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学业水平考试必修1-4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展开
2022年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学业水平考试必修1-4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考试须知: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内容各部分占分比为:满分内容占满分值比例选择题数量及分值非选择题数量及分值100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约占16%4题(8分)1题(8分)《经济与社会》约占16%4题(8分)1题(8分)《政治与法治》约占34%11题(22分)1题(12分)《哲学与文化》约占34%11题(22分)1题(12分)第一部分:易考选择题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生产关系特点对比: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的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原始社会的氏族: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3.私有制的确立:(1)确立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确立的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3)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4.奴隶社会:(1)最早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第52页共52页
5.封建社会:(1)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3)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思想钳制: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6.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2)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8)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9)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7.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前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8.评价社会进步:主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9.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历史性飞跃十月革命(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0.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欧洲三大工人起义的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11.科学社会主义:(1)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2)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3)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4)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第52页共52页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1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2)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3)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国情: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4.探索复兴之路: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1)外因:帝国主义不允许走: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内因:①封建势力不愿意走: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15.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4)革命道路和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运用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7)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8)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9)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新中国的成立和毛泽东思想。第52页共52页
16.过渡时期:(1)起止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2)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3)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7.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2)重要的意义:在过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8.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通过第一部宪法。20.党的八大(1956年9月):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面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1.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以时间排序):1978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第52页共52页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主题: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向21世纪)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24.四个自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行动指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地位: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重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发生新的变化。①主要矛盾的内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主要矛盾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③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A.坚持一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好效益。B.把握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C.做到“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2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52页共52页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27.中国梦:(1)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主体: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要求: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9.要坚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9.抓住历史机遇期: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1)核心观点:“八个明确”(思想层面):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明确全面深化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国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八个明确”意义(地位):“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2)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第52页共52页
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④坚持新发展理念;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意义(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1)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33.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3)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4)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5)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6)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52页共52页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2.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公有制经济(1)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广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1)内容: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就是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4.混合所有制经济:(1)地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作用: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资本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采取股份制形式,不能笼统地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公有或私有,关键是看谁控股。并不是所有股份制都是混合所有制,只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组成的股份是混合所有制。5.“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6.(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2)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3)公司的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4)公司的组织机构:第52页共52页
决策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董事会聘用的经理组成的机构)和监督机构(监事会)。(5)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合理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①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②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③市场缺陷: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它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④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①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②宏观调控中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国家财政部制定)、货币政策(央行制定)(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重要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基本标志: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④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含义: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新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0.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富裕。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1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12.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第52页共52页
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13.(1)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牢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4)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16.我国的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内容: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②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7.按劳分配:(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基本内容与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18.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积极意义: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③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有消极影响:因每个人掌握的生产要素不同,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同。所以按要素分配可能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若不加以调节,会导致两极分化。)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等。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等。第52页共52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后的税收利润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等。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的分配的方式。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所获得的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租的租金和转让金等。19.我国的居民收入: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取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获得的利息、房租出租所获得的租金等。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20.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①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一个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两个同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⑤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⑥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⑦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⑧必须坚持消除贫困。为了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指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劳动者个人收入。(一般以企业为主体)例如,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再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的调节手段进行。(一般以政府为主体)(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22.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作用:①稳定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力,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调节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互助功能: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52页共52页
(2)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地位内容(保障对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条防线”灾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社会优抚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保障对象: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4)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不同点性质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给付标准只保障其基本生活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费用大多是个人、单位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完全由个人负担相同点都是经济保障机制,都要求投保人事先缴纳保险费,投保人遇到风险后能够获得一定的补偿,都是风险规避与转移机制;都是保险中的一种形式。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把握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52页共52页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政治力量建国方案结果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脱离中国实际,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了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3.中国共产党诞生:(1)时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意义: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4)历史必然: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4.近代工人阶级:(1)特点:①团结性(易组织性):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②革命性: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③先进性:同时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2)工人阶级的地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5.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革命斗争特点的变化:(1)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站起来: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富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52页共52页
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3)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7.实行改革开放:(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2)目的:①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8.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最大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强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重要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52页共52页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党的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7.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8.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9.区分: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涵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每次重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面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求真务实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11.区分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1)政治领导(根本、方向):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第52页共52页
(2)思想领导(灵魂、前提和基础):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3)组织领导(保证):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于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12.全面从严治党:(1)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2)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13.区分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3)依法执政: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③要求: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4)三者的关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14.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区别主体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政府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联系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1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简而言之,就是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②工农联是阶级基础。③爱国统一战线是群众基础。(2)民主不具有全民性,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超越阶级的民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权利的广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自由权”“监督权”主体的广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劳动者、爱国者等最真实政治保证、制度保证、法律保障(法律、法规)、物质保障(提供经费或服务)最管用体现在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杜绝空头支票的问题,防止权力“形式有、实际无”,避免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第52页共52页
