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ID:72003
2021-12-08
26页1111
481.88 KB
2016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计,以下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通过学习用照明台灯的电流约为5AD.小红从教学楼1楼正常步速行至4楼的功率约为1000W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倒影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D.彩虹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是省力杠杆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但月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金属外壳接地线,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下的压强差4.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5.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在做功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第26页(共26页),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6.2015年2月11日,重庆云阳龙岗景区悬挑玻璃廊桥最后一块玻璃顶推成功,它被誉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在施工过程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1s,人拉绳的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3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D.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7.如图所示,小欣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如图甲,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B.木块第一次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拉力较大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其所受摩擦力不变D.小欣第三次拉动此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其所受摩擦力不变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2电流表A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1电阻为5ΩB.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压表的V1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第26页(共26页),D.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问1分,共12分)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 ,使水的沸点达不到100℃.10.最早发明的相机是针孔相机,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是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是困扰许多中国学生的视力问题,在图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选填“N”或“S”)极.12.底面积为SB=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底面积为SA=120cm2,高H=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增大了 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 N.13.据报道,2014年12月17日土耳其卡帕多基亚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中国游客1死4伤.外媒报道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原因为风向突变,导致热气球“硬着陆”,具体原因尚待调查.请指出与上述有关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物理现象.(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热气球加速上升.物理知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第26页(共26页),14.如图所示,在用杠杆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作出图中力F的力臂L.15.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16.小明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完整的成像规律.(1)现有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研究.(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然后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只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3)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让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4)第(3)小问成像后,如果让蜡烛向左运动到某一位置,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才可以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7.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边,他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第26页(共26页),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g.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③算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该实验的原理是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② ,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的符号表示)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3.8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图1甲所示.(1)在图1甲中用笔完成实物连线;(2)检查电路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立刻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4)分析小明在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压/V1.52.02.53.03.84.0电流/A0.20.220.250.280.34电功率/W0.30.440.6250.841.36第26页(共26页),灯泡发光情况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5)关于此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U2、P与I2的图象,图2中描述正确的是 .(6)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 即可(填入一个电路元件) 四、论述计算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19.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江津区于2014年开通了江津到先锋的公交车,若该公交车的总质量为4×103kg(已包括了车上的司机、乘客),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内行驶了1200m.求:(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0g,底面积为5×10﹣2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500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物块的密度;(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第26页(共26页),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三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2:I1=4:5.两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之比R1:R=8:15.图是该小灯泡I﹣U图象.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电源电压. 第26页(共26页),第26页(共26页),2016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计,以下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通过学习用照明台灯的电流约为5AD.小红从教学楼1楼正常步速行至4楼的功率约为1000W【考点】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流的大小.【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故A符合题实际;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达不到10m/s;故B不符合实际;C、台灯的功率约20W,正常工作的电流约I==≈0.1A,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4楼的高度在10m左右,小明从教学楼1楼爬上4楼的时间在20s左右,功率约为P====250W.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倒影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D.彩虹【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第26页(共26页),①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要知道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③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是透镜的应用,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B.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是省力杠杆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但月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金属外壳接地线,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下的压强差【考点】杠杆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分析】(1)根据镊子在使用时力臂的关系可判断其是哪种类型的杠杆.(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3)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压强越小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故月球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故B错误;C、带金属壳的用电器之所以接地是为了在发生漏电时能让电流流入大地,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C正确;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故D错误.故选C. 4.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26页(共26页),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解答】解:由图知: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要求.