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明天就是12月21日,也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因此,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正是与冬至相关的《缤纷冬至情满汉开》。 同学们,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确定了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全国人民进入最冷的时期,也称为进九。从冬至后的第一天到立春,人们通常会数“九”来测量天气的变化。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记载,在周朝和秦朝,十一月是冬天的第一个月,冬至是新年的第一天。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换句话说,人们最初庆祝冬至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2500多年后的今天,冬至依然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现在,冬至在一些地方仍然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在北方,人们习惯在冬至期间宰羊、吃饺子和馄饨。,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赤豆糯米饭、长线面的习惯。南方人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与疫鬼有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方冬至吃汤圆与汤圆的原名“冬至团”有关,且汤圆有团圆之意,预示冬至后即春节相聚一堂的大团圆之义。而关于冬至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则越来越少人知道。其实,该习俗是来源于民间典故,即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在古代,其实人们在冬至日用糯米饭包裹各种蔬菜、肉类,用来既祭祖和赠送亲朋好友。, 在北方吃饺子则与医圣张仲景医治耳朵“冻疮”有关,即北方的“捏冻耳朵”习俗。传说该习俗来源于汉代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并把它称之为“饺子”,也有称“扁食”,又或叫“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这一风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盛行,到冬至日,不论家庭富裕或贫穷,都要食用饺子,即民间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为冬至日的到来,意味着要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予以保佑。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 每年冬至,我们书院也会让孩子们包饺子、搓汤圆等,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书院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冬至过后,一年一度的元旦就要到了,最后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谢谢大家!2021年12月20日星期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明天就是12月21日,也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因此,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正是与冬至相关的《缤纷冬至情满汉开》。 同学们,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确定了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全国人民进入最冷的时期,也称为进九。从冬至后的第一天到立春,人们通常会数“九”来测量天气的变化。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记载,在周朝和秦朝,十一月是冬天的第一个月,冬至是新年的第一天。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换句话说,人们最初庆祝冬至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2500多年后的今天,冬至依然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现在,冬至在一些地方仍然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在北方,人们习惯在冬至期间宰羊、吃饺子和馄饨。,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赤豆糯米饭、长线面的习惯。南方人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与疫鬼有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方冬至吃汤圆与汤圆的原名“冬至团”有关,且汤圆有团圆之意,预示冬至后即春节相聚一堂的大团圆之义。而关于冬至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则越来越少人知道。其实,该习俗是来源于民间典故,即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在古代,其实人们在冬至日用糯米饭包裹各种蔬菜、肉类,用来既祭祖和赠送亲朋好友。, 在北方吃饺子则与医圣张仲景医治耳朵“冻疮”有关,即北方的“捏冻耳朵”习俗。传说该习俗来源于汉代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并把它称之为“饺子”,也有称“扁食”,又或叫“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这一风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盛行,到冬至日,不论家庭富裕或贫穷,都要食用饺子,即民间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为冬至日的到来,意味着要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予以保佑。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 每年冬至,我们书院也会让孩子们包饺子、搓汤圆等,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书院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冬至过后,一年一度的元旦就要到了,最后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谢谢大家!2021年12月2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