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测试卷五(含解析)
ID:48386
2021-10-08
20页1111
84.42 KB
2021年高考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05高三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1•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省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等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它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著我”的家书,在创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选自《家书的审美风格》)材料二: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材料三: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选自《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解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枚认为“法古”和“著我”都应成为家书创作的原则,后者尤其重要,否则就会有敷衍之弊。B.家书创作过程中,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C.家书的个性风格因创作主体抒情需求而异,有的平淡深沉,有的涕泪纵横,其中并无优劣之别。D.若能整体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用心领略家书传达的心理体验与深厚内蕴,就能产生共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B.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C.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D.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传统家书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键盘打出来,青年人还应坚持手写家书。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B.C.D.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4分)5.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②自馁也。”(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答案】1.C2.A3.C4.①首先揭示出传统家书日渐式微的现状;②接着通过与网络符号、网络交流不足之处的对比,阐述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③最后立足于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呼吁让家书文化融入生活。5.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③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后者尤其重要”无中生有。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分析,原文没有强调“著我”更重要。B.“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优秀作品”逻辑关系判断错误。原文为“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D.“就能产生共鸣”,条件关系判断错误。结合“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
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原文为“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A.《给亡妇》“旨在证明”家书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而不是朱自清家书创作的艺术风格。B.“在影响收信人的基础上”错,错误地理解收信人与鉴赏者关系。D.“最终导致”错误。结合“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分析,“最终导致”强加因果。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主要讲“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然后第二段,结合“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分析,通过对比,阐述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结合“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等分析,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第三段,结合“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分析,肯定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后部分主要讲如何做,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分析,材料中的“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就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结合“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
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分析,材料中“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引发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结合“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分析,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结合“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等分析,联系自身经历,引用谚语,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2021·湖北高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朱光潜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文本二: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注)朱光潜(1897-1986),当代著名美学家,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画展所作。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中的真正乐趣。
B.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厚的艺术功底。C.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D.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了诗意。B.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D.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8.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4分)9.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答案】6.C7.A8.①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②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9.①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③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错误,本文虽是为丰子恺画展所作,但作者与丰子恺相交二十年,了解丰子恺且敬重其为人,故而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其实,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并不是为了宣传而赞美。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本内容、作者观点的能力。
