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3套(word版,含答案)
展开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高一(2)班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2.如图是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二楼的八七会议旧址,192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次会议(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B.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D.确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路线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1928-1929年红军新兵主要来源于前国民党部队,1930年以后则主要来源于根据地农民。这一变化是由于( )A.土地革命逐步开展B.国民党放弃围剿红军C.国民革命蓬勃发展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第32页共32页
5.1926年7月,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此号召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C.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D.促成中共二大纲领形成6.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7.“宁汉合流”是指( )A.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B.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C.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D.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8.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9.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10.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其中,“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D.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第32页共32页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12.如图是漫画《不彻底的重建》。漫画中的城墙上悬挂着青天白日旗,地上堆放的砖上写着“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漫画作者主要揭示了( )A.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B.旧军阀旧官僚投机革命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D.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13.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惩治土豪劣绅。这表明( )A.井冈山道路得到中共党内的一致认可B.中共急躁冒进,对当时国情认识不足C.中共走上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D.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4.“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国民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5.1924年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第32页共32页
16.1932年,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该公司的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多万元的财富。这一举措( )A.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B.调动了苏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C.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D.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作为国民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廖仲恺排除了国民党右派的种种阻挠,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政策。他提出:“我们不独要革军阀与帝国主义者的命,我们并且要革‘反革命派’的命,这才是彻底的革命工作。”在他看来,全世界只有俄国解决了社会制度问题,中国“若能够有所树立,除非是建一社会主义的国家”。他坚信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起死复生,成为“一个新生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想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他还认为:“占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农工阶级,那一派人替农工阶级打消压迫他们的力量,便是革命派。反而言之,凡与军阀帝国主义者妥协,并压抑农工的人们,便是反革命派。”——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党“一大”后廖仲恺的主要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廖仲恺对国民革命的贡献。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新的民国建立7年之后,爆发波及全国、影响弥久的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随着外国和本国企业的增长,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来又茫然,却又苦于探索的时刻,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冀和选择。——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第32页共32页
材料二 自国门洞开以来,纵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战乱频仍的不堪局面,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仍怀抱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在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安美惠《五四运动:近代中国上升的历史拐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国救民”认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即着手建立国家金融体系,以控制全国经济,巩固统治。同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最高金融机关,享有发行货币等经济特权。此后,国民政府又通过改组银行、融入官股等方式,逐渐控制了商股占主导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为了实现金融集权和应对经济危机,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统一了货币,并与美国签署了《中美白银协定》,实现了法币与美元的挂钩。至此,国民政府完成了对全国的金融垄断,并以此控制了中国的工商业,为全面统制经济作了充分准备。——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等材料二 红色根据地能够生存和发展,金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创立独立的金融系统。同年11月,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告成立,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法令,迅速统一货币、财政和税收,逐步改变了苏区金融市场混乱的局面。此外,国家银行还受政府委托,兼行商业银行之职,在吸收民间资金的同时,积极从事信贷业务,服务涉及苏区的工农业生产、粮食调剂和对外贸易等。在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条件下,红色金融从零起步,独立运作,自成体系,与中共“红色割据”实践一脉相承。第32页共32页
——摘编自单冬克《中央苏区红色金融史话》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金融体系建立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金融体系与苏维埃政府金融体系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材料二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五四”运动研究综述》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3)材料三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第32页共32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解析】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A项符合题意。2.C3.B4.A5.B【解析】材料中“中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符合国民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故B项正确。A项是1924年,C项是1919年,D项是1922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6.D【解析】根据“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第32页共32页
7.D【解析】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故选D项。8.B【解析】“党内合作”并不意味着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故A项错误;中共当时十分弱小,而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采取党内合作能够更好地使中共成长起来,为中共培养更多的组织内的人才,也能够更好地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党内合作”方式是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故B项正确;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体现了革命性,故C项错误;“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以成员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以国民党组织的名义展开工作,不是合并,故D项错误。9.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依据材料中“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主张成立政党以代表民众势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因此,答案为B项。10.C【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主要“新”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等方面。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党的“二大”上制定的。11.C【解析】1927年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不能推断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会导致其“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危险”,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的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表达了对工农运动重视,但不能据此推断是“开始”,故D项错误。12.A第32页共32页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在重建的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新政府”指的就是南京国民政府,修建这个政府用的砖是“军阀”“旧官僚”“老政客”等说明,这个“新政府”是“不彻底的重建”,反映新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并无差别,代表的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漫画揭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A项正确。