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二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带解析)
展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2021·四川天府名校测评)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解析:选C。据材料“‘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可知,太平天国并没有把“平均主义”的理想变成实践,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中的“平均主义”来自中国传统民间宗教而不是基督教,排除B项;“平均主义”思想容易发动群众斗争,排除D项。2.(2021·山东济宁一模)1860年11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 )A.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B.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C.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D.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解析:选B。太平天国在常熟的两则告示表明收租、完粮及对抗粮、抗租行为采取严厉的刑罚,而田赋、地租、杂税均是传统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指标,故选B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而不是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太平天国筹集粮饷,不涉及削弱地主的实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不是材料论述的主旨,排除D项。
3.(2021·河北保定摸底考试)下表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后期农民反抗事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包立身、沈掌大、“盖天王”三起平民领导的武装起事。据此,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抗争类型及地域浙江平民领导的民众反抗太平军事件抗争内容捐费、贡献等抗争对象乡官政治的贪酷与无序A.太平天国的后期基层治理存在问题B.太平天国已经脱离农民运动范畴C.太平天国运动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D.太平天国政策具有空想性解析:选A。由题干中抗争对象是“乡官政治的贪酷与无序”、抗争内容是“捐费、贡献等”可知,这是浙江平民对基层乡官的不满,因而可以推论出太平天国后期的基层治理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故选A项。4.(2021·江苏镇江期末)《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建议( )A.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解析:选C。根据材料“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世界近代化的发展潮流,故选C项。《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排除D项。5.(2021·江苏南通一模)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 )A.翔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D.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解析:选B。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题干中“先进的近代化纲领”“19世纪60年代以前”,故选B项。《海国图志》翔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排除C项;该纲领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不反映农民的愿望,故不能调动农民反封建积极性,排除D项。6.1902年,江南乡试有一考题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浙江乡试有一考题为:“西国法律原于罗马,沿革如何?今法律之学,为科凡几?自治外法权行于通商口岸,受病甚深,规复主权,宜有良策?”这些考题反映出( )A.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B.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C.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D.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解析:选A。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2年正值清末新政时期,江南乡试和浙江乡试试题内容中都涉及了西方法律中的“治外法权”,说明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清末新政营造氛围,故选A项。题干内容仅是涉及江南和浙江乡试中的一道考题内容——治外法权,不能扩大为“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排除B项;题干中所涉及的乡试题目中有关于西方法律的相关内容,与民族意识增强没有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仅是涉及江南乡试和浙江乡试中涉及西方法律的相关试题,不能过度推论为“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排除D项。7.(2021·河南洛阳模拟)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解析:选B。根据材料“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可知,当时立宪派由主张镇压革命到支持革命,这反映了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故选B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对本国的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软弱性、妥协性,与材料主旨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不符,排除A项;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与材料主旨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此时立宪派并未放弃政治理想,排除D项。8.(2020·广东汕头二模)1912年秋,钱病鹤在上海《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央梦》。由该漫画可知,作者(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B.号召国人参加护国运动C.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D.表达对帝制复辟的担忧解析:选D。由材料“1912年秋”可知袁世凯已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图中的猿猴意指袁世凯,手中的牌匾是对帝制的渴求,所以作者通过漫画表达了对帝制复辟的担忧,故选D项。1912年2月清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结束,排除A项;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袁世凯而非北洋军阀,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是在袁世凯去世之后,排除C项。9.(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B.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C.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D.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解析:选C。题干中的关键时间点是1913年,
由此可知山西举人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主要论及辛亥革命之后的现象,再结合其日记内容中的“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可知,其对辛亥革命之后所出现的新式教育持反对态度,这反映出旧有的传统观念阻碍社会新的变革,故选C项。题干内容主要涉及辛亥革命之后新式学堂教材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其课程的设置,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儒学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逐渐丧失其正统地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刘大鹏对教材内容持反对态度,没有涉及其对共和政体的态度,排除D项。10.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入额为1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这导致了( )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根基D.对外政策方面表现软弱解析:选D。南京临时政府所借外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61.3%,过多地受制于外国,这导致其难以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政策具有软弱性,故选D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由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决定的,外债比例过高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外债本身不会动摇小农经济的根基,排除C项。11.(2021·湖南教育联合体联考)朱荫贵教授指出,在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引发了一场“经济突变”,虽不如政治变革那样激烈,但其带来的经济突变时间拉得更长。该学者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否定君主专制统治的必要性B.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C.使群众性爱国运动趋于高涨D.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选D。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在经济领域的影响,而否定君主专制统治的必要性属于辛亥革命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排除A项;“实业救国”的思想是在甲午战后兴起的,排除B
项;群众性爱国运动趋于高涨与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有关,与辛亥革命在经济领域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12.(2021·广西南宁一模)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 )A.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B.体现了典型的三权分立特点C.“因人立法”,缺乏法治精神 D.事实上确立了共和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实行责任内阁制,“因人立法”,缺乏法治精神,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这一规定并未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时期人物主张6世纪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13世纪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摘编自《欧洲法律汇编》材料二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年代事件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61年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续 表年代事件1871年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6—13世纪西方人对自然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任选其中一个方面加以说明。(9分)(3)材料三中两部文献在中国民主法制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部文献加以说明。(8分)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可得出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东罗马帝国维护统治的需要、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从近代民主政体的建立和扩展、代议制民主的完善、近代统一民族国家形成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说明,结合上一小问的答案及所学知识,运用正确的史实任选一方面作答。(3)根据材料三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例,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对反对君主专制,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答案:(1)认识:6—13世纪,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背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整个欧洲,影响到法律的制定;东罗马帝国为加强对域内众多民族的统治,制定适用于各民族的自然法。(2)主要内容:近代民主政体的建立和扩展;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任答两点即可)说明:示例一,英国、法国、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权方面的变革,代议制民主发展。示例二,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进程加快。(运用史实正确且无认识方面的错误,言之成理,任答一点即可)(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对反对君主专制,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任选一部文献加以说明即可)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洪秀全(1814—1864),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主张建立“天下为公”的盛世。他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自尽,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孙中山(1866—1925),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高举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文字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主革命和中国人的探索。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炼观点,可从中国人的斗争和探索的主题提炼。其次,注意题目要求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说明。最后,进行总结说明中国人的不懈的斗争和探索。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坚持民主革命斗争。论述: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示例二观点: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论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学习君主立宪,领导戊戌变法;陈独秀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发起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学习西方先后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不断为后人的探索抗争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