家庭观念的时代嬗变D.家国同构观念的再现二、非选择题17.(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了明朝,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朱元璋曾专门制定针对生员的八条禁例。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康熙时颁行十六条“圣谕”,作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笃家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尚节俭以惜财用”“黜异端以崇正学”“明礼让以厚风俗”等。雍正时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摘编自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
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材料二 民国初年,时人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呼喊,在各种教育理论、思潮影响之下,人们的德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提倡人权时代,人人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建设平民的道德,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要知道处处有德育的机会,事事有德的意思,正不如到特定的地方去寻求。这表明人们关于德育模式的主张,渐渐由伦理知识本位转向了社会生活本位。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提出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中华民国教育的新宗旨。这些新型的德育观念,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中国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摘编自郑航《“五四”时期的文化革新与近代德育观念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并说明其时代价值。18.(2021浙江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5—1916年,以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为首的一批同学好友,在一起研究学术,交流心得。毛泽东作了这样一种概括:“这时候这些人大概有一种共同的感想:……‘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新民学会的宗旨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宏伟志向。20世纪20年代初,对毛泽东来说,他正在更加完整地了解俄国革命。1921年1月,蔡和森从法国寄来信件,为他分析了共产主义的优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宣称自己对这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表示赞同。——摘编自[美]瑞贝卡·卡尔《毛泽东传》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结合所学,概括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抱有的宏伟志向。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2021辽宁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过去被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制独裁政治,被宣布为罪恶的、黑暗的、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公开声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又一个根本颠覆。这两条虽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没有立即实现,但至少在法律上、观念上得到了认可,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对后来政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十分深远。辛亥革命使人们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专题突破练六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广大人民参与,导致革命后的大部分政权依然由地主绅商或旧官僚把持,说明“挑瓦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动员,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辛亥革命的宗旨无关,排除B项;促进国民革命高涨的是1924年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的蓬勃开展,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这种“挑瓦革命”使旧势力依然把持政权,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排除D项。2.A 解析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方面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A项;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排除D项。3.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但1912年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猿猴手持五色旗”),并有恢复专制的趋势,因此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故选C项;“讽刺漫画”没有传统文人画写意的基本风格,排除A项;漫画反映的是中国的政治转型,而非从“中国”到“世界”,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演进,而非“生物进化”,排除D项。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根据材料“关注劳工问题”“劳工解放”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思想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知识界和报界对劳工问题的关注,但未提到劳工对知识界的态度,无法看出他们是否形成统一战线,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非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深入传播,B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C项排除。5.B 解析学生、工人、商人都参加到这场爱国运动中来,说明这场运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反帝爱国民族力量的凝聚,故选B项;外争国权的失败只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阶级矛盾的激化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当时还未进行北伐,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沉重打击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6.C 解析1924年,孙中山致电全国学农工商,强调工人的重要性,要工人与国民党共同奋斗,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中孙中山并没有明确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必然性”,A项错误;孙中山团结工人的目的在于“发展实业”,不是要效仿苏俄建立工农革命政权,B项错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而非党外合作,D项错误。7.C 解析科技水平的进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在1927年以后提出的,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1923年侧重于传播农业知识,1926年侧重于政治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国民革命的推动,故选C项;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8.A 解析回忆录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加上有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的可能,因此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选A项;作者亲历并不能说明史料一定真实可信,排除B项;回忆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C项;“完整”说法错误,排除D项。9.B 解析据材料“民国初期,封建商业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型,专营国货的商业出现并