故选D. 5.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在做功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物体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所以合力不为零;(3)根据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分析解答;(4)根据运动员在蹦床上的运动状态及影响动能的因素来做出分析.第26页(共26页),【解答】解: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没有力对运动员做功,故A错误;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所受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是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当速度达到最大后,动能再转化为弹性势能,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C. 6.2015年2月11日,重庆云阳龙岗景区悬挑玻璃廊桥最后一块玻璃顶推成功,它被誉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在施工过程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1s,人拉绳的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3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D.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则s=4h,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的速度;(2)利用P=Fv求人拉绳做功的功率;(3)根据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总重.【解答】解:A、由图知,n=4,s=4h=4×0.2m=0.8m,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0.8m/s,故A错误;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P=Fv=150N×0.8m/s=120W,故B错误;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66.7%,故C错误;第26页(共26页),D、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总重:G动=4F﹣G=4×150N﹣400N=200N,故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小欣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如图甲,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B.木块第一次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拉力较大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其所受摩擦力不变D.小欣第三次拉动此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其所受摩擦力不变【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第一次的速度大于第二次,但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由于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不变,故两次拉力相等,故B错误;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其所受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D、如图,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不是水平向右,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木块虽然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但是滑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故D错误;故选C.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2电流表A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1电阻为5Ω第26页(共26页),B.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压表的V1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D.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电压表V2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求出R1的阻值;(2)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2接入电路的电阻判断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化;(3)设出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然后判断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a=1.6A,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aR1=1.6A×R1,当滑片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b=0.2A,电压表V2的示数U2=7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IbR1+U2=0.2A×R1+7V,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1.6A×R1=0.2A×R1+7V,解得:R1=5Ω,故A正确;(2)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V1示数变大,故B错误;由R=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等于R2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故C正确;(3)设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1、I2,则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U2=U2﹣U2′=(U﹣I1R1)﹣(U﹣I2R1)=(I2﹣I1)R1=﹣△IR1,即=﹣R1,第26页(共26页),所以,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B.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问1分,共12分)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 越低 ,使水的沸点达不到100℃.【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1)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2)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解答】解:(1)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因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低,低于标准大气压,因此,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故答案为:托里拆利;越低. 10.最早发明的相机是针孔相机,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是成的 实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是困扰许多中国学生的视力问题,在图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乙 (选填“甲”或“乙”).【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1)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2)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故矫正近视眼的是图乙,矫正远视眼的是图甲.故答案为:实;乙.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S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N (选填“N”或“S”)极.第26页(共26页),【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N、S极.先根据图中电子运动的方向来确定电流的方向,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环形电流左侧的极性.【解答】解: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所以螺线管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S极,故答案如图所示: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利用右手螺旋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左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N极.故答案为:S;N. 12.底面积为SB=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底面积为SA=120cm2,高H=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增大了 1.2×103 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 24 N.【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由于水没有溢出,利用h=求出液体高度的变化,根据p=ρgh求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的变化;(2)圆柱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等于圆柱体向下移动进入的体积和排开的水上升后而使物体浸没的体积之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出.【解答】解:(1)已知:SB=200cm2=2×10﹣2m2,SA=120cm2=1.2×10﹣2m2,H=20cm=0.2m,h=10cm=0.1m,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会排开的水为V′=SAh=1.2×10﹣2m2×0.1m=1.2×10﹣3m2,第26页(共26页),由于水没有溢出,则△h′===0.15m>H﹣h=0.2m﹣0.1m=0.1m,所以,圆柱体A排开的水,由于水没有溢出,会将圆柱体A浸没,则液体高度的变化为△h=H﹣h+=0.2m﹣0.1m+=0.12m,所以△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2)由于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则V浸=SAH=1.2×10﹣2m2×0.2m=2.4×10﹣2m3;F浮=ρ水gV浸=1.0×103kg/m3×10N/kg×2.4×10﹣3m3=24N.故答案为:1.2×103;24. 13.据报道,2014年12月17日土耳其卡帕多基亚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中国游客1死4伤.外媒报道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原因为风向突变,导致热气球“硬着陆”,具体原因尚待调查.请指出与上述有关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物理现象.(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热气球加速上升.物理知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现象: 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 物理知识: 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考点】浮力的利用.【分析】结合物理现象,可从浮力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解: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故答案为: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14.