B项并非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国民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的,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D项。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中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工农兵政权”“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可知,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革命政权,这说明此时中共已走上了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故C项正确。此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仍存在分歧,A项错误;这正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后采取的行动,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此时还未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14.D【解析】根据材料“南京”“武汉”“国民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D项正确。15.A【解析】材料中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说明了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故A项正确。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不能推断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故B项错误;由材料“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不能推断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故C项错误;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不能推断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故D项错误。16.D【解析】根据材料中“1932年”“苏区”等可知,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加快了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面对经济封锁,苏区建立“中华钨矿公司”,进行积极自救和经济突围,这一举措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根据地民生、人民生产积极性及红军的战斗力,排除A、B、C三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坚决反帝反军阀;以社会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2)继承发展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三大政策的执行,维护了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要革军阀与帝国主义者的命”可得出,坚决反帝反军阀;根据材料“若能够有所树立,除非是建一社会主义的国家”可得出,第32页共32页
以社会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根据材料“要想打倒帝国主义,非与共产党亲善不可”“替农工阶级打消压迫他们的力量”可得出,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第(2)问,根据材料“廖仲恺排除了国民党右派的种种阻挠,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18.(1)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地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变化: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阶级较多的接受马克思主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根据材料一“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可知,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一“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冀和选择”可知,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另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重人民负担,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可知,五四运动前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二“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可知,五四运动后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可以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来分析思想基础;可以从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阶级基础。19.(1)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稳定金融秩序,促进民族工业发展,为抗战准备了物质基础;强化政府对经济控制,为官僚资本膨胀埋下祸根。(2)相同:政府主导;设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运用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不同:前者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后者为打破封锁,保存政权。前者受西方影响;后者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原因:国民党: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共产党:国民党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根据地金融混乱。【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和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国民政府统治、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32页共32页
从政府主导、设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运用法律制度加以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相同点。不同点可从目的、自主性、本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面分别作答即可。20.(1)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2)变化:社会生活风俗方面的变化。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3)具体指:爱国主义情感。基础:思想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弘扬民主和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由“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可知,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根据材料一“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可知,走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可知,社会生活风俗方面的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习俗走向民主、平等、文明,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新道德直接影响的结果。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可概括出是爱国主义情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三个方面概括。【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2(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32页共32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提高B.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的推动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大力推动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第五次反“围剿”5.国民政府财政部与实业部联合发行“民国二十一年江浙丝业短期公债”共300万元,支持两省丝业收购蚕茧和改造设备。当时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A.利于改善民族工业的经营环境B.为抵御外侮奠定了物质基础C.加速官僚资本掌控经济命脉D.极大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6.“宁汉合流”是指( )A.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B.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C.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D.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7.一九三〇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关的是( )第32页共32页
阶级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地主、富农6%80%中农20%15%贫农60%5%雇农、手工业者13%0%A.国民革命B.改旗易帜C.南昌起义D.土地革命8.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9.1924—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对这个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发生极大的变化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10.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1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2.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B.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C.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32页共32页
D.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13.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14.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惩治土豪劣绅。这表明( )A.井冈山道路得到中共党内的一致认可B.中共急躁冒进,对当时国情认识不足C.中共走上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D.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5.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C.情况太危急没来得及全面考虑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16.1932年,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该公司的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多万元的财富。这一举措( )A.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B.调动了苏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C.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D.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32页共32页