B.“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错误,诗句指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就如同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重在说明丰子恺先生的“和”,不是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C.“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错误,元夕是现在的元宵节。D.“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错误,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文中诸人表现并非如此,丰子恺更是一团和气。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需要从文本二筛选概括。由“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可以概括出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由“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以概括出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评价文本内容的能力。先要对文本二进行研读,看看贾平凹先生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是什么。“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贾平凹先生所提出的关于散文创作看法,就是我们“对标”评论朱光潜先生散文的方向。贾平凹先生关于散文创作看法是理论层面的,我们回答时要结合《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如何与贾平凹先生的观点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感悟。结合文本二前半部分可知,贾平凹的观点有二:一是思想内容,散文要有真情;二是语文风格,语言不必有诗意的浮华,平白如话一样可以,或许其更真实些、自然些。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①是不是够真情?怎样个真情法?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语言风格是不是平白如话?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由文本二的后半部分内容“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知,贾平凹关于好散文的另一观点同,要有趣味,要会说些闲话。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是不是读来有趣,
是不是说了些闲话?认真研读《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题目中的人品与画品,正式谈到“人品与画品”的在第四段。第一到三段是谈及丰子恺的往事回忆,如第一段谈到最初相识与共事,丰子恺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第二段写丰子恺具有浙江人的一股清气,生活别有趣味;第三是写丰子恺在许多地方,都得益于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老师。还有第五段,谈到了丰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与他的画的关系,引出他的性格。闲话特性:这些内容,事情片断众多,属“形散”,好像是在说些闲话,但是暗里都与丰子恺的人品有关。趣味特性:在讲一个本身有趣味的人的众多趣味故事,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人物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印象深刻。贾平凹说的“趣味+闲话”这两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都具备。由此可以找到第三个得分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1·辽宁大连市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石琚,字子美,定州人。沉厚好学。琚生七岁,读书过目即成诵。既长,博通经史,工词章。天眷二年,中进士第一,再调弘政、邢台县令。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以奉所欲,琚独一物无所与。既而守以赃败,他令佐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累迁使部郎中。世宗旧闻其名,大定二年,擢左谏议大夫,侍郎如故。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顷之,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丁母忧,寻起复,进拜尚书右丞。是时,议禁网捕狐、兔等野物,累计其获,或至徒罪,琚奏曰:“捕禽兽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杖而释之可也。”上曰“然”。久之,进拜左丞,兼太子少师。琚尝请命太子习政事,或谮之曰:“琚希恩东宫。”世宗以此言告之,琚对曰:“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因乞解少师。参知政事唐括安礼忤上意,出为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复召。琚对便殿,从容进曰:“唐括安礼忠直,久在外官。”世宗深然之,遂自南京留守召为尚书右丞。琚以年老衰病固辞,上曰:“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居一年,复表致仕,乃许。即命驾归乡里。久之,世宗谓宰臣:“知人最为难事,近来左选多不得人。惟石琚为相时,往往举能其官,左丞移刺道、参政粘割斡特刺举右选,颇得之。”又曰:“惟石琚最为知人”。二十二年,以疾薨于家,年七十二。谥文宪。(节选自《金史·卷八十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B.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C.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D.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号,分为三甲,其中一甲的第一名就是状元。B.根据儒家孝道观,在职官员若父亲或母亲去世,须辞官回祖籍守孝,即丁忧。C.古代诸侯之死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亦称薨,天子死则专曰崩或千秋。D.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叫致仕,也叫致事、致政或休致,都是指官员辞职归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琚沉厚好学,能博通经史。他七岁时,读书即能过目成诵;长大又博览儒家经典书籍和史学著作;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从而走向仕途。B.石琚廉洁正直,能独善其身。在担任邢台县令期间,以太守为首的官员因为贪赃枉法而被法办惩治,只有他,因为清廉奉公而被改任为秀容令。C.石琚赏罚分明,能守中执法。世宗派他详定各项制度,他上疏阐明要赏罚分明;对地方在执行禁网时的过分做法,提出批评,受到世宗的支持。D.石琚长于知人,能举荐忠直。唐括安礼因抵触世宗意志而被贬官地方多年,石琚不避前嫌,从容举荐;退休后,他的知人之能被世宗多次感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以奉所欲,琚独一物无所与。(2)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14.石琚为什么要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案】10.C11.C
