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1(Word版,含答案)
ID:63056
2021-11-15
12页1111
164.39 KB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属于( )A.良渚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③“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④“阿房,阿房,亡始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下列事件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2%5%46.1%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6.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继而他(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7.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朝(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第12页共12页
8.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 )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9.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事件事件后续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1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11.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0多起,共有600多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英国人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B.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C.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D.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12.《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A.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瓦解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13.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选举用投票之法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第12页共12页
14.“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1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最根本的依靠是( )A.工农红军的建立B.军阀混战的客观环境C.土地革命的开展D.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16.1942年朱自清写道:敌机的轰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这是第一回,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其意在强调( )A.侵略战争的残酷B.日本的军事优势C.民族意识的高涨D.舆论宣传的重要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C.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D.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18.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此次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人21人109人民主人士数2人11人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B.民主党派掌握了国家政权C.人民当家作主愿望得以实现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完善2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一提法是基于(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B.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21.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材料中的“它”是指(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2页共12页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23.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A.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24.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B.经典力学C.惯性定律D.地心说25.西方新航路开辟与古代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两者对世界的相同影响是( )A.改变了原有世界贸易的格局B.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C.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26.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下列事件都( )A.以失败而告终B.促进了独立思想的传播C.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D.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统治27.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标准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28.对德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与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群众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卖国行为的不满,工人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朦胧向往——这一切便是推动巴黎人民举行革命的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29.1989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诞生。这表明( )第12页共12页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体趋势走向缓和30.“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成为奋斗的目标,它的领导者被人民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这一历史事件是( )A.越南抗法斗争B.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C.克里姆建立共和国D.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31.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国会议席12107230国会名次921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32.除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外,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说明( )A.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第三世界开始联合反对美苏控制D.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33.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第12页共12页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34.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间阶层”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16.9%(1950年)15.3%(1951年)16%(1950年)18%(1954年)19.3%(1953年)20世纪70年代18.2%(1970年)19.1%(1971年)16.1%(1970年)18.7%(1972年)34%(1975年)A.社会结构的固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日本成为战后科技革命中心C.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社会结构变化D.美国与西欧出现“滞胀”现象35.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丁美洲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12页共12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并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材料一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4分)第12页共12页
38.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4分)答案第12页共12页
1.B 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粟是其主要栽培农作物,而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故选B项。2.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3.B 解析①反映了秦朝的思想专制,②反映了秦朝的严苛刑罚,④反映了秦朝的沉重赋役,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故选B项;③反映了秦朝强化军事措施,这不是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排除包含③的A、C、D三项。4.A 解析根据材料“《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文景之治发生在这期间,故A项正确。5.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家世和门第,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故选C项。6.C 解析根据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可知,此时韩愈反对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力主复兴传统儒学,故选C项。7.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朝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8.D9.A 解析根据明朝为沿海安全复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抗击荷兰收复澎湖地区保证领土完整等史实,可知明政府的领土主权意识在增强,故选A项。10.C 解析根据材料“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可知,该特权可使列强实现“利益均沾”,结合所学这与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关,故C项正确。11.B 解析英国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人审理,导致英国人在中国无所顾忌,故B项正确。12.A 解析清政府向外国高息贷款的举动加剧了其财政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故选A项。13.D 解析根据材料“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可知《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可知《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君主的权利,这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同,故③错误;根据材料“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一些基本权利,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第12页共12页
14.A 解析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故选A项。15.C 解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这是“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16.C 解析材料“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说明日军侵略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认同感,C项符合题意。17.D 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故D项正确。18.B 解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1947年”“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相符,故选B项。19.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中,民主人士占到一半比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选A项。2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故D项正确。21.B 解析结合所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B项。22.A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法典对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保护是不一样的,体现了法典的等级性,故选A项。23.A 解析由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24.A 解析据材料“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并结合所学可知,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日心说,故选A项。25.D 解析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在当时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故D项正确。26.B 解析三个国家的反抗斗争都促进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独立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2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制度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了,据此可知,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第12页共12页
28.A 解析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故选A项。29.B 解析本题考查对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故选B项。30.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的目标是桑地诺在抗美游击战争中提出的,故选B项。31.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因此在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故A项正确。32.D 解析第三世界国家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到了不结盟运动,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美苏控制”,排除C项。33.B 解析《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安全的机构,为保障其权威性,特别规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甚至有权使用武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故选B项。34.C 解析据图表可以看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中间阶层比例都在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故选C项。35.D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拉丁美洲地区市场销售额占据优势,而且以低价购买俄罗斯产业,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获益,而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利益受损,说明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D项正确。36.参考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2)方式:和亲、设立机构、战争、册封。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所述及的人口南渡出现的时间——“自永嘉至刘宋之季”“晋永嘉以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经验,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通过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第(2)问,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图1“唐蕃会盟碑”可知其方式是和亲;图2“宣政院印”可知是设立机构;图3“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可知是战争;图4“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可知是册封。第二小问主题,根据材料二中四幅插图的相关内容可知,它们都是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的相关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主题定位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12页共12页
37.参考答案(1)形式:人民公社体制。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2)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便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形式,依据材料一“1978年”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是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破除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以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和所学知识,从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以及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回答。38.参考答案(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第12页共12页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1(Word版,含答案)
展开