盛行,原来的洋货行也开始兼营国货”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国货盛行,这主要和这一时期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实业救国”运动有关,故选B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开展的,与题干中“民国初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中国已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而不是萌芽,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10.B 解析据材料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材料仅提到了一家公司的成功,无法反映全面提升,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并不能反映列强资本在中国的萎缩,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并不能说明近代工业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11.C 解析由材料可知,相比于水师学堂招生的地域性特点,民国海军不限制其身份,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利于选拔出更优秀的海军人才,推动海军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海军选拔不再限制身份,排除A项;“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海军招生范围的扩大是对原来招生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排除D项。12.A 解析孙中山学习并吸收了苏俄的经验,使得民主革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A项正确;B项中“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提出来并付诸实践的,排除;向苏俄学习本身并不能体现中国群众的态度,C项错误;孙中山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他本身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并未全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D项错误。13.C 解析依据材料,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大量涌现,进步、觉悟、启蒙、解放、革命等词汇充满了报章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宣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提高国民觉悟,推动思想的解放,故选C项;戊戌变法时期宣传的重点是变法、改良,排除A项;辛亥革命时期宣传的重点是革命,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宣传的重点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14.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从更深层次上讲,则是一种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展开”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在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同时,强调理性思考,说明新文化运动鼓励人们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反击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读经逆流”,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排除C项;“理性思考的展开”,不等于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全面觉醒,排除D项。15.A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们用白话文传播新思想和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对于促进民众的思想启蒙起到了积极作用,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思想还处于传播的初期,尚不能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由一些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发起的,本身未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所以群众基础并不广泛,排除C项;“彻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6.C 解析据材料“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主义生活”可知颠覆了男尊女卑、重视血缘家族的传统观念,反映出家庭观念的时代嬗变,故选C项;男女平等在近代并没有真正实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传统家庭观念瓦解,排除B项;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不同于原来的家国同构观念,排除D项。17.参考答案(1)特点:统治者重视,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相结合;鼓励修身律己等。原因: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原有社会秩序;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程朱理学趋于僵化。(2)转变:由注重宣扬封建纲常向追求民主共和转变;由伦理知识本位向社会生活本位转变;由注重教化向尊重儿童自主转变。时代价值: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或有利于思想解放);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有利
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参考答案(1)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或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志向:改造中国与世界。(2)表现:以无产阶级领导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以社会主义前途取代资本主义前途。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参考答案示例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六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附解析)
展开
专题突破练六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选择题1.1911年11月,江苏以“挑瓦革命”(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实现光复后,多数地方州县基本上由地主绅商或旧官僚把持政权。这说明,“挑瓦革命”( )A.缺乏广泛的社会动员B.背离了辛亥革命宗旨C.促进了国民革命高涨D.加速了民主政治实现2.(2021天津滨海七所重点学校联考)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其中在政治方面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是指(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3.下面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B.反映了中国想走向世界的决心C.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艰难D.描绘了生物进化论的演进4.(2021广东学业考试)1918年以后,知识界和报界积极关注劳工问题,他们改造劳工形象、开展劳工调查、组织劳工教育,并思考“劳工解放”的根本性问题,乃至要让劳工“成为世界的主人”。这反映出( )A.知识精英与劳工形成统一战线B.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深入传播C.知识分子开创中国式革命道路D.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5.(2021安徽池州联考)当时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被卷入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特别是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以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这一系列的正义之举( )A.主要原因是外争国权的失败B.促进了反帝爱国民族力量的凝聚
C.配合了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D.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6.(2021湖南永州一模)1924年,孙中山在致电全国学农工商的通电中指出:“工人为本党之基础,本党之奋斗乃为发展实业而奋斗,为工人利益而奋斗,工人当与本党共同奋斗。”由此可知,孙中山( )A.指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必然性B.效仿苏俄建立工农革命政权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D.提出了党外合作的基本方针7.1923年,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创办《农声》杂志,主要介绍农业科技知识。1926年,该刊出版了《农民运动专刊》和《参加广东全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特刊》。这反映了当时( )A.科技水平的进步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革命形势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8.(2021江苏泰州期末)王会悟在回忆录中说:“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把会开完呢?代表们意见不一。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条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对该史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B.作者亲身经历说明该史料真实可信C.回忆录属文学作品没有历史价值D.该史料完整地记录中共一大迁址的原因9.(2021河南郑州一模)民国初期,封建商业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型,专营国货的商业出现并盛行,原来的洋货行也开始兼营国货。