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一封信:你不可能扶着孩子走过一生
ID:70112
2021-12-02
7页1111
18.92 KB
给家长的一封信:你不可能扶着孩子走过一生 亲爱的家长朋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爱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所谓天性,是指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 但是,爱孩子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果方法不对,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有些伤害也许是可逆的,然而有些伤害可能就是永久性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前段时间,“保姆式育儿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的话题曾一度冲上热搜。所谓保姆式育儿,指的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替孩子处理掉所有的问题,结果反而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视频:一个小男孩想要爬上楼梯,身后的妈妈赶紧厉声阻止:“NO!NO!” 孩子被母亲的反应吓得不敢动,最后一步一步往回退。, 随着男孩长大,遇到的楼梯越来越多,而他表现得还像当年那个被母亲呵斥住的小孩一样,在楼梯前止步、彷徨,不敢迈出一步。 母亲曾经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机会慢慢变少,遇到事情跃跃欲试的自信全无,因为害怕失败而止步不前。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父母像保姆一样照顾自己孩子的生活起居,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再则,父母无孔不入的安排和干涉,让孩子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做选择做决定,长大以后往往遇事拿不定主意,没有主见。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越来越懒惰。父母照顾孩子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做好份内的事情,而孩子会认为做家务就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会越来越懒惰,而懒惰的人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丧失生活能力。之前,是一个人照顾五六个孩子;现在,是五六个人照顾一个孩子。因此,溺爱和包办是常态,喂饭、帮系鞋带、穿脱衣服等成了大人们义不容辞的事情,从而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迟缓。,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缺乏责任感。因为家庭生活中淡化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凡事由父母包办,慢慢地会出现一个更坏的结果,就是孩子成人后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必要的担当精神。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缺乏感恩之心。当孩子将父母的无微不至当成了习惯,你做得再多再完美,孩子的心中依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感谢的。“白眼狼”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保姆式的育儿方式,父母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省事”和“便利”,而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到底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想要让孩子将来有出息,父母应该告别保姆式育儿。 父母关心孩子是必须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关注如果过度,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天天盯着孩子的父母,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称谓——“直升机式父母”。, 这些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每时每刻都在监视孩子的动向,给孩子过度的关照,帮助制定详尽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孩子的一切都在父母的注视下,他一举一动都能感受到父母视线的聚焦,因此他会紧张和焦虑,并产生一种被吞噬的恐惧感。 不要总把孩子当成世界的中心,偶尔,你要学会忽视他。 北大才女赵婕说:“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 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 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家长不可能陪着孩子一辈子,你不可能扶着孩子走过一生,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不要管。每个人的各种能力都是从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不要去管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要让他们尝试着独立完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你管得越多,孩子将来的能力就越弱。 孩子能承受的困难不要管。必要的挫折和磨练,可以塑造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永不言败的毅力,披荆斩棘的勇气,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所以,对于孩子能承受的困难父母尽量不要插手。也许今天父母帮助解决一个困难,可是以后还有无数个困难在等着他,父母不可能每次都恰逢其时地替他解决。你帮得越多,孩子将来的能力就越弱。 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受益。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严苛教育都应该掌握一个合理的尺度。 沈奕斐副教授是复旦大学十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之一,她曾经说过:,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取决于孩子需不需要。如果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那么这样的关心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关心,父母却在这时候强加“关心”给孩子,那么这样的“关心”就不是关心了,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控制。 如果父母过度地为孩子规划时间,将一天24小时全部精准地为孩子分配好,这样的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掌握时间的机会。孩子连自我的时间管理都不能掌握,将来怎么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做孩子的拐杖和保护伞。为了孩子日后可以飞得更高、更远,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决不一直充当孩子的拐杖和保护伞。安逸的环境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没有伞的孩子会更快地向前奔跑。 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独立成长需要空间,抱得太紧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种隐秘的伤害。因此,父母应当随着孩子的成长,腾出一些空间,给自己转身;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思索,让孩子自由成长。, 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懂得放手是大智慧,父母要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有责任心、有主见,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入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不断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能干。 孩子能走多远、有多大的建树、生活有多幸福,很大程度上是由独立性决定的。 