如图所示,在用杠杆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作出图中力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第26页(共26页),【分析】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解答】解:用杠杆撬动石块,动力方向向下,则杠杆的支点在O点,延长F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由“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确定入射点,然后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解答】解:连接E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16.小明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完整的成像规律.(1)现有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焦距为 15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研究.(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同一高度处 ;然后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只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光屏在焦点以内 .第26页(共26页),(3)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让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4)第(3)小问成像后,如果让蜡烛向左运动到某一位置,应该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才可以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物像之距最小为4f进行分析;(2)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从成像规律上考虑: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大于1倍焦距;若蜡烛恰好放在焦点上,则不会成像;放在焦点以内,则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3)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4)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1)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此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4×50cm=200cm>100cm,不能使用焦距为50cm的凸透镜;4×25cm=100cm,只能探究等大的情况,不能探究其他成实像的情况,不能使用焦距为25cm的凸透镜;4×15cm=60cm,所以可用此凸透镜进行探究;(2)在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像成在1倍焦距以外,所以当光屏在焦点以内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3)使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外,此时u>35cm,物距大于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当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增大,要想在光屏上再一次成清晰的像,需要将像距减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故答案为:(1)丙;(2)同一高度处;光屏在焦点以内;(3)缩小;照相机;(4)左. 17.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游码未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小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边,他应该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18.6 g.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30 cm3.第26页(共26页),③算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0.62 g/cm3,该实验的原理是 ρ=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② 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 ,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ρ水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的符号表示)【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木块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求出木块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3)设烧杯的底面积是S,烧杯中倒入水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0,可以求出水的体积.把木块漂浮水面上,测出此时水的深度h,可以求出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求出木块的质量.当木块沉入放入烧杯,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m,可以求出水和木块的总体积.从而求出木块的体积.再根据ρ=求出木块的密度.【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2)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m=10g+5g+3.6g=18.6g;根据公式ρ=得,排开水的体积V水=V木===30cm3,所以木块的密度ρ木===0.62g/cm3;(3)实验步骤:①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0.②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G=F浮=ρ水gV排,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1﹣h0),所以G=F浮=ρ水gS(h1﹣h0),木块的质量:m==ρ水S(h1﹣h0),当木块压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2小木块的体积为:V=S(h2﹣h0)小木块的密度:ρ==ρ水.第26页(共26页),故答案为:(1)游码未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18.6;30;0.62;ρ=;(3)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ρ水 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3.8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图1甲所示.(1)在图1甲中用笔完成实物连线;(2)检查电路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立刻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0.32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216 W.(4)分析小明在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实际功率 决定的.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压/V1.52.02.53.03.84.0电流/A0.20.220.250.280.34电功率/W0.30.440.6250.841.36灯泡发光情况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5)关于此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U2、P与I2的图象,图2中描述正确的是 D .(6)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 定值电阻 即可(填入一个电路元件)【考点】电功率的测量.【分析】(1)根据小灯泡的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2)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而电阻较小,据此回答;(3)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根据P额=U额I求灯的额定功率;(4)分析比较表格中电功率的数据确定灯泡发光亮度的决定因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欧姆定律、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答题;第26页(共26页),(5)根据公式P=I2R分析P与I2的图象,根据公式P=分析P与U2的图象;(6)要验证欧姆定律,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解答】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0.26A,所以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即可,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如下图:(2)闭合开关,如果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3)电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则灯的额定功率P额=U额I=3.8V×0.32A=1.216W;(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因此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随灯丝两端电压增大,灯丝的实际功率变大,则灯丝的温度升高,并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增大,即灯丝电阻增大,由此可知,灯丝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由P=I2R=可知,在P﹣U2图象中,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倒数,因随温度的升高R增大因而应减小,故AB错误.同理在P﹣I2图象中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R,而电阻R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C错误.(6)要验证欧姆定律,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即可.故答案为:(1)如上图;(2)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3)0.32;1.216;(4)实际功率;增大;(5)D;(6)定值电阻. 四、论述计算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19.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江津区于2014年开通了江津到先锋的公交车,若该公交车的总质量为4×103kg(已包括了车上的司机、乘客),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内行驶了1200m.求:(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第26页(共26页),【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公交车的总重力;受力面积是四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根据压强公式p=可求出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2)因为公交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所以公交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可知阻力的大小.根据功的定义可知:牵引力做的功就等于牵引力与车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就是在所用的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解答】解:(1)G=mg=4×103kg×10N/kg=4×104N,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4×104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105Pa;(2)F阻=0.5G=0.5×4×104N=2×104N车匀速行驶,牵引力F牵=F阻=2×104N牵引力做功:W=F牵s=2×104N×1200m=2.4×107Jt=2min=120s功率:P===2×105W.