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实业救国”的推动C.民族资本主义萌芽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0.(2021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民国初年,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国内纯碱市场。1917年,民族企业家范旭东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后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红三角牌纯碱结束了洋碱独霸国内市场的历史,并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折射出( )A.近代民族工业全面提升B.“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C.列强资本在中国的萎缩D.近代工业的主导地位11.(2021陕西渭南一模)清末,水师学堂招生全由总办做主,海军学堂毕业生闽人居多。民国成立后,海军部明确规定各军校的海军学生于全国中学学生中招选,不拘其军官、平民或者华侨子女的身份。民国政府的这一规定( )A.提高了海军招生人才的身份限制B.表明近代教育理念开始受到重视C.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D.改变了近代中国军队建设的方向12.(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二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彷徨苦闷的孙中山以极大的振奋,尤其
是苏俄政府承诺放弃殖民地的特权后,更让他感到了希望。1923年,他派出代表访问苏联,向苏联学习。这表明( )A.民主革命的内涵不断丰富B.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人民民主专政C.反帝的国民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3.(2021山东德州期末)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生命》《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新共和》《新自治》《新山东》,进步、觉悟、启蒙、解放、革命等词汇充满了报章杂志。该时期应是(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14.(2021江苏扬州适应性练习)新文化运动主要发生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它的主要目的是反击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读经逆流,从更深层次上讲,则是一种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展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全面接受西方文化B.鼓励人们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使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全面觉醒15.(202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思想。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白话书信,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这表明( )A.文学革命促进了思想启蒙B.新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C.新文化运动群众基础广泛D.封建落后思想被彻底消除16.(2021安徽黄山一模)近代南京国民政府对《民法》中的“亲属继承编”重新加以修订时,立法者曾经认真思考过姓氏、婚姻和家庭的存废问题,结果将新文化运动以来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主义生活的原则法条化。这反映了( )A.男女平等在近代实现B.传统家庭观念的瓦解C.家庭观念的时代嬗变D.家国同构观念的再现二、非选择题17.(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了明朝,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朱元璋曾专门制定针对生员的八条禁例。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康熙时颁行十六条“圣谕”,作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笃家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尚节俭以惜财用”“黜异端以崇正学”“明礼让以厚风俗”等。雍正时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摘编自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
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材料二 民国初年,时人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呼喊,在各种教育理论、思潮影响之下,人们的德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提倡人权时代,人人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建设平民的道德,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要知道处处有德育的机会,事事有德的意思,正不如到特定的地方去寻求。这表明人们关于德育模式的主张,渐渐由伦理知识本位转向了社会生活本位。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提出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中华民国教育的新宗旨。这些新型的德育观念,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中国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摘编自郑航《“五四”时期的文化革新与近代德育观念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并说明其时代价值。18.(2021浙江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5—1916年,以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为首的一批同学好友,在一起研究学术,交流心得。毛泽东作了这样一种概括:“这时候这些人大概有一种共同的感想:……‘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新民学会的宗旨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宏伟志向。20世纪20年代初,对毛泽东来说,他正在更加完整地了解俄国革命。1921年1月,蔡和森从法国寄来信件,为他分析了共产主义的优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宣称自己对这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表示赞同。——摘编自[美]瑞贝卡·卡尔《毛泽东传》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结合所学,概括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抱有的宏伟志向。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2021辽宁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过去被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制独裁政治,被宣布为罪恶的、黑暗的、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公开声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又一个根本颠覆。这两条虽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没有立即实现,但至少在法律上、观念上得到了认可,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对后来政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十分深远。辛亥革命使人们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摘编自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专题突破练六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广大人民参与,导致革命后的大部分政权依然由地主绅商或旧官僚把持,说明“挑瓦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动员,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辛亥革命的宗旨无关,排除B项;促进国民革命高涨的是1924年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的蓬勃开展,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这种“挑瓦革命”使旧势力依然把持政权,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排除D项。2.A 解析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政治方面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A项;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并未结束封建制度,排除D项。3.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但1912年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猿猴手持五色旗”),并有恢复专制的趋势,因此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故选C项;“讽刺漫画”没有传统文人画写意的基本风格,排除A项;漫画反映的是中国的政治转型,而非从“中国”到“世界”,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演进,而非“生物进化”,排除D项。