16.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注意:公民≠人民;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只是其中的一方面)(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既对立又统一。17.国家职能:(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体现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国家职能的内容: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18.人大代表:(1)性质:人大代表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前者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后者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人大代表的产生:我国,由民主选举产生。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①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村委会、居委会;②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政府领导人员。(3)人大代表的职权:表决权、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4)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5)如何履职: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认真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19.区分人大、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第52页共52页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地方性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人大闭会期间代行部分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立法、决定、任免、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执行机关同级的其他国家机关。同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由该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注意:我国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间接行使。如图:20.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主要职权: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例子:表决通过《民法典》)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务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决定。决定权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如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以及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不是看有没有决定两个字)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1)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2)地位: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优势: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对人大制度的态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5)决定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应国体)。(6)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第52页共52页
,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7)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体现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8)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22.我国民主党派:(1)性质:政治联盟。(2)有参政权23.我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基本内容: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政治领导,不是组织领导);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轮流执政和共同执政)④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①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③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是隶属、上下级关系;④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⑤法律地位:地位平等。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25.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1)监督效力: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政协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建议和批评。(2)产生方式: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由政协委员组成,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26.(1)我国的民族格局特点:多元一体。(2)地方性的自治权不同于国家主权。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是国家主权的两个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形成);(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三者关系: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2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内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4)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5)自治权: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注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8.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团结,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第52页共52页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②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③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④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⑤坚持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要求: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②态度: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①重要任务: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②具体要求:一个“不是”+两个“要求”+两个“支持”注意:宗教本质上是唯心主义,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性质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能和任务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内容民主选举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民主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社区办事居民定,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是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第52页共52页
民族监督广大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项工作居民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注意: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国家机关;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一级人大和政府)②村委会或居委会办理的是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是国家和社会管理。③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④基层民主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⑤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自己选举当家人。30.法治建设:(1)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近代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3)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4)法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5)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6)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6)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7)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8)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9)法治:权自发出,法大于权;人治:法自权出,权大于法。31.全面依法治国:(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③坚持法律人人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属性。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32.法治国家:①法治国家是指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③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④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⑤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⑥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⑦第52页共52页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33.法治政府(依法行政):(1)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2)法治政府的特征:①职能科学的政府: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②权责法定的政府: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③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④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3)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34.法治国家:①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循的基本规范。②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不是消除矛盾)。③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④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⑥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⑦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要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援助体系。3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科学立法: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不是公民)。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不是主导作用)。(2)严格执法:①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②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③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④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下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⑤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⑥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3)公正司法(司法机关):①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条防线。③公正司法包括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④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⑤司法机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4)全民守法:①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②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③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错误观点:等同论、先后论、割裂论、侧重论、均等论。⑤权利(公民)≠权力(国家机关),公民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权力不能放弃。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必修四《政治与法治》第52页共52页
1.哲学:(1)含义: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2)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功能: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主体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自发形成,人人都有特点系统的、理论的、有序的、逻辑完整的体系零散的、朴素的、自发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论证时间哲学晚于世界观世界观早于哲学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哲学与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④哲学与世界观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和接受检验。⑤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避免误区①不能把零散的、自发的世界观当作哲学;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方法论含义: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避免误区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不是总和。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避免误区①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第52页共52页
,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6.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③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④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子是:唯物和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1)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物质:(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与意识不是相互依赖)(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物质性。(3)哲学上的物质(不生不灭)≠物质的具体形态(有生有灭)9.意识的本质:(1)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2)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动物脑≠大脑)。(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小结: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0.运动:(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或承担者)。(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地和相对的。11.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特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12.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意识对客观世界改造是间接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第52页共52页
1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14.联系:(1)特点:①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说“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但是不能说联系被“创造”、“改造”或“消灭”。③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决定部分);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④整体功能并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并不是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3)系统和要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15.发展:(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向前、进步的,也有下降、向后、退步的改变,而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①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②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③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5)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形而上学否定观是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16.矛盾:(1)含义:对立统一。(矛盾是客观的,有条件的)。(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联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并不是矛盾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矛盾无好坏之分;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解决了旧矛盾,又产生了新矛盾。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第52页共52页
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不是多数和少数。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症结、要素、首位、第一、突破口等等,强调做法!)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键词: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等,用于看问题的评价、看法!)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7.认识:(1)两个形式: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2)认识的特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它是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18.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2)三种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活动。(3)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孤立的活动不存在,单个人的活动存在)。(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认识的途径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5)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19.真理:(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特点:①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是多个。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③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52页共52页
20.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1)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2)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20.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B.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⑤普遍规律(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1.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22.人民群众:①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②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③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3.(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地位: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4.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52页共52页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引向歧途。)2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时候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角度不同、立场不同)③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6.实现人生价值:(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27.文化:(1)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2)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3)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4)文化载体: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5)功能: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24.中华传统文化:(1)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包容性: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A.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史书典籍: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4)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古为今用。(6)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第52页共52页