材料二 对联一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对联二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学生欢呼复课,庆贺商店开门。材料三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由1913年的60万人上升到1919年200万人,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材料四 1919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给人们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1)材料一中口号一、二分别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对联一、二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特点?(3)史料三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一特点?(4)依据史料四概括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 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材料二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作出的贡献。(2)材料二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哪一内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1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屡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艰难探索]材料一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以来,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请列举两例愿望及对应的实践)[洗雪国耻]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战争名称。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现在报仇雪耻了”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第32页共32页
[光辉历程]材料三 如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40年百团大战……(3)材料三是某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的部分内容,你认为其中列有“北伐战争”的理由是什么?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3年、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材料二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第32页共32页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D【解析】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五四运动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刺激而爆发。2.D3.B4.C第32页共32页
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采取政策支持江浙两省丝业收购蚕茧和改造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6.D【解析】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故选D项。7.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土地分配不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私有,故选D项。国民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军阀,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A项;“改旗易帜”指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C项。8.C【解析】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纲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新型政党,故A、B两项表述正确;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且材料中未体现反帝内容,C项表述错误;中共一大所制定的革命纲领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及革命任务不符,D项表述正确。故选C项。9.D【解析】1924—1927年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的失败是蒋介石和汪精卫“清党”“分共”、叛变革命的结果,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消灭北方的军阀张作霖,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C项错误。10.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依据材料中“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主张成立政党以代表民众势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因此,答案为B项。第32页共32页
11.B【解析】根据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以及材料“世界的革命思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是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故选B项。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项;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C项;此时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12.A【解析】孙中山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目的是理顺与共产国际,特别是与共产国际下属支部中共的关系,实现联合苏俄,借助于俄国革命的经验,振兴国民党,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共力量弱小,排除B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排除C项;“不考虑其他的因素”说法欠缺,排除D项。13.C【解析】根据材料“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可知,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觉醒民众,促进其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非“团结工农”,故选C项,排除D项。近代中国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并非“平民教育运动”的背景,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1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中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工农兵政权”“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可知,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革命政权,这说明此时中共已走上了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发展之路,故C项正确。此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仍存在分歧,A项错误;这正是对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后采取的行动,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此时还未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15.B【解析】长征属于战略转移,没有带上最重要的地图,这是红军的失误,说明红军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与红军不忘日常党务工作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材料中“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可知没有带地图的原因并非因为情况危急,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16.D【解析】根据材料中“1932年”“苏区”等可知,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加快了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面对经济封锁,苏区建立“中华钨矿公司”,进行积极自救和经济突围,这一举措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根据地民生、人民生产积极性及红军的战斗力,排除A、B、C三项。第32页共32页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口号一体现了反封建的革命性;口号二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性。(2)对联一反映出五四运动有多阶层参加,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特点;对联二体现出斗争目标基本实现,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3)工人阶级队伍崛起,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8.(1)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中国革命要坚持武装斗争。(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并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国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等信息概括作答即可。19.(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不能答戊戌变法)(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战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0.(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条件: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币制改革、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众及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热情、政府的决策。【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1913年、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和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可知,整体上呈现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再根据1913年和1919年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情况表中轻、重工业柱状图可知,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处于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政府通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35年进行的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防止白银外流,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这时期提倡国货、实业救国思潮等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外国的入侵、民众的爱国热情以及政府的决策等方面归纳。第32页共32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3(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积极推行反苏方针,使中苏关系严重恶化,但1932年6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与苏联复交,并愿与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国民政府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积极抵抗日本侵略 B.为“剿共”创造有利环境C.顺应美英远东政策D.压制东北抗日义勇军2.下面漫画为《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作如是想》。图中文字为:大拉司存在外国银行最靠得住了。其中拉司为上海话,意为钞票、金钱。漫画表明( )A.北洋军阀鱼肉百姓投降卖国B.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腐败严重C.中国财政金融被列强所控制D.官僚资本主义日益发展壮大3.如图是某一历史事件中的军事路线图。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军队从广东沿海打到了江宁B.太平军从广西桂林一路挥师东进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D.解放军渡过长江已兵临南京城下第32页共32页