做好父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会克服自己的控制欲,把握好亲子之间的界限,引导孩子走向独立、自我管理,活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给家长的一封信:你不可能扶着孩子走过一生 亲爱的家长朋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爱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所谓天性,是指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 但是,爱孩子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果方法不对,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有些伤害也许是可逆的,然而有些伤害可能就是永久性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前段时间,“保姆式育儿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的话题曾一度冲上热搜。所谓保姆式育儿,指的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替孩子处理掉所有的问题,结果反而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视频:一个小男孩想要爬上楼梯,身后的妈妈赶紧厉声阻止:“NO!NO!” 孩子被母亲的反应吓得不敢动,最后一步一步往回退。, 随着男孩长大,遇到的楼梯越来越多,而他表现得还像当年那个被母亲呵斥住的小孩一样,在楼梯前止步、彷徨,不敢迈出一步。 母亲曾经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机会慢慢变少,遇到事情跃跃欲试的自信全无,因为害怕失败而止步不前。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父母像保姆一样照顾自己孩子的生活起居,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再则,父母无孔不入的安排和干涉,让孩子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做选择做决定,长大以后往往遇事拿不定主意,没有主见。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越来越懒惰。父母照顾孩子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做好份内的事情,而孩子会认为做家务就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长此以往会越来越懒惰,而懒惰的人很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丧失生活能力。之前,是一个人照顾五六个孩子;现在,是五六个人照顾一个孩子。因此,溺爱和包办是常态,喂饭、帮系鞋带、穿脱衣服等成了大人们义不容辞的事情,从而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迟缓。,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缺乏责任感。因为家庭生活中淡化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凡事由父母包办,慢慢地会出现一个更坏的结果,就是孩子成人后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必要的担当精神。 保姆式育儿会让孩子缺乏感恩之心。当孩子将父母的无微不至当成了习惯,你做得再多再完美,孩子的心中依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感谢的。“白眼狼”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保姆式的育儿方式,父母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省事”和“便利”,而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到底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想要让孩子将来有出息,父母应该告别保姆式育儿。 父母关心孩子是必须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关注如果过度,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天天盯着孩子的父母,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称谓——“直升机式父母”。, 这些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每时每刻都在监视孩子的动向,给孩子过度的关照,帮助制定详尽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孩子的一切都在父母的注视下,他一举一动都能感受到父母视线的聚焦,因此他会紧张和焦虑,并产生一种被吞噬的恐惧感。 不要总把孩子当成世界的中心,偶尔,你要学会忽视他。 北大才女赵婕说:“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 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 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家长不可能陪着孩子一辈子,你不可能扶着孩子走过一生,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不要管。每个人的各种能力都是从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不要去管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要让他们尝试着独立完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你管得越多,孩子将来的能力就越弱。 孩子能承受的困难不要管。必要的挫折和磨练,可以塑造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永不言败的毅力,披荆斩棘的勇气,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所以,对于孩子能承受的困难父母尽量不要插手。也许今天父母帮助解决一个困难,可是以后还有无数个困难在等着他,父母不可能每次都恰逢其时地替他解决。你帮得越多,孩子将来的能力就越弱。 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受益。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严苛教育都应该掌握一个合理的尺度。 沈奕斐副教授是复旦大学十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之一,她曾经说过:,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取决于孩子需不需要。如果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那么这样的关心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关心,父母却在这时候强加“关心”给孩子,那么这样的“关心”就不是关心了,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控制。 如果父母过度地为孩子规划时间,将一天24小时全部精准地为孩子分配好,这样的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掌握时间的机会。孩子连自我的时间管理都不能掌握,将来怎么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做孩子的拐杖和保护伞。为了孩子日后可以飞得更高、更远,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决不一直充当孩子的拐杖和保护伞。安逸的环境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没有伞的孩子会更快地向前奔跑。 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独立成长需要空间,抱得太紧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种隐秘的伤害。因此,父母应当随着孩子的成长,腾出一些空间,给自己转身;留出一些时间,给孩子思索,让孩子自由成长。, 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懂得放手是大智慧,父母要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有责任心、有主见,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入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不断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能干。 孩子能走多远、有多大的建树、生活有多幸福,很大程度上是由独立性决定的。 做好父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会克服自己的控制欲,把握好亲子之间的界限,引导孩子走向独立、自我管理,活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