12.D13.(1)邢台守臣对所属县贪婪横暴,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以供自己挥霍,只有石琚一件东西都不给他。(2)石琚再三推辞谦让,世宗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可以的,为什么要推辞呢?14.兼太子少师时,石琚认为太子应当了解民情,因此让太子学习政事。有人借此谗言他企图取悦太子,石琚得知后,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此句大意:奉命详细审定制度法则,石琚上书论奏六件事,大概说的是要端正法度,明确赏罚,接近忠诚正直的臣僚,疏远奸邪谄佞的小人,减少不急的事务,罢除无正当理由的劳役。世宗称赏接纳了他的意见。升迁他为吏部尚书。从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从句意看,句中的“上疏”的内容应是“六事”不是“六事大概”;句中的“言”是动词,作谓语,文中的“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全是“言”的宾语;句中的“大概”是“上疏六事”的大概内容,作“言”的主语,故“琚上疏六事”为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大概言正纪纲”为一完整句意;不用断开,后面以此类推;“上嘉纳之”是一套完整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不应断开;“迁吏部尚书”的主语承前省略,指“上”,故“迁吏部尚书”;此句正确的断句应为: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文化常识的能力。C.“天子死则专曰崩或千秋”表述有误,“千秋”是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并非天子专称。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石琚不避前嫌”理解有误。阅读文本可知,原文无“石琚不避前嫌”之信息,故此种说法与文无据。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句的能力。(1)得分点:“掊取”,搜括;“奉”,供给,养活;“独”,只有;“与”,给予。“邢守贪暴属县”,省略句式,应是“邢守贪暴(于)属县”。(2)得分点:“辞让”,推辞谦让;“琚辞让再三”,状语后置句;“材望”,才德和名望;“何以辞”,宾语前置句。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以及评价探究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依据文本简要说明“石琚为什么要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的理由。(2)依据原文“琚兼太子少师尝请命太子习政事”,即“兼任太子少师。石琚曾经请求诏令太子学习政事”,可见石琚是虑及将来,故请求皇上命令太子学习政务,可见石琚具有远见卓识。(2)有人借此谗言他企图取悦太子时,依据原文“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分析可知,石琚认为太子应当了解民情,故请求免去太子少师一职,可见石琚能够做到选贤任能。答案不是唯一,考生若能依据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译文】石琚,字子美,定州人。他朴实稳重,喜爱学习。石琚七岁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成人后,博览通晓经书史籍,擅长诗文写作。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先后调任弘政、邢台县县令。邢台守臣对所属县贪婪横暴,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以供自己挥霍,只有石琚一件东西都不给他。后来守臣因贪赃败露,其他县令属吏都受到连累获罪,石琚因廉洁治政,改任秀容令。多次升任至吏部郎中。世宗旧时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在大定二年,提拔他任左谏议大夫,侍郎依旧。奉命审定制度,石琚上书论奏六件事,大概说的是要端正法度,明确赏罚,接近忠诚正直的臣僚,疏远奸邪谄佞的小人,减少不急的事务,罢除无正当理由的劳役。世宗称赏接纳了他的意见。升迁他为吏部尚书。不久,拜授为参知政事,石琚再三推辞谦让,世宗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可以的,为什么要推辞呢?”后因母亲丧亡解职,不久于守丧中起用,进授尚书右丞。当时,商议禁止用网捕狐、兔等野生动物,累计捕获数量,以至有人被判服劳役。石琚上奏说:“因捕获禽兽而至于服劳役,恐怕不是陛下的心意,加杖刑后予以释放就行了。”世宗说:“好的。”过了许久,进授左丞,兼任太子少师。石琚曾经请求诏令太子学习政事,有人诬陷石琚说:“石琚企求东宫的恩赏。”世宗把这话告诉了他,石琚回答说:“臣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应当让他知道民事,便上言涉及到这问题。”接着请求解除少师一职。参知政事唐括安礼抵触了世宗的心意,出朝担任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再召回。石琚在别殿论对,从容进言说:“唐格安礼忠诚正直,却长期在外任官。”世宗很赞同他的话,就将唐括安礼从南京留守任上召入朝任尚书右丞。石琚因年老体衰有病坚持辞官。世宗说:“朕知道你年老,勉强为朕留任,等待一二年,朕将会考虑这个问题。过了一年,石琚又上表请求退休,就允许了。石琚命令御者驾车马回归乡里。过子许久,世宗告诉辅政大臣:“识别人是最困难的事,近来文资官多半没获得人才。只有石琚任宰相时,常常举荐任官职的人,左丞移刺道、参知粘割斡特刺举荐的武散官,多得称职的人。”又说:“只有石琚最能识别人的才干。”大定二十二年,石琚因病死于家中,时年七十二岁。谥号为文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1·山东高三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永定寺喜辟强夜至韦应物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将友人的热闹与自己在永定寺孤身一人处境进行了对比。B.“夜叩竹林寺”写友人在黑夜里穿过竹林来到永定寺看望“我”。C.“雪满衣”表明了出行的艰辛,衬托了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D.后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燃烧着柴火的炉灶旁把酒共欢的情景。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16.①新年在外的孤寂之情。新年之时诗人独居山中寒寺,因而内心孤独、寂寞。②朋友关心的感激之情。友人不惧苦寒、艰辛,新岁之时深夜来陪伴我,因而感激不尽。③诸事不顺的感伤之情。“百事违”表明作者很多事不如意,虽不想言说但伤感之情溢于言表。【详解】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把酒共欢”错误,尾句“无言百事违”意指作者与朋友把酒共饮,虽然不谈论那些不顺遂的事,但内心实际上并不欢喜,可见“共欢”说法错误。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题目要求简要分析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以及对不同的人、事、物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由首联“新岁庆”“苦寒”和颈联“空斋”可知,新年之际,别人可以享受团圆的欢乐,而诗人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下独居与山寺之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由首联“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颔联“夜叩”“山行”“雪满衣”等可知,朋友舍弃新岁之欢,
尤其不顾夜深雪大,跑来僻地探望,令我感激不尽;由尾联“一尊对”“无言百事违”可知,朋友相聚本应把酒言欢,虽不想谈论诸多不顺遂之事,但伤感之情溢于言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备在临终之时把家国大事交托给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自从接手这一重任,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唯恐自己不能完成重托,有负先帝。(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交代自己身为监察御史此番塞上之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途中遇侦查骑兵后,他才知道“________________”,可见边关战事紧急,戍边将士辛劳无比。(3)《师说》中,底层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而贵族阶层,“________________”:二者求学态度对比鲜明。韩愈发出“反不能及”的叹息,也就不足为奇了。【答案】先帝知臣谨慎夙夜忧叹单车欲问边都护在燕然不耻相师则群聚而笑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谨、夙、燕然、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2021·1月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答案】18.C19.B20.示例一: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示例二: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中的分号可知,所写内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且都在围绕“棋盘”“棋子”展开,因此,所填内容也应该是描述“棋盘”“棋子”是叙述对象,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看C、D两项的第二句,D项第二句将“阴阳”作为主语了,错误,可排除D项。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似点为黑白交融。A.