答:(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105Pa;(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为2.4×107J;功率是2×105W. 2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0g,底面积为5×10﹣2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500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物块的密度;(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1)已知浸入水中的物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第26页(共26页),(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求出质量,利用ρ=求出物块的密度;(3)利用ρ=求出水的体积,即可求出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已知容器底面积求出水的深度h,根据p=ρgh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解答】解:(1)已知V排=4.0×10﹣5m3,则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0.4N,则质量m===0.04kg;物块的密度ρ===0.8×103kg/m3;(3)由ρ=得水的体积为V水===5×10﹣4m3,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V=V水+V物=5×10﹣4m3+5×10﹣5m3=5.5×10﹣4m3则水的深度为h===0.011m,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11m=110Pa.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2)物块的密度为0.8×103kg/m3;(3)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10Pa.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三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2:I1=4:5.两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之比R1:R=8:15.图是该小灯泡I﹣U图象.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电源电压.第26页(共26页),【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R0、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根据I2:I1=4:5求出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象读出通过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R0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别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R0、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的电压U1=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1=0.25A,由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10Ω;(2)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0.25A,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由I2:I1=4:5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2=I1=×0.25A=0.2A,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2=1V,则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2=U2I2=1V×0.2A=0.2W;(3)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因R1:R=8:15,R=3R0,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R=×3R0=1.6R0,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0与R1两端的电压之和:U01=I1(R1+R0)=0.25A×(1.6R0+R0)=0.25A×2.6R0,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01=2.5V+0.25A×2.6R0,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R0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U02=I2(R+R0)=0.2A×(3R0+R0)=0.2A×4R0,则电源的电压:U=U2+U02=1V+0.2A×4R0,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2.5V+0.25A×2.6R0=1V+0.2A×4R0,解得:R0=10Ω,第26页(共26页),则电源的电压U=U2+U02=1V+0.2A×4R0=1V+0.2A×4×10Ω=9V.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10Ω;(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2W;(3)电源电压为9V. 2016年10月23日第26页(共26页)
2016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计,以下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通过学习用照明台灯的电流约为5AD.小红从教学楼1楼正常步速行至4楼的功率约为1000W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倒影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D.彩虹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是省力杠杆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但月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金属外壳接地线,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下的压强差4.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5.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在做功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第26页(共26页),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6.2015年2月11日,重庆云阳龙岗景区悬挑玻璃廊桥最后一块玻璃顶推成功,它被誉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在施工过程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1s,人拉绳的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3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D.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7.如图所示,小欣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如图甲,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B.木块第一次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拉力较大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其所受摩擦力不变D.小欣第三次拉动此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其所受摩擦力不变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2电流表A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1电阻为5ΩB.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压表的V1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第26页(共26页),D.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问1分,共12分)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 ,使水的沸点达不到100℃.10.最早发明的相机是针孔相机,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是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是困扰许多中国学生的视力问题,在图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选填“N”或“S”)极.12.底面积为SB=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底面积为SA=120cm2,高H=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增大了 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 N.13.据报道,2014年12月17日土耳其卡帕多基亚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中国游客1死4伤.外媒报道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原因为风向突变,导致热气球“硬着陆”,具体原因尚待调查.请指出与上述有关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物理现象.(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热气球加速上升.物理知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第26页(共26页),14.如图所示,在用杠杆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作出图中力F的力臂L.15.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16.小明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完整的成像规律.(1)现有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研究.(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然后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只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3)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让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4)第(3)小问成像后,如果让蜡烛向左运动到某一位置,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才可以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7.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边,他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第26页(共26页),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g.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③算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该实验的原理是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② ,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的符号表示)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3.8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图1甲所示.