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人教八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教案
ID:79490 2022-01-04 5页1111 86.11 KB
已阅读5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了解了区域的学习方法之后的第一部分内容。东北三省对于我国来说意义也比较重大,所以这一节在这一部分出现,具有代表性,重在让学生巩固区域的分析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2)掌握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面临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通过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关系,树立爱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的地位与发展条件。教学难点: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论法、讲述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简短视频《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提出问题:(1)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真的吗?(2)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最大的功臣是?(3)视频中是如何形容这里条件优越的?追问:东北三省农业的发展真的这么神奇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积极回答,建立东北农业发展的初步印象。利用小视频引入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动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展示图片,描述东北的北大荒景观:(1)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2)“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图文结合,了解最初北大荒的景象 转折: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已成为“北大仓”。2.在东北三省的土地上种植了哪些农作物,你能快速的辨别出来吗?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3.展示东北三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及其图片追问: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受哪一个因素的影响最大?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东北位置和气温图,提出问题:哪些条件会限制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还会受到哪些气象灾害的影响呢?出示寒潮的图片,补充: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5.进一步探究: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哪些会影响农业的发展?提供地形图,土壤图、气候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读图获取信息。6.利用图片展示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并出示纪念开垦“北大荒”的标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7.深入理解东北商品粮基地:读图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总结:东北三省人口较少,但是粮食产量高,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8.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9.追问:(1)我们能不能一直延续“北大荒”的模式进行开发,继续增加农田?(2)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2.火眼金睛辨农作物,生生交流讨论3.图文结合,科学认知东北三省的农作物种类,并思考影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4.合作交流,梳理因果关系:纬度—气候—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5.合作交流,尝试从图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总结: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6.在图中感知东北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7.从人口和粮食在全国的比重中发现问题,说出自己的观点。8.读图,归纳,交流、记录。从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分布、科技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认知。9.交流思考:能说出是地减少的问题等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东北三省的“荒”,为学习下面的发展变化做好铺垫步步追问,将知识的学习难度降低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学会选择有用地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知 总结:我们应该停止开荒;并且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10.拓展延伸:补充湿地的概念、作用、应该保护的对象。10.读材料,了解湿地,认识东北的生态环境问题。活动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提问:你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哪一个吗?它发展的优势是什么?提供材料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强调它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请思考重工业建立需要考虑的条件有哪些?3.提供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有利于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条件?4.承接: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请同学们对照地图找出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总结:找出的部门中发现主要是重工业部门。5.深入探究: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读图,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教师作相应的点拨和补充。(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提供图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分析解读。总结:可能原因是为了开采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等。1.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思考得出答案。2.合作探究:得出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条件有: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因素。3.观察发现,得出结论: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4.标划——读写: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5.探究发现——分组活动(1)哈尔滨: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还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运输。长春、沈阳: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大连:既有铁路运输的便利,还有海上运输的便利。开展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交流总结完善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读图能力和技巧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师补充:伊春:以木材和钢铁工业为主原因:附近有煤炭,且靠近小兴安岭6.东北的工业主要是重工业,请思考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提供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总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2)观察发现: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矿产地,乙地靠近煤矿产地。(3)交流展示: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原因:靠近大庆油田鞍山:以钢铁、机械、非金属加工为主原因:铁、铅锌、菱、镁等矿产资源丰富6.思考交流:遇到的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交流针对东北的发展状况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学会用对比和联系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 2.电视剧《闯关东》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社会秩序安全稳D.交通便利3.黑龙江省主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是(  )A.甜菜、大豆B.甘蔗、大豆C.甘蔗、油菜D.甜菜、花生4.下列不属于东北工业特色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B.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C.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D.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辽中南工业基地C.京津唐工业基地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6.振兴东北工业应重点提高(  )A.劳动力工资B.森林覆盖率C.工业技术水平D.粮食产量7.东北是我国重要的()①林业基地②能源基地③商品粮基地④重工业基地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8.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将过多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C.调节气候,降温降湿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9.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以轻工业为主B.轻工业和重工业均衡发展C.以重工业为主D.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非常落后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人教八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课件 人教八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课件 人教八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教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