借代修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B.比喻修辞,梨花喻指雪花。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为人,“怒号”“卷”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D.借代修辞,“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划线句子: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超过……历史”搭配不当,可将“超过”改为“有”;另外,为不改变语意,还需要在“四千”后面加上“多”;“被称之为”应改为“被称为”。改后句子变为“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另外,也可将“的历史”删去,句子变为“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之为”改为“被称为”。改后句子为: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2021·1月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答案】21.①除此之外②孩子不一定高③一般来说22.①身高不都取决于遗传②家长不能干预过晚③增高不能只补充营养【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语境“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以及后语境“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可确定此处需要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且需要照应“也会”这个词语,因此横线处应该有“但……之外”这类的信息;此外,由上文可以确定主体对象为“遗传因素”。第二空,根据前语境“所以,父母高”判断,应该填“孩子不一定(未必)高”或“孩子也可能矮”。第三空,根据前语境“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以及后语境“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可以确定答案为“对于多数孩子”或“一般情况下”。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第一段大意是:父母高,孩子未必高,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第二段大意是:家长不能错过干预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第三段大意是:补充营养之外,锻炼和睡眠也不可缺少。四、写作(60分)23.【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徐悲鸿问马贩:“你这一匹马多少钱?”马贩回答说5000元。徐悲鸿说:“我用我画的马。换你一匹马行吗?”马贩气愤地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吧,要拿你的纸马换我的真马?!”马贩不知道,那幅画价值6600万!材料二:有一次,诗人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成大事者要耐得住寂寞徐悲鸿用他价值6600万的化换马贩的马,结果遭到了拒绝;餐馆老板不懂得欣赏海子的诗作,将他的
心血贬得一文不值。看来,大师都要耐得住寂寞吧。寂寞是无人相伴的旅程,是没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许多人都怕寂寞,无论对于谁,寂寞与否,取决于有无所依的心境。高雅的人,独处静隅,或赏文或聆曲,则是一番清逸的享受。在命运的航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可能有的人会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会坎坎坷坷。一帆风顺者,如碧海泛舟,难有心旌猎猎的动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搁浅,寂寞的难堪便会长驱直入,衍化成无数的噬齿之情。坎坷多桀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一个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超然脱俗,可那脱俗也是一种孤独。那种寂寞感是无法逃避的,越是逃避,越是感到寂寞。学会忍受寂寞,我们就能享受快乐,进而产生创作的灵感。诗人是这样,音乐家也是这样。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一生致力于钢琴曲创作,他的灵魂,他的生命都与音乐紧紧相连。他的思想赋予音乐,而音乐给了他思想,他整个人完完全金陶醉在音乐世界里。他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乐,只有音乐一一只有曲子的欢快、激昂、缠绵、轻松。他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一是因为他耳聋了,二是因为几乎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感受他的心情。他是孤独的,他也是寂寞的。但贝多芬不怕寂寞,他在寂寞中反而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一一宁静和谐。他有音乐相伴,便战胜了寂寞,不再感到寂寞,一心投入到创作中,终于成功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无不是他在寂寞中独自完成的,这些伟大的创作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承认的。可现在看来,贝多芬堪称伟人,音乐领域的伟人,他的作品再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思想高度,也抨击了那些不孤独的正常人,在音乐的殿堂中,贝多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寂寞中前行,在孤独中奋进,人们也需要更大的勇气,战胜寂寞是对人最大的挑战。维吾尔族的中国“高空王子”艾斯开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能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战胜了寂寞。艾斯开尔曾说:“走钢索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如何战胜寂寞对我这个平日里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你也许常常寂寞,无人了解,并苦于此。那么,请你不要烦恼,大凡耐得住寂寞的人,多半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那些成名成家者,大多都耐得住寂寞,因为他们在浮躁、功利、奢华、喧嚣面前,毅然保持着清醒和理智、平和与淡然的心态。潜心做自己的事,走出了自己选择的一片天地。历史总会作出公正的评判,让我们在思索之中涅槃,在寂寞之中腾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共有两则,一则是徐悲鸿用他的画换马贩的马,马贩说他脑子有病;第二则是海子想在餐馆朗诵他的诗歌换酒喝,而餐馆老板不允许他在这里朗诵。从徐悲鸿和海子的角度看,他们一个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却不被人认识和理解,从这个角度说,大师都是寂寞的,而那些优秀的作品也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从马贩和餐馆老板的角度看,他们没有眼光,不能识人,因此错过了人生的机会。对于不了解东西价值的人,对于一个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的人,是没有福气承载巨大的财富和机会的!从整体来看,如果徐悲鸿和海子能够进一步与马贩和餐馆老板沟通,是不是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沟通的重要性。这则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要阐发出深藏在这两则故事中的哲理。【立意】1.耐得住寂寞,在孤独中前行;2.眼光影响人生的高度;3.沟通消除误会。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测试卷五(含解析)
展开