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根据材料“关注劳工问题”“劳工解放”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思想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知识界和报界对劳工问题的关注,但未提到劳工对知识界的态度,无法看出他们是否形成统一战线,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非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深入传播,B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C项排除。5.B 解析学生、工人、商人都参加到这场爱国运动中来,说明这场运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反帝爱国民族力量的凝聚,故选B项;外争国权的失败只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阶级矛盾的激化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当时还未进行北伐,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沉重打击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6.C 解析1924年,孙中山致电全国学农工商,强调工人的重要性,要工人与国民党共同奋斗,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中孙中山并没有明确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必然性”,A项错误;孙中山团结工人的目的在于“发展实业”,不是要效仿苏俄建立工农革命政权,B项错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而非党外合作,D项错误。7.C 解析科技水平的进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在1927年以后提出的,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1923年侧重于传播农业知识,1926年侧重于政治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国民革命的推动,故选C项;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8.A 解析回忆录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加上有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的可能,因此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选A项;作者亲历并不能说明史料一定真实可信,排除B项;回忆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C项;“完整”说法错误,排除D项。9.B 解析据材料“民国初期,封建商业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型,专营国货的商业出现并
盛行,原来的洋货行也开始兼营国货”可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国货盛行,这主要和这一时期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实业救国”运动有关,故选B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开展的,与题干中“民国初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中国已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而不是萌芽,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10.B 解析据材料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材料仅提到了一家公司的成功,无法反映全面提升,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并不能反映列强资本在中国的萎缩,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红三角牌纯碱的成功,并不能说明近代工业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11.C 解析由材料可知,相比于水师学堂招生的地域性特点,民国海军不限制其身份,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利于选拔出更优秀的海军人才,推动海军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海军选拔不再限制身份,排除A项;“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海军招生范围的扩大是对原来招生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排除D项。12.A 解析孙中山学习并吸收了苏俄的经验,使得民主革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A项正确;B项中“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提出来并付诸实践的,排除;向苏俄学习本身并不能体现中国群众的态度,C项错误;孙中山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他本身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并未全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D项错误。13.C 解析依据材料,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大量涌现,进步、觉悟、启蒙、解放、革命等词汇充满了报章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宣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提高国民觉悟,推动思想的解放,故选C项;戊戌变法时期宣传的重点是变法、改良,排除A项;辛亥革命时期宣传的重点是革命,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宣传的重点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14.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从更深层次上讲,则是一种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展开”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在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同时,强调理性思考,说明新文化运动鼓励人们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反击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读经逆流”,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排除C项;“理性思考的展开”,不等于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全面觉醒,排除D项。15.A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们用白话文传播新思想和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对于促进民众的思想启蒙起到了积极作用,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思想还处于传播的初期,尚不能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由一些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发起的,本身未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所以群众基础并不广泛,排除C项;“彻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6.C 解析据材料“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主义生活”可知颠覆了男尊女卑、重视血缘家族的传统观念,反映出家庭观念的时代嬗变,故选C项;男女平等在近代并没有真正实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传统家庭观念瓦解,排除B项;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不同于原来的家国同构观念,排除D项。17.参考答案(1)特点:统治者重视,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相结合;鼓励修身律己等。原因: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原有社会秩序;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程朱理学趋于僵化。(2)转变:由注重宣扬封建纲常向追求民主共和转变;由伦理知识本位向社会生活本位转变;由注重教化向尊重儿童自主转变。时代价值: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或有利于思想解放);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有利
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参考答案(1)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或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志向:改造中国与世界。(2)表现:以无产阶级领导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以社会主义前途取代资本主义前途。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参考答案示例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