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考试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现代化C.共产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A.共同向未来 B.携手向未来 C.一起向未来 D.全球共未来3.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通知(国卫人口【2021】24号)要求,依法实施,实现省市县均有1个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A.两孩生育政策 B.鼓励生育政策C.三孩生育政策 D.积极提升出生率4.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A.神舟五号 B.神舟七号C.神舟十一号 D.神舟十三号5.“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有①进行辛亥革命②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完成社会主义革命④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这说明改革开放A.已成为过去时B.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C.是一切工作中心D.敲锣打鼓就能完成7.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居住的毛坯房、棚户区到今天的温馨小区和高端公寓;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老爷车”到高铁;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国人的幸福指数在日日变化、年年提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②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③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④我国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发展问题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8.你能从右图漫画读出的信息是A.各级政府致力于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举措不多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区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D.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9.改革开放以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做法能直接体现这一社会共识的是①对全国劳动模范进行表彰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③出台新政策推进环境治理④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我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年轻人成为“创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②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是创业者③创新创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我国鼓励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11.2021年4月20日,济南市--甘肃临夏州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党政联席会议签订了《“十四五”东西部结对协作结对帮扶协议》。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展东西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我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④消除了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西藏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这充分证明①各族人民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全国两会持续开设“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代表、委员们主动发声,畅达倾听民意,回应社会关切,通道上不断传来的“好声音”,也赢得媒体、网民的热情点赞。这一做法①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有力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能从根本上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④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5.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①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②针对噪声问题向环保部门举报——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③作为选民参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行使选举权 ④参加某县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16.右图漫画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做法①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④消除了滥用行政权力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电影《长津湖》带我们回到那片奋勇拼搏、惊天动地的冰雪战场。中国志愿军最坚毅的面孔,最浓稠的爱国情怀,最不屈的战斗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长津湖战役体现了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爱好和平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8.下表是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项目时间全国人口(亿)年平均增长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14.10.5318.709.91111.32010年13.40.5713.269.08118.1A.总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质偏低B.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C.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D.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济南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并将出台相关法规,通过教育、处罚和纳入社会征信体系等方式强制约束,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初步构建“法治立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据此回答19~20题。19.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我们应该①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学习垃圾分类知识②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做到不乱投放垃圾③对垃圾不分类、乱投放行为给予刑罚处罚④争当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垃圾分类关系资源节约、关系生活环境,是种新时尚。下列生活垃圾应当投入如图所示垃圾桶内的是①香蕉皮②废电池③废报纸④易拉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请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科技支撑“十四五”砥砺前行创新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以科技支撑“十四五”的原因。(8分)砥砺前行科技路,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为响应国家号召,九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场关于创新人才的讨论会。22.请你谈谈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6分)【我党百年历程路坚定步伐跟党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32189元。✧近日,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该法于2021月10月23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3.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6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筑牢法治中国根厉行法治大家行】材料一:当前,我国正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成熟的定型期,党中央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起点上,鲜明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陆地国界法,以及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24.简要阐述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6分)25.厉行法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请结合上图从国家、政府、社会、公民层面中任选两个角度谈一谈如何厉行法治。(8分)【文化自信我坚定美丽中国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功带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催生着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伟大实践是文化自信之“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6.结所学知识,谈谈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认识。(8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10月22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27.针对习主席所强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认识。(8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5DCCDC6-10BBBCA11-15DCCBD16-20ABC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科技支撑“十四五”砥砺前行创新路】21.(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5)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6)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7)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8)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每点2分,共8分)2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匠精神和开拓性思维,终身学习的能力,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自信,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有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6分)【我党百年历程路坚定步伐跟党走】23.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②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人民富了起来;③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了立法为民、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法律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分)【筑牢法治中国根厉行法治大家行】24.(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每点2分,共6分)25.(1)建设法治中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5)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8分)【文化自信我坚定美丽中国我建设】26.(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添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6)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继承革命文化,(8)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而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0)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11)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8分)27.(1)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必然受到它的惩罚。(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5)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6)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7)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8)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10)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12)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8分)评分说明:第21~27题,考生答卷若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基本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9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