(1)在图1甲中用笔完成实物连线;(2)检查电路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立刻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4)分析小明在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压/V1.52.02.53.03.84.0电流/A0.20.220.250.280.34电功率/W0.30.440.6250.841.36第26页(共26页),灯泡发光情况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5)关于此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U2、P与I2的图象,图2中描述正确的是 .(6)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 即可(填入一个电路元件) 四、论述计算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19.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江津区于2014年开通了江津到先锋的公交车,若该公交车的总质量为4×103kg(已包括了车上的司机、乘客),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内行驶了1200m.求:(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0g,底面积为5×10﹣2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500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物块的密度;(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第26页(共26页),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三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2:I1=4:5.两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之比R1:R=8:15.图是该小灯泡I﹣U图象.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电源电压. 第26页(共26页),第26页(共26页),2016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计,以下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通过学习用照明台灯的电流约为5AD.小红从教学楼1楼正常步速行至4楼的功率约为1000W【考点】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流的大小.【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故A符合题实际;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达不到10m/s;故B不符合实际;C、台灯的功率约20W,正常工作的电流约I==≈0.1A,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4楼的高度在10m左右,小明从教学楼1楼爬上4楼的时间在20s左右,功率约为P====250W.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B.水中倒影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D.彩虹【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第26页(共26页),①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要知道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③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C、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是透镜的应用,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B.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是省力杠杆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但月球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使金属外壳接地线,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下的压强差【考点】杠杆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分析】(1)根据镊子在使用时力臂的关系可判断其是哪种类型的杠杆.(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3)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压强越小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取砝码时使用的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B、月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故月球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故B错误;C、带金属壳的用电器之所以接地是为了在发生漏电时能让电流流入大地,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C正确;D、流线型小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会感觉车有些“飘”,是因为汽车上方空气流速比汽车下方空气流速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故D错误.故选C. 4.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第26页(共26页),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分析】①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②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支路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解答】解:由图知: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要求.故选D. 5.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在做功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物体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所以合力不为零;(3)根据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分析解答;(4)根据运动员在蹦床上的运动状态及影响动能的因素来做出分析.第26页(共26页),【解答】解: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没有力对运动员做功,故A错误;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仍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所受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是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当速度达到最大后,动能再转化为弹性势能,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C. 6.2015年2月11日,重庆云阳龙岗景区悬挑玻璃廊桥最后一块玻璃顶推成功,它被誉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在施工过程中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1s,人拉绳的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3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9%D.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则s=4h,利用速度公式求绳子自由端的速度;(2)利用P=Fv求人拉绳做功的功率;(3)根据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总重.【解答】解:A、由图知,n=4,s=4h=4×0.2m=0.8m,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0.8m/s,故A错误;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P=Fv=150N×0.8m/s=120W,故B错误;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66.7%,故C错误;第26页(共26页),D、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总重:G动=4F﹣G=4×150N﹣400N=200N,故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小欣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如图甲,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B.木块第一次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拉力较大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其所受摩擦力不变D.小欣第三次拉动此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其所受摩擦力不变【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第一次的速度大于第二次,但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由于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不变,故两次拉力相等,故B错误;C、当木块被匀速拉出长木板,有三分之一露出时(如图丙),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其所受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D、如图,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不是水平向右,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木块虽然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但是滑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故D错误;故选C.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2电流表A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R1电阻为5Ω第26页(共26页),B.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压表的V1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D.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电压表V2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求出R1的阻值;(2)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2接入电路的电阻判断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化;(3)设出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然后判断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a=1.6A,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aR1=1.6A×R1,当滑片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b=0.2A,电压表V2的示数U2=7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IbR1+U2=0.2A×R1+7V,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1.6A×R1=0.2A×R1+7V,解得:R1=5Ω,故A正确;(2)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V1示数变大,故B错误;由R=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等于R2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故C正确;(3)设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1、I2,则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U2=U2﹣U2′=(U﹣I1R1)﹣(U﹣I2R1)=(I2﹣I1)R1=﹣△IR1,即=﹣R1,第26页(共26页),所以,不管滑片P怎么移动,电压V2的示数变化量△U2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B.