民。(3)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26.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7.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2)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3)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充分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移、教育活动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的手段。28.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既要承认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立足国情,交流互鉴。④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和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29.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领导者:中国共产党;(3)任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途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6)性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目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8)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9)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1.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依靠人民);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为了人民);(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32.建设文化强国:(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协调两个效益: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33.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要求:①夯实基础: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自信:第52页共52页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根本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3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5)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6)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部分:易考问答题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如何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的蓬勃生机?(1)中国共产党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第52页共52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建立并完善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1)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这个正义而充满前途的事业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1.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1)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说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2)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党的八大(1956年)(1)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面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在过渡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经历了三个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第52页共52页
(4)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的意义)(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个飞跃)(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7.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含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意义)8.谈谈你对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1)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52页共52页
9.中国梦(1)中国梦的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②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为什么?)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④中国共产党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为什么)(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1.为什么要重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等,要答地位+意义!第52页共52页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之一。(2)①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混合所有制经济地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就是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3.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回答问题(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①需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②需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③需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准入通畅、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3)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4)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14.新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2)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5.现代化经济体系(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16.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52页共52页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4)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5)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17.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1)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3)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5)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6)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7)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8)必须坚持消除贫困。18.为什么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力,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第52页共52页
19.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20.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方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5)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22.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第52页共52页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3)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4)同时,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3.为什么要从严治党?(1)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3)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4)全面从严治党是由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要求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在本世纪末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严治党,严密构建铁的纪律与规矩。(5))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从严治党,逐步构建了一整套铁的纪律与规矩,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迪。这些经验与启迪充分说明,治党必须从严,从严治党必须守纪律、讲规矩。(6)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23.党的相关知识(在前面,略)24.运用“国家性质”的知识分析…(或者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分析…)(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4)国家有对内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有对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能。25.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分析…(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任免权。(3)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52页共52页
26.运用“人大代表”的知识分析…(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过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2)人大代表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3)义务: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27.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或者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具体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8.为什么某民族地方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如何促进某民族地方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地方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民族地方的发展。(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维护民族地方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调动了它们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指导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地方大踏步走向繁荣复兴。(5)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29.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或者运用“民主管理”的知识分析…;主体大多是:某村、某社区)(1)坚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破解难题。(2)村委会或居委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前面选择题部分,略)30.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或者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①党的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人民政协地位;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1.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第52页共52页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人人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32.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区别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法治社会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特征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②坚持良法之治;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措施①推进宪法实施;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①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③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①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意义①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①对政府自身: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②与群众关系: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①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②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3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内涵措施科学立法①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②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第52页共52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③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②坚持规范执法③坚持公正执法④坚持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①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②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④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①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②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3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注意看材料有没有涉及到不同角度)(1)总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宪法角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3)中国共产党角度: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4)立法机关角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行政机关角度: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6)司法机关角度: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7)公民: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推动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5.哲学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朴素和直观的色彩,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52页共52页
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但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等局限性。C辩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③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④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36.常考哲学原理,注意区分范围世界观方法论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第52页共52页
辩证唯物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①联系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联系是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强调整体时: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第52页共52页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强调部分时:整体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方法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世界观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①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要坚持适度原则。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的趋势):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对立统一原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和一点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第52页共52页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③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世界观方法论创新观辩证的否定观原理: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①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②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是不断的运动中,即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①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又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①第52页共52页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在具体条件和范围内认识和把握真理,要随过程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世界观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原理:①要大力推进改革第52页共52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③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37.全面认识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作用)第52页共52页
角度观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对民族的影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9.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3)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0.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的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以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传播出去。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外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中华文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第52页共52页
40.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表现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什么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怎么做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②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③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5)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6)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1)态度: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具体做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第52页共52页
43.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44.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1)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45.如何推动文化交流?(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途径和手段:充分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移、教育活动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的手段,推动中外优秀文化资源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沟通和共享,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反对: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4)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和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47.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决定因素: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2)积极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第52页共52页
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4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9.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②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50.如何促进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要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5)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5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第52页共52页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①坚定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②加强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③提升科学素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协调两个效益: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②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0.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5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1)夯实基础: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2)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3)根本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第52页共52页
5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5)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6)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52页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