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属于( )A.良渚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③“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④“阿房,阿房,亡始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下列事件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2%5%46.1%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6.唐代韩愈认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继而他(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宗教相互融合C.力主复兴传统儒学D.宣扬经世致用思想7.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朝(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第12页共12页
8.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 )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9.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事件事件后续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1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也。”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11.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0多起,共有600多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英国人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B.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C.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D.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12.《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亿两赔款和3千万两赎辽费,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贷款3亿两白银。清政府这一举动( )A.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瓦解D.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13.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选举用投票之法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①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第12页共12页
14.“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1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最根本的依靠是( )A.工农红军的建立B.军阀混战的客观环境C.土地革命的开展D.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16.1942年朱自清写道:敌机的轰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尝不是可喜的。……这是第一回,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其意在强调( )A.侵略战争的残酷B.日本的军事优势C.民族意识的高涨D.舆论宣传的重要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C.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D.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18.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此次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类别副总理政务院领导成员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总人数4人21人109人民主人士数2人11人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B.民主党派掌握了国家政权C.人民当家作主愿望得以实现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完善2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这一提法是基于(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B.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21.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材料中的“它”是指(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2页共12页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23.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A.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24.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B.经典力学C.惯性定律D.地心说25.西方新航路开辟与古代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两者对世界的相同影响是( )A.改变了原有世界贸易的格局B.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C.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26.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下列事件都( )A.以失败而告终B.促进了独立思想的传播C.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D.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统治27.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标准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28.对德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与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群众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卖国行为的不满,工人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朦胧向往——这一切便是推动巴黎人民举行革命的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29.1989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诞生。这表明( )第12页共12页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体趋势走向缓和30.“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成为奋斗的目标,它的领导者被人民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这一历史事件是( )A.越南抗法斗争B.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C.克里姆建立共和国D.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31.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国会议席12107230国会名次921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32.除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外,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说明( )A.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第三世界开始联合反对美苏控制D.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33.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第12页共12页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34.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间阶层”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16.9%(1950年)15.3%(1951年)16%(1950年)18%(1954年)19.3%(1953年)20世纪70年代18.2%(1970年)19.1%(1971年)16.1%(1970年)18.7%(1972年)34%(1975年)A.社会结构的固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日本成为战后科技革命中心C.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社会结构变化D.美国与西欧出现“滞胀”现象35.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丁美洲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12页共12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并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5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材料一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4分)第12页共12页
38.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4分)答案第12页共12页
1.B 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粟是其主要栽培农作物,而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故选B项。2.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3.B 解析①反映了秦朝的思想专制,②反映了秦朝的严苛刑罚,④反映了秦朝的沉重赋役,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故选B项;③反映了秦朝强化军事措施,这不是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排除包含③的A、C、D三项。4.A 解析根据材料“《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文景之治发生在这期间,故A项正确。5.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家世和门第,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因此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故选C项。6.C 解析根据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的做法,会导致国人全都要沦为夷狄的危险”可知,此时韩愈反对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力主复兴传统儒学,故选C项。7.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朝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8.D9.A 解析根据明朝为沿海安全复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抗击荷兰收复澎湖地区保证领土完整等史实,可知明政府的领土主权意识在增强,故选A项。10.C 解析根据材料“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可知,该特权可使列强实现“利益均沾”,结合所学这与片面最惠国待遇有关,故C项正确。11.B 解析英国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人审理,导致英国人在中国无所顾忌,故B项正确。12.A 解析清政府向外国高息贷款的举动加剧了其财政困难,为解决这一困难,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导致人民负担日益加重,故选A项。13.D 解析根据材料“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可知《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君上有统治国家之权”可知《钦定宪法大纲》维护了君主的权利,这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同,故③错误;根据材料“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了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一些基本权利,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第12页共12页
14.A 解析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故选A项。15.C 解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这是“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16.C 解析材料“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了一个民族,有了一个国家”,说明日军侵略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认同感,C项符合题意。17.D 解析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故D项正确。18.B 解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1947年”“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相符,故选B项。19.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中,民主人士占到一半比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选A项。20.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故D项正确。21.B 解析结合所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B项。22.A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法典对有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保护是不一样的,体现了法典的等级性,故选A项。23.A 解析由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24.A 解析据材料“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并结合所学可知,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日心说,故选A项。25.D 解析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在当时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故D项正确。26.B 解析三个国家的反抗斗争都促进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独立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2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制度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了,据此可知,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第12页共12页
28.A 解析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故选A项。29.B 解析本题考查对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故选B项。30.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的目标是桑地诺在抗美游击战争中提出的,故选B项。31.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因此在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故A项正确。32.D 解析第三世界国家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到了不结盟运动,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美苏控制”,排除C项。33.B 解析《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安全的机构,为保障其权威性,特别规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甚至有权使用武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故选B项。34.C 解析据图表可以看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中间阶层比例都在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故选C项。35.D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拉丁美洲地区市场销售额占据优势,而且以低价购买俄罗斯产业,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获益,而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利益受损,说明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D项正确。36.参考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作用: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2)方式:和亲、设立机构、战争、册封。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所述及的人口南渡出现的时间——“自永嘉至刘宋之季”“晋永嘉以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经验,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通过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第(2)问,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图1“唐蕃会盟碑”可知其方式是和亲;图2“宣政院印”可知是设立机构;图3“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可知是战争;图4“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可知是册封。第二小问主题,根据材料二中四幅插图的相关内容可知,它们都是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的相关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主题定位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12页共12页
37.参考答案(1)形式:人民公社体制。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2)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便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形式,依据材料一“1978年”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是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破除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以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和所学知识,从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以及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回答。38.参考答案(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