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问1分,共12分)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 越低 ,使水的沸点达不到100℃.【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1)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2)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解答】解:(1)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因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低,低于标准大气压,因此,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故答案为:托里拆利;越低. 10.最早发明的相机是针孔相机,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是成的 实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是困扰许多中国学生的视力问题,在图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图 乙 (选填“甲”或“乙”).【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1)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2)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故矫正近视眼的是图乙,矫正远视眼的是图甲.故答案为:实;乙.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S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N (选填“N”或“S”)极.第26页(共26页),【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再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N、S极.先根据图中电子运动的方向来确定电流的方向,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环形电流左侧的极性.【解答】解: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所以螺线管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S极,故答案如图所示: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利用右手螺旋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左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N极.故答案为:S;N. 12.底面积为SB=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底面积为SA=120cm2,高H=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增大了 1.2×103 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 24 N.【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分析】(1)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由于水没有溢出,利用h=求出液体高度的变化,根据p=ρgh求出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的变化;(2)圆柱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等于圆柱体向下移动进入的体积和排开的水上升后而使物体浸没的体积之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求出.【解答】解:(1)已知:SB=200cm2=2×10﹣2m2,SA=120cm2=1.2×10﹣2m2,H=20cm=0.2m,h=10cm=0.1m,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10cm时,会排开的水为V′=SAh=1.2×10﹣2m2×0.1m=1.2×10﹣3m2,第26页(共26页),由于水没有溢出,则△h′===0.15m>H﹣h=0.2m﹣0.1m=0.1m,所以,圆柱体A排开的水,由于水没有溢出,会将圆柱体A浸没,则液体高度的变化为△h=H﹣h+=0.2m﹣0.1m+=0.12m,所以△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2)由于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则V浸=SAH=1.2×10﹣2m2×0.2m=2.4×10﹣2m3;F浮=ρ水gV浸=1.0×103kg/m3×10N/kg×2.4×10﹣3m3=24N.故答案为:1.2×103;24. 13.据报道,2014年12月17日土耳其卡帕多基亚发生热气球坠落事故,造成中国游客1死4伤.外媒报道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原因为风向突变,导致热气球“硬着陆”,具体原因尚待调查.请指出与上述有关的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物理现象.(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现象:热气球加速上升.物理知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现象: 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 物理知识: 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考点】浮力的利用.【分析】结合物理现象,可从浮力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答】解: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故答案为:热气球能够在空中飞行;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 14.如图所示,在用杠杆撬动石块的过程中,作出图中力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第26页(共26页),【分析】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解答】解:用杠杆撬动石块,动力方向向下,则杠杆的支点在O点,延长F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由“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确定入射点,然后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解答】解:连接E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15题6分,16题8分,17题8分,共22分)16.小明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完整的成像规律.(1)现有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焦距为 15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研究.(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同一高度处 ;然后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只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光屏在焦点以内 .第26页(共26页),(3)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处,让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4)第(3)小问成像后,如果让蜡烛向左运动到某一位置,应该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才可以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物像之距最小为4f进行分析;(2)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从成像规律上考虑: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大于1倍焦距;若蜡烛恰好放在焦点上,则不会成像;放在焦点以内,则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3)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4)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1)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此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4×50cm=200cm>100cm,不能使用焦距为50cm的凸透镜;4×25cm=100cm,只能探究等大的情况,不能探究其他成实像的情况,不能使用焦距为25cm的凸透镜;4×15cm=60cm,所以可用此凸透镜进行探究;(2)在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像成在1倍焦距以外,所以当光屏在焦点以内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3)使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外,此时u>35cm,物距大于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当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增大,要想在光屏上再一次成清晰的像,需要将像距减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故答案为:(1)丙;(2)同一高度处;光屏在焦点以内;(3)缩小;照相机;(4)左. 17.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游码未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小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边,他应该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调节好天平后,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18.6 g.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30 cm3.第26页(共26页),③算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0.62 g/cm3,该实验的原理是 ρ=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② 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 ,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ρ水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的符号表示)【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木块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求出木块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3)设烧杯的底面积是S,烧杯中倒入水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0,可以求出水的体积.把木块漂浮水面上,测出此时水的深度h,可以求出木块排开水的重力,即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求出木块的质量.当木块沉入放入烧杯,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m,可以求出水和木块的总体积.从而求出木块的体积.再根据ρ=求出木块的密度.