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一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带解析)
ID:31000 2021-09-20 10页1111 58.83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2020·山西运城二模)汉初刘邦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收回并撤销大多数异姓封国,遂定“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C.确保同姓宗族拱卫中央D.完善秦朝创立的郡县制解析:选A。汉初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在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分封制来拱卫王室,后撤销异姓封国,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刘邦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还实行郡县制,并没有保持传统政治体制稳定,排除B项;让同姓宗族拱卫中央,是刘邦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C项;刘邦推行分封制是为了巩固统治,并不是对秦朝郡县制的完善,排除D项。2.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A.形成了制约机制    B.实现了权力集中C.杜绝了吏治腐败D.避免了裙带关系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郡丞、长吏、都尉、督邮、列曹都是郡守的“属官”,并且还提到“县一级也是如此”,据此可知,在汉代地方行政体制中,地方最高长官的权力比较大,即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及这些官吏之间的制约现象,排除A项;在古代中国,吏治腐败只有轻重之分,这种现象不会杜绝,排除C项;“避免了”说法绝对,且材料没有体现裙带关系,排除D项。 3.(2021·四川成都模拟)西汉盛行比武、斗兽、狩猎等危险、激烈的体育娱乐活动,数量众多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文人也亲身参与。由此可见,当时(  )A.军事形势严峻B.弃文从武成风C.贵族引领时尚D.世风阳刚劲健解析:选D。西汉时期,人们喜欢通过比武、斗兽、狩猎等危险、激烈的体育娱乐活动,让自己的勇猛和武力展现出来得到社会的认可,表明西汉时期社会风气崇尚阳刚劲健,故选D项。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文景之治后又形成大一统局面,军事形势并不严峻,排除A项;“文人也亲身参与”表明“文武双全”是更高追求,排除B项;“社会上层分子”只是“亲身参与”没有引领,排除C项。4.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  )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B.打破了门第观念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D.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选C。据材料“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选官中涉及考试,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从而说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故选C项。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保留了汉代察举制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门第出身是主要选官的标准,排除B项;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政权,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5.(2021·河南名校联盟质检)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 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代三省制下(  )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解析:选B。据材料“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可知,皇权受到三省的制约,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皇帝决策的合法性加强,并不是中枢决策的有效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并不是宰相之间的制约,排除C项;中国古代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排除D项。6.(2021·江西九校联考)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解析:选D。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但藩镇又维持了衰落中的唐朝的统治,故选D项。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既削弱唐朝统治,又维持唐朝统治,排除A项;根据材料“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可知,宋人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在藩镇,排除B项;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可知,宋人认为藩镇既削弱唐朝统治,又维持唐朝统治,排除C项。7.(2021·河北衡水联考)宋代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 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习惯上,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晋升为执政。宋代此举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提升御史台职权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权臣的专权解析:选D。根据“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可知,宋代的御史中丞作为监察官员对相权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宋代此举旨在防止权臣专权,故选D项。8.(2021·河北承德一调)何忠礼先生认为:“科举制度在唐时尚属初创……公卿大臣有权公荐举人,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可见,他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C.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D.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解析:选B。由材料“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可知,新老士族可通过自身的强大势力干预人才的选拔,考试成绩并不能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并未提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制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大,并不是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排除D项。9.(2021·河北石家庄质检)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解析:选C。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北宋庆历三年之前,官员的子孙可以通过“恩荫”“入仕”,并且有的数量还比较多,庆历三年之后,对“恩荫”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这就对能够通过“恩荫”入仕的贵族官员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防止他们垄断朝廷官位,故选C项。10.(2021·广东惠州模拟)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解析:选B。据材料“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可知,唐中后期制举科目更加关注时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B项。经世致用思潮形成是在清朝,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反映的是科举制选拔对象的变化,而非考试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中制举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与考试程序的改革无关,排除D项。11.(2021·江苏盐城模拟)下表反映的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据此可知,元代(  )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解析:选C。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与材料中“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相符,故选C项。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并非皇帝旨意,排除B项;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12.元代行省设置别具特色,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解析:选D。材料中“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等信息,说明元代行省设置呈犬牙交错的特点,打破了前代区域划分格局,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021·河南名校联盟质检)(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承秦制”之说早为学界所公认,秦律中“严于治吏”的精神在汉律中有着深刻地反映。与秦律相似,汉律亦有关于荐举官吏的法律规定。如《二年律令·置吏律》规定:“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其非吏及宦也,罚金四两,戍边二岁。”秦简《法律答问》中有:“害盗别徼而 盗,驾(加)罪之。”而《汉书·王子侯表》也记载:陵乡侯欣“建始二年,坐使人伤家丞,又贷谷息过律,免”。汉律在秦律基础上,针对王侯、官吏朋比为奸、结党营私制定了“左官”“附益”“阿党”“更相荐举”等诸法……执法的严格性,使朝廷法令对各级官员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量,督使他们勤于政事,谨慎行事,以免有犯法之嫌。自汉之后,后代统治者在立法、司法方面都非常重视“严于治吏”的举措。秦汉严于治吏、“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精神,在今天也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摘编自孙喆《从汉承秦制看西汉“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材料二 清代王船山认为周“礼士多,府史少而事治,后世令史多而事不济”,因此必须裁汰冗员。王船山认为要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他说:“严者,治史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左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可不戒与!”王船山“把培养官德作为廉政的基本内容”“把廉政看作吏治的根本”。王船山认为“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所以他认为,惩贪治贪的关键是“唯严之于上官而已矣。严之于上官,而贪息于守令,下逮于薄尉胥吏,皆喙息(即住嘴,此处引申为停止,收敛)而不敢逞”。——摘编自刘伯兰《王船山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及现实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严于治吏的法治举措及其历史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王船山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5分) 解析:(1)第一小问法治举措,据材料一“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其非吏及宦也,罚金四两,戍边二岁”和“针对王侯、官吏朋比为奸、结党营私制定了‘左官’‘附益’‘阿党’‘更相荐举’等诸法……执法的严格性”可知,严禁官吏的渎职、失职行为;严惩各级官吏的不廉行为并且禁止官吏结党营私。第二小问历史影响,结合第一小问的举措从对西汉时期吏治的改进和对后世的官吏治理方面进行说明。(2)第一小问法律思想,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从革新吏治、裁汰冗员、加强对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通过对官员的严惩从而治理贪官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现实意义,注意结合第一小问法律思想的角度阐述对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答案:(1)法治举措:严禁官吏的渎职、失职行为;严惩各级官吏的不廉行为;禁止官吏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历史影响:促进了西汉吏治的清明,对后世吏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严于治吏、宽以治民的精神对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2)法律思想:革新吏治、裁汰冗员;宽以养民,严以治吏;培养官德,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严惩上官为治贪之本。现实意义: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整顿吏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宽以养民”,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 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方面进行作答。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等都是可以的;然后,辅以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示例二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 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三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具体步骤与技巧复习指南(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4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1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总复习专题26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检测(有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