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福建省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卷(二)
ID:86767 2022-06-21 13页1111 2.63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2022年福建省中考模拟测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的始祖。这种观念有利于(  )A.消除民族矛盾B.强化民族认同C.加强君主专制D.促进边疆开发2.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史记·夏本纪》中写道:“帝禹……以天下授益……益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燕策》则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启用武力夺取王位 B.益将王位让于启C.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D.禹直接传位于启3.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下列图片说明了黄河流域(  )A.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B.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C.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D.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4.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  )13,A.《汉书·王莽传》中对王莽性格的描述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C.末代皇帝溥仪中自传《我的前半生》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报道5.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6.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7.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  )A.诸葛亮《出师表》B.李斯《泰山石刻》C.司马迁《史记》D.《大唐西域记》8.右图反映的主题是(  )A.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中外政权的纷争C.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9.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13,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的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10.比较下列三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11.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大都”“宣政院辖地”“琉球”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朝时期的地图B.西汉初期的地图C.元朝时期的地图D.北朝初期的地图12.《天工开物》中描述一种农业工具“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材料反映了该工具主要用于(  )A.灌溉B.冶铁C.排涝D.播种13.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  )A.主张变法图强B.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C.企图独揽大权D.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14.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13,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15.《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16.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又得到了农村。这种得与失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自觉选择的结果。材料说明(  )A.中国共产党人在城市已经无法立足B.国民党在城市中大肆捕杀共产党员C.国民党在城市中的力量相对较强大D.中国共产党开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17.《人民日报》在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8.对于右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下列选项中对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13,19.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事业获得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利的外部环境B.稳定的国内形势C.人民群众的愿望D.决策者的作用20.在右图中文字所标注的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21.对下面一组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B.图三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C.图二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22.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13,C.古埃及文明D.古印度文明23.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都是正义的,不容置疑B.雨果站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评价拿破仑C.雨果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D.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24.“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  )A.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25.华盛顿曾说:“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他又说:“我对于我们自己内部的倾轧,比对敌人在算计我们,还觉得可怕。”据材料可看出华盛顿的意愿是(  )A.开辟新航路,建设北美新国家 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府C.加强对外扩张,开辟海外市场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26.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义自己解放自己,还不如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解放农民;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有上述认识的改革者(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27.人们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其反映了(  )13,年代主流观点20世纪50年代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20世纪60—70年代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B.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C.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D.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28.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池田勇人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9.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列选项对应准确的是(  )选项国际组织目的、作用A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B七十七国集团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维护国际和平及地区安全稳定C世贸组织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D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30.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用以研究某个主题,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13,魏晋壁画砖《驿使图》(驿使:传递公文、书信之人)贝尔发明电话腾讯微信A.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B.工业革命的影响C.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D.中外文化的交流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4题,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名称发明时间传入阿拉伯时间传入欧洲时间造纸术公元前2世纪8世纪11世纪以后指南针北宋时期12世纪13世纪初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不详不详火药隋唐时期13世纪中期14世纪左右——摘编自《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指出造纸术发明的朝代。(2分)(2)小历认为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使欧洲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你同意小历的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3,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4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摘编自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13,材料二 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人类摆脱了长期来自人口数量、食物供应、人类迁移以及经济产量等各方面的束缚。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工业革命,而在工业革命当中,最为重要的突破就是人类对矿物燃料的利用。这一突破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摘编自[美]约翰·R.麦克尼尔等著《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材料三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四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摘编自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使人类生存的条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最重要的突破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13,(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谈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2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年表(部分)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年代—1895年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武昌起义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根据材料,以世纪、时期的表述方式,简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3,参考答案第Ⅰ卷1.B 2.C 3.A 4.B 5.C 6.B 7.D 8.C 9.B 10.C11.C 12.C 13.B 14.D 15.C 16.D 17.B 18.D 19.D 20.C 21.D 22.A 23.C 24.D 25.B 26.C 27.A 28.C 29.D 30.C第Ⅱ卷31.(1)汉朝。(2分)(2)【答案一】判断:同意。(1分)理由: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促进了欧洲思想的解放。火药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灭亡。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答案二】判断:不同意。(1分)理由:中国的四大发明只是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而不是根本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才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本原因。(3分)32.(1)人文主义思想。(2分)(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分)(3)抛弃了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国家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4分)(4)合适的政治制度、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新的意识等等。(4分)33.(1)推动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推动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推动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4分)(2)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一次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进入“电气时代”。(2分)(3)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4分)(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2分)34.(1)二十世纪前期(或初期)。(2分)(2)观点: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分)13,论述: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制度,因而最终失败。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这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因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改革最终失败。1978年,面对经济体制问题,中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发展,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综上所述,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6分)13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押题语文试题 福建省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卷(四) 福建省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卷(三)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