【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2)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m=10g+5g+3.6g=18.6g;根据公式ρ=得,排开水的体积V水=V木===30cm3,所以木块的密度ρ木===0.62g/cm3;(3)实验步骤:①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0.②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G=F浮=ρ水gV排,设烧杯的底面积为S,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1﹣h0),所以G=F浮=ρ水gS(h1﹣h0),木块的质量:m==ρ水S(h1﹣h0),当木块压入烧杯中,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烧杯中水的深度h2小木块的体积为:V=S(h2﹣h0)小木块的密度:ρ==ρ水.第26页(共26页),故答案为:(1)游码未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18.6;30;0.62;ρ=;(3)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ρ水 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3.8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图1甲所示.(1)在图1甲中用笔完成实物连线;(2)检查电路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立刻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0.32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216 W.(4)分析小明在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实际功率 决定的.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压/V1.52.02.53.03.84.0电流/A0.20.220.250.280.34电功率/W0.30.440.6250.841.36灯泡发光情况很暗→暗→正常发光→很亮(5)关于此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U2、P与I2的图象,图2中描述正确的是 D .(6)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 定值电阻 即可(填入一个电路元件)【考点】电功率的测量.【分析】(1)根据小灯泡的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2)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而电阻较小,据此回答;(3)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根据P额=U额I求灯的额定功率;(4)分析比较表格中电功率的数据确定灯泡发光亮度的决定因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欧姆定律、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答题;第26页(共26页),(5)根据公式P=I2R分析P与I2的图象,根据公式P=分析P与U2的图象;(6)要验证欧姆定律,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解答】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0.26A,所以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即可,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如下图:(2)闭合开关,如果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3)电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则灯的额定功率P额=U额I=3.8V×0.32A=1.216W;(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因此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随灯丝两端电压增大,灯丝的实际功率变大,则灯丝的温度升高,并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增大,即灯丝电阻增大,由此可知,灯丝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由P=I2R=可知,在P﹣U2图象中,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倒数,因随温度的升高R增大因而应减小,故AB错误.同理在P﹣I2图象中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R,而电阻R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C错误.(6)要验证欧姆定律,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如果想用这套实验器材验证欧姆定律只需要把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即可.故答案为:(1)如上图;(2)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3)0.32;1.216;(4)实际功率;增大;(5)D;(6)定值电阻. 四、论述计算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19.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江津区于2014年开通了江津到先锋的公交车,若该公交车的总质量为4×103kg(已包括了车上的司机、乘客),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内行驶了1200m.求:(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第26页(共26页),【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公交车的总重力;受力面积是四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根据压强公式p=可求出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2)因为公交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所以公交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可知阻力的大小.根据功的定义可知:牵引力做的功就等于牵引力与车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就是在所用的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解答】解:(1)G=mg=4×103kg×10N/kg=4×104N,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4×104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105Pa;(2)F阻=0.5G=0.5×4×104N=2×104N车匀速行驶,牵引力F牵=F阻=2×104N牵引力做功:W=F牵s=2×104N×1200m=2.4×107Jt=2min=120s功率:P===2×105W.答:(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105Pa;(2)2min内牵引力所做功为2.4×107J;功率是2×105W. 2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0g,底面积为5×10﹣2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500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求物块的密度;(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1)已知浸入水中的物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第26页(共26页),(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求出质量,利用ρ=求出物块的密度;(3)利用ρ=求出水的体积,即可求出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已知容器底面积求出水的深度h,根据p=ρgh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解答】解:(1)已知V排=4.0×10﹣5m3,则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0.4N,则质量m===0.04kg;物块的密度ρ===0.8×103kg/m3;(3)由ρ=得水的体积为V水===5×10﹣4m3,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和物块的总体积V=V水+V物=5×10﹣4m3+5×10﹣5m3=5.5×10﹣4m3则水的深度为h===0.011m,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11m=110Pa.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2)物块的密度为0.8×103kg/m3;(3)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10Pa.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三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2:I1=4:5.两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之比R1:R=8:15.图是该小灯泡I﹣U图象.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电源电压.第26页(共26页),【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R0、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2)根据I2:I1=4:5求出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象读出通过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R0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别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R0、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的电压U1=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1=0.25A,由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10Ω;(2)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0.25A,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由I2:I1=4:5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2=I1=×0.25A=0.2A,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2=1V,则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2=U2I2=1V×0.2A=0.2W;(3)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因R1:R=8:15,R=3R0,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R=×3R0=1.6R0,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0与R1两端的电压之和:U01=I1(R1+R0)=0.25A×(1.6R0+R0)=0.25A×2.6R0,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01=2.5V+0.25A×2.6R0,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R0与R两端的电压之和:U02=I2(R+R0)=0.2A×(3R0+R0)=0.2A×4R0,则电源的电压:U=U2+U02=1V+0.2A×4R0,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2.5V+0.25A×2.6R0=1V+0.2A×4R0,解得:R0=10Ω,第26页(共26页),则电源的电压U=U2+U02=1V+0.2A×4R0=1V+0.2A×4×10Ω=9V.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10Ω;(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2W;(3)电源电压为9V. 2016年10月23日第26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