2021年高考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05高三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1•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省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深圳高级中学等高三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它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著我”的家书,在创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选自《家书的审美风格》)材料二: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鲜活容颜。“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材料三: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选自《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解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枚认为“法古”和“著我”都应成为家书创作的原则,后者尤其重要,否则就会有敷衍之弊。B.家书创作过程中,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C.家书的个性风格因创作主体抒情需求而异,有的平淡深沉,有的涕泪纵横,其中并无优劣之别。D.若能整体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用心领略家书传达的心理体验与深厚内蕴,就能产生共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B.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C.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D.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传统家书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键盘打出来,青年人还应坚持手写家书。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B.C.D.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4分)5.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十八①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②自馁也。”(注)①十八:十八日。②苶然:精神颓丧的样子。【答案】1.C2.A3.C4.①首先揭示出传统家书日渐式微的现状;②接着通过与网络符号、网络交流不足之处的对比,阐述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③最后立足于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呼吁让家书文化融入生活。5.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可以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②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③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曾国藩在家书中既引用谚语,又联系自身经历,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后者尤其重要”无中生有。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分析,原文没有强调“著我”更重要。B.“强烈的自我色彩与独特的个性风格,会使一封家书成为……优秀作品”逻辑关系判断错误。原文为“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D.“就能产生共鸣”,条件关系判断错误。结合“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
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原文为“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歌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A.《给亡妇》“旨在证明”家书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而不是朱自清家书创作的艺术风格。B.“在影响收信人的基础上”错,错误地理解收信人与鉴赏者关系。D.“最终导致”错误。结合“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分析,“最终导致”强加因果。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主要讲“当今社会,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然后第二段,结合“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分析,通过对比,阐述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结合“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等分析,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第三段,结合“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分析,肯定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后部分主要讲如何做,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分析,材料中的“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就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此有关的部分史实。结合“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
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分析,材料中“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可以引发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可以启发鉴赏者积极面对磨难。结合“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分析,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结合“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等分析,联系自身经历,引用谚语,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2021·湖北高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朱光潜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文本二: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注)朱光潜(1897-1986),当代著名美学家,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画展所作。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中的真正乐趣。
B.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厚的艺术功底。C.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D.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了诗意。B.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D.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8.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4分)9.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答案】6.C7.A8.①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②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9.①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③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错误,本文虽是为丰子恺画展所作,但作者与丰子恺相交二十年,了解丰子恺且敬重其为人,故而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其实,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并不是为了宣传而赞美。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本内容、作者观点的能力。