4.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某地旅游广告中提到“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如图)。据此推知,该地是( )A.江苏南京B.江西瑞金C.陕西延安D.河北西柏坡5.1928-1929年红军新兵主要来源于前国民党部队,1930年以后则主要来源于根据地农民。这一变化是由于( )A.土地革命逐步开展B.国民党放弃围剿红军C.国民革命蓬勃发展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6.下面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一块浮雕,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B.使几千年的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C.迫使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采取行动D.使红色政权广泛建立呈燎原之势7.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联合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广东国民政府成立C.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D.北伐战争开端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B.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第32页共32页
9.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10.“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1.北伐战争虽然取得胜利,但我们仍说国民革命是失败的,其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被俘就义B.国共合作破裂C.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D.蒋介石、汪精卫篡夺了革命领导权12.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3.《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14.关于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毛泽东曾说,当农民把大牌子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揭示了( )A.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B.土地改革瓦解了反动统治C.民众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基础D.党的文化教育成绩显著15.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B.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第32页共32页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1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这一规定( )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B.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C.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D.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 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第32页共32页
材料二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材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作出的贡献。(2)材料二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哪一内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19.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二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的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第32页共32页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二 “井冈山,我们来了!”2010年3月28日,著名词作家陈晓光、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徐沛东、叶小钢等我国音乐界领军人物刚到井冈山,就迫不及待直奔井冈山五指峰、毛泽东同志旧居等革命历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井冈山红色文化,听取井冈山精神报告会,寻求创作素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出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勇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3)根据材料二,谈谈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解析】1932年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故A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与苏联友好往来是防止苏联支援中国共产党,为“剿共”创造条件,故B项正确;英美主张与苏联对峙,故C项错误;国民政府与苏联复交,主要是为了防止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第32页共32页
2.B【解析】《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作如是想》的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末,此时北洋军阀统治已基本被推翻,故A项错误;根据漫画的时空判断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再根据“大拉司存在外国银行最靠得住了”及“上任一年多以后的新贵”可推知漫画映射的是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故B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当权者转移财富不能说明中国财政金融被列强所控制,故C项错误;在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官僚资本主义还没有壮大,故D项错误。3.C4.B5.A6.C【解析】浮雕内容是五四运动,这一运动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项正确。A项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排除;B项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之后,排除。7.A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探索过程是: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1927年10月毛泽东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故选C项。9.D第32页共32页
【解析】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然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终于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因此,答案为D项。10.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答案为C项。11.C【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中国社会性质未能改变最能说明国民革命的失败。12.B【解析】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故B项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是由国民党领导的,A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排除C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6年之后的称谓,排除D项。13.A【解析】“八七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故选A项。14.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的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从而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材料揭示的并不是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排除A项;根据“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可知,此时的土地改革尚未瓦解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党的文化教育成绩,排除D项。第32页共32页
15.B【解析】材料“1920年”“劳工神圣”“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表明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五四运动,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劳工和妇女地位的改善,故排除D项。16.B【解析】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故B项正确;该法规定的内容表明政府关注民生,与适应社会生产力状况无关,故C项错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1)中国内忧外患;十月革命爆发;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2)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引文时间1922年,可得出外部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内部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2)问,根据材料“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可得出,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根据材料“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可得出,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18.(1)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中国革命要坚持武装斗争。(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并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国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等信息概括作答即可。19.(1)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第32页共32页
因素:国民大革命(或北伐战争)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中心内容:土地革命。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人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第二小问,注意材料一时间是1929-1932年,联系1929年之前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可知,北伐战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是武装斗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可知,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20.(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2)“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勇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革命因素。(3)井冈山精神是今天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革命传统的弘扬。【解析】第(1)问,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具有开创性的革命贡献的角度来归纳。第(2)问,根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背景、斗争的史实来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型设问,可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32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