B.“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错误,诗句指人的胸怀坦白开朗就如同雨过天晴明朗洁净的景象,重在说明丰子恺先生的“和”,不是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C.“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错误,元夕是现在的元宵节。D.“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错误,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文中诸人表现并非如此,丰子恺更是一团和气。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需要从文本二筛选概括。由“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可以概括出要有真情,散文应是有感而发,不可有太强的功利性。由“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以概括出要有趣味,要关注形式、语言、节奏,可用闲笔。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评价文本内容的能力。先要对文本二进行研读,看看贾平凹先生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是什么。“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贾平凹先生所提出的关于散文创作看法,就是我们“对标”评论朱光潜先生散文的方向。贾平凹先生关于散文创作看法是理论层面的,我们回答时要结合《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如何与贾平凹先生的观点相一致的。,实际上就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感悟。结合文本二前半部分可知,贾平凹的观点有二:一是思想内容,散文要有真情;二是语文风格,语言不必有诗意的浮华,平白如话一样可以,或许其更真实些、自然些。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①是不是够真情?怎样个真情法?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真实动人。②语言风格是不是平白如话?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由文本二的后半部分内容“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可知,贾平凹关于好散文的另一观点同,要有趣味,要会说些闲话。由这一评伦,我们可以想想丰子恺散文《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是不是读来有趣,
是不是说了些闲话?认真研读《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题目中的人品与画品,正式谈到“人品与画品”的在第四段。第一到三段是谈及丰子恺的往事回忆,如第一段谈到最初相识与共事,丰子恺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第二段写丰子恺具有浙江人的一股清气,生活别有趣味;第三是写丰子恺在许多地方,都得益于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老师。还有第五段,谈到了丰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与他的画的关系,引出他的性格。闲话特性:这些内容,事情片断众多,属“形散”,好像是在说些闲话,但是暗里都与丰子恺的人品有关。趣味特性:在讲一个本身有趣味的人的众多趣味故事,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人物形象饱满,给读者留下印象深刻。贾平凹说的“趣味+闲话”这两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都具备。由此可以找到第三个得分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1·辽宁大连市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石琚,字子美,定州人。沉厚好学。琚生七岁,读书过目即成诵。既长,博通经史,工词章。天眷二年,中进士第一,再调弘政、邢台县令。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以奉所欲,琚独一物无所与。既而守以赃败,他令佐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累迁使部郎中。世宗旧闻其名,大定二年,擢左谏议大夫,侍郎如故。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顷之,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丁母忧,寻起复,进拜尚书右丞。是时,议禁网捕狐、兔等野物,累计其获,或至徒罪,琚奏曰:“捕禽兽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杖而释之可也。”上曰“然”。久之,进拜左丞,兼太子少师。琚尝请命太子习政事,或谮之曰:“琚希恩东宫。”世宗以此言告之,琚对曰:“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因乞解少师。参知政事唐括安礼忤上意,出为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复召。琚对便殿,从容进曰:“唐括安礼忠直,久在外官。”世宗深然之,遂自南京留守召为尚书右丞。琚以年老衰病固辞,上曰:“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居一年,复表致仕,乃许。即命驾归乡里。久之,世宗谓宰臣:“知人最为难事,近来左选多不得人。惟石琚为相时,往往举能其官,左丞移刺道、参政粘割斡特刺举右选,颇得之。”又曰:“惟石琚最为知人”。二十二年,以疾薨于家,年七十二。谥文宪。(节选自《金史·卷八十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B.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C.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D.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号,分为三甲,其中一甲的第一名就是状元。B.根据儒家孝道观,在职官员若父亲或母亲去世,须辞官回祖籍守孝,即丁忧。C.古代诸侯之死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亦称薨,天子死则专曰崩或千秋。D.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叫致仕,也叫致事、致政或休致,都是指官员辞职归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琚沉厚好学,能博通经史。他七岁时,读书即能过目成诵;长大又博览儒家经典书籍和史学著作;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从而走向仕途。B.石琚廉洁正直,能独善其身。在担任邢台县令期间,以太守为首的官员因为贪赃枉法而被法办惩治,只有他,因为清廉奉公而被改任为秀容令。C.石琚赏罚分明,能守中执法。世宗派他详定各项制度,他上疏阐明要赏罚分明;对地方在执行禁网时的过分做法,提出批评,受到世宗的支持。D.石琚长于知人,能举荐忠直。唐括安礼因抵触世宗意志而被贬官地方多年,石琚不避前嫌,从容举荐;退休后,他的知人之能被世宗多次感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以奉所欲,琚独一物无所与。(2)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14.石琚为什么要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案】10.C11.C
12.D13.(1)邢台守臣对所属县贪婪横暴,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以供自己挥霍,只有石琚一件东西都不给他。(2)石琚再三推辞谦让,世宗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可以的,为什么要推辞呢?14.兼太子少师时,石琚认为太子应当了解民情,因此让太子学习政事。有人借此谗言他企图取悦太子,石琚得知后,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此句大意:奉命详细审定制度法则,石琚上书论奏六件事,大概说的是要端正法度,明确赏罚,接近忠诚正直的臣僚,疏远奸邪谄佞的小人,减少不急的事务,罢除无正当理由的劳役。世宗称赏接纳了他的意见。升迁他为吏部尚书。从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从句意看,句中的“上疏”的内容应是“六事”不是“六事大概”;句中的“言”是动词,作谓语,文中的“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全是“言”的宾语;句中的“大概”是“上疏六事”的大概内容,作“言”的主语,故“琚上疏六事”为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大概言正纪纲”为一完整句意;不用断开,后面以此类推;“上嘉纳之”是一套完整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不应断开;“迁吏部尚书”的主语承前省略,指“上”,故“迁吏部尚书”;此句正确的断句应为:奉命详定制度/琚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文化常识的能力。C.“天子死则专曰崩或千秋”表述有误,“千秋”是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并非天子专称。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石琚不避前嫌”理解有误。阅读文本可知,原文无“石琚不避前嫌”之信息,故此种说法与文无据。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句的能力。(1)得分点:“掊取”,搜括;“奉”,供给,养活;“独”,只有;“与”,给予。“邢守贪暴属县”,省略句式,应是“邢守贪暴(于)属县”。(2)得分点:“辞让”,推辞谦让;“琚辞让再三”,状语后置句;“材望”,才德和名望;“何以辞”,宾语前置句。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以及评价探究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依据文本简要说明“石琚为什么要请求世宗免去太子少师一职”的理由。(2)依据原文“琚兼太子少师尝请命太子习政事”,即“兼任太子少师。石琚曾经请求诏令太子学习政事”,可见石琚是虑及将来,故请求皇上命令太子学习政务,可见石琚具有远见卓识。(2)有人借此谗言他企图取悦太子时,依据原文“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分析可知,石琚认为太子应当了解民情,故请求免去太子少师一职,可见石琚能够做到选贤任能。答案不是唯一,考生若能依据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译文】石琚,字子美,定州人。他朴实稳重,喜爱学习。石琚七岁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成人后,博览通晓经书史籍,擅长诗文写作。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先后调任弘政、邢台县县令。邢台守臣对所属县贪婪横暴,搜刮老百姓的钱财,以供自己挥霍,只有石琚一件东西都不给他。后来守臣因贪赃败露,其他县令属吏都受到连累获罪,石琚因廉洁治政,改任秀容令。多次升任至吏部郎中。世宗旧时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在大定二年,提拔他任左谏议大夫,侍郎依旧。奉命审定制度,石琚上书论奏六件事,大概说的是要端正法度,明确赏罚,接近忠诚正直的臣僚,疏远奸邪谄佞的小人,减少不急的事务,罢除无正当理由的劳役。世宗称赏接纳了他的意见。升迁他为吏部尚书。不久,拜授为参知政事,石琚再三推辞谦让,世宗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可以的,为什么要推辞呢?”后因母亲丧亡解职,不久于守丧中起用,进授尚书右丞。当时,商议禁止用网捕狐、兔等野生动物,累计捕获数量,以至有人被判服劳役。石琚上奏说:“因捕获禽兽而至于服劳役,恐怕不是陛下的心意,加杖刑后予以释放就行了。”世宗说:“好的。”过了许久,进授左丞,兼任太子少师。石琚曾经请求诏令太子学习政事,有人诬陷石琚说:“石琚企求东宫的恩赏。”世宗把这话告诉了他,石琚回答说:“臣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应当让他知道民事,便上言涉及到这问题。”接着请求解除少师一职。参知政事唐括安礼抵触了世宗的心意,出朝担任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再召回。石琚在别殿论对,从容进言说:“唐格安礼忠诚正直,却长期在外任官。”世宗很赞同他的话,就将唐括安礼从南京留守任上召入朝任尚书右丞。石琚因年老体衰有病坚持辞官。世宗说:“朕知道你年老,勉强为朕留任,等待一二年,朕将会考虑这个问题。过了一年,石琚又上表请求退休,就允许了。石琚命令御者驾车马回归乡里。过子许久,世宗告诉辅政大臣:“识别人是最困难的事,近来文资官多半没获得人才。只有石琚任宰相时,常常举荐任官职的人,左丞移刺道、参知粘割斡特刺举荐的武散官,多得称职的人。”又说:“只有石琚最能识别人的才干。”大定二十二年,石琚因病死于家中,时年七十二岁。谥号为文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1·山东高三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永定寺喜辟强夜至韦应物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将友人的热闹与自己在永定寺孤身一人处境进行了对比。B.“夜叩竹林寺”写友人在黑夜里穿过竹林来到永定寺看望“我”。C.“雪满衣”表明了出行的艰辛,衬托了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D.后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燃烧着柴火的炉灶旁把酒共欢的情景。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16.①新年在外的孤寂之情。新年之时诗人独居山中寒寺,因而内心孤独、寂寞。②朋友关心的感激之情。友人不惧苦寒、艰辛,新岁之时深夜来陪伴我,因而感激不尽。③诸事不顺的感伤之情。“百事违”表明作者很多事不如意,虽不想言说但伤感之情溢于言表。【详解】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把酒共欢”错误,尾句“无言百事违”意指作者与朋友把酒共饮,虽然不谈论那些不顺遂的事,但内心实际上并不欢喜,可见“共欢”说法错误。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题目要求简要分析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以及对不同的人、事、物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由首联“新岁庆”“苦寒”和颈联“空斋”可知,新年之际,别人可以享受团圆的欢乐,而诗人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下独居与山寺之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由首联“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颔联“夜叩”“山行”“雪满衣”等可知,朋友舍弃新岁之欢,
尤其不顾夜深雪大,跑来僻地探望,令我感激不尽;由尾联“一尊对”“无言百事违”可知,朋友相聚本应把酒言欢,虽不想谈论诸多不顺遂之事,但伤感之情溢于言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备在临终之时把家国大事交托给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自从接手这一重任,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唯恐自己不能完成重托,有负先帝。(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交代自己身为监察御史此番塞上之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途中遇侦查骑兵后,他才知道“________________”,可见边关战事紧急,戍边将士辛劳无比。(3)《师说》中,底层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而贵族阶层,“________________”:二者求学态度对比鲜明。韩愈发出“反不能及”的叹息,也就不足为奇了。【答案】先帝知臣谨慎夙夜忧叹单车欲问边都护在燕然不耻相师则群聚而笑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谨、夙、燕然、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2021·1月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B.而太极在棋盘的中央,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C.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代表了阴阳。
D.棋盘的中央是太极,阴阳是黑白两色棋子。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答案】18.C19.B20.示例一: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示例二: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根据前语境“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中的分号可知,所写内容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且都在围绕“棋盘”“棋子”展开,因此,所填内容也应该是描述“棋盘”“棋子”是叙述对象,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看C、D两项的第二句,D项第二句将“阴阳”作为主语了,错误,可排除D项。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棋形”,喻体为“水墨画”,相似点为黑白交融。A.借代修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B.比喻修辞,梨花喻指雪花。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为人,“怒号”“卷”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D.借代修辞,“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划线句子: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超过……历史”搭配不当,可将“超过”改为“有”;另外,为不改变语意,还需要在“四千”后面加上“多”;“被称之为”应改为“被称为”。改后句子变为“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另外,也可将“的历史”删去,句子变为“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之为”改为“被称为”。改后句子为: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被称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2021·1月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民间有种说法,“二十三,蹿一蹿”,这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增长采取等待态度,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干预过晚,便可能错过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补充营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增高手段,于是一些家长就一味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其实,光补充营养是不够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答案】21.①除此之外②孩子不一定高③一般来说22.①身高不都取决于遗传②家长不能干预过晚③增高不能只补充营养【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语境“孩子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占到60%~70%”,以及后语境“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疾病、环境等因素也会使得孩子身高存在差异”,可确定此处需要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且需要照应“也会”这个词语,因此横线处应该有“但……之外”这类的信息;此外,由上文可以确定主体对象为“遗传因素”。第二空,根据前语境“所以,父母高”判断,应该填“孩子不一定(未必)高”或“孩子也可能矮”。第三空,根据前语境“实际上,十八岁以后还能显著长高的现象非常少见,孩子身高迅速增长的时间段比家长们想象的要早,有的甚至七岁就开始了”以及后语境“孩子十八岁时身高已经基本定型”,可以确定答案为“对于多数孩子”或“一般情况下”。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第一段大意是:父母高,孩子未必高,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第二段大意是:家长不能错过干预孩子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第三段大意是:补充营养之外,锻炼和睡眠也不可缺少。四、写作(60分)23.【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徐悲鸿问马贩:“你这一匹马多少钱?”马贩回答说5000元。徐悲鸿说:“我用我画的马。换你一匹马行吗?”马贩气愤地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吧,要拿你的纸马换我的真马?!”马贩不知道,那幅画价值6600万!材料二:有一次,诗人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成大事者要耐得住寂寞徐悲鸿用他价值6600万的化换马贩的马,结果遭到了拒绝;餐馆老板不懂得欣赏海子的诗作,将他的
心血贬得一文不值。看来,大师都要耐得住寂寞吧。寂寞是无人相伴的旅程,是没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许多人都怕寂寞,无论对于谁,寂寞与否,取决于有无所依的心境。高雅的人,独处静隅,或赏文或聆曲,则是一番清逸的享受。在命运的航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可能有的人会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会坎坎坷坷。一帆风顺者,如碧海泛舟,难有心旌猎猎的动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搁浅,寂寞的难堪便会长驱直入,衍化成无数的噬齿之情。坎坷多桀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心未已,一路方卉虉草,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一个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超然脱俗,可那脱俗也是一种孤独。那种寂寞感是无法逃避的,越是逃避,越是感到寂寞。学会忍受寂寞,我们就能享受快乐,进而产生创作的灵感。诗人是这样,音乐家也是这样。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一生致力于钢琴曲创作,他的灵魂,他的生命都与音乐紧紧相连。他的思想赋予音乐,而音乐给了他思想,他整个人完完全金陶醉在音乐世界里。他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乐,只有音乐一一只有曲子的欢快、激昂、缠绵、轻松。他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一是因为他耳聋了,二是因为几乎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感受他的心情。他是孤独的,他也是寂寞的。但贝多芬不怕寂寞,他在寂寞中反而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一一宁静和谐。他有音乐相伴,便战胜了寂寞,不再感到寂寞,一心投入到创作中,终于成功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无不是他在寂寞中独自完成的,这些伟大的创作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承认的。可现在看来,贝多芬堪称伟人,音乐领域的伟人,他的作品再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思想高度,也抨击了那些不孤独的正常人,在音乐的殿堂中,贝多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寂寞中前行,在孤独中奋进,人们也需要更大的勇气,战胜寂寞是对人最大的挑战。维吾尔族的中国“高空王子”艾斯开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能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战胜了寂寞。艾斯开尔曾说:“走钢索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如何战胜寂寞对我这个平日里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你也许常常寂寞,无人了解,并苦于此。那么,请你不要烦恼,大凡耐得住寂寞的人,多半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那些成名成家者,大多都耐得住寂寞,因为他们在浮躁、功利、奢华、喧嚣面前,毅然保持着清醒和理智、平和与淡然的心态。潜心做自己的事,走出了自己选择的一片天地。历史总会作出公正的评判,让我们在思索之中涅槃,在寂寞之中腾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共有两则,一则是徐悲鸿用他的画换马贩的马,马贩说他脑子有病;第二则是海子想在餐馆朗诵他的诗歌换酒喝,而餐馆老板不允许他在这里朗诵。从徐悲鸿和海子的角度看,他们一个是誉满天下的国画大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却不被人认识和理解,从这个角度说,大师都是寂寞的,而那些优秀的作品也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从马贩和餐馆老板的角度看,他们没有眼光,不能识人,因此错过了人生的机会。对于不了解东西价值的人,对于一个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的人,是没有福气承载巨大的财富和机会的!从整体来看,如果徐悲鸿和海子能够进一步与马贩和餐馆老板沟通,是不是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沟通的重要性。这则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要阐发出深藏在这两则故事中的哲理。【立意】1.耐得住寂寞,在孤独中前行;2.眼光影响人生的高度;3.沟通消除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