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能不能向世界及时、准确展示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让世界更好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越来越必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和平崛起,挑战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多种动机围堵中国,把中国的种种举措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中国尚处在话语“失声”状态,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崛起的中国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话语,使得我们在国际交往中难以为自身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辩护,更难赢得“他者”的认同。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打破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消解污名与偏见,也有助于向世界及时传递和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展现大国担当;还有助于重新营造中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以减少在融入全球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摩擦与阻力。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宏观层面的国际交往水平,也有市场层面乃至公民个人层面的切实利好。比如,能够减少企业“走出去”时的沟通和信任成本,也能使中国公民在海外获得更多的尊重。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国际传播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国际传播规律,从以下维度,切实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正视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接受习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除了要让受众听得见,还要让受众听得懂。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文化的契合点,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46页共46页
主动设置议题。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狭隘的利益诉求,利用自身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频频设置议题,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压制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影响国际传播生态平衡。适应新的传播形势,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必须善于主动设置议题。议题设置得好,就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理性思考、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设置议题需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谋划,科学设置。创新传播策略。坚持精准传播是创新传播策略的重要方向。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结合各国受众的文化生活、文化心理,在话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技巧、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策略创新,拉近与受众的心灵距离。此外,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国际上网络语言、新潮话语不断涌现的新变化,促进我们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各国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借助文化力量。文化品牌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文化品牌意识的增强,以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文化IP走上国际舞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的文化IP。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多元立体的地方特色文化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IP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持续推进文化IP内容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挖掘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正义等价值观的元素,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IP;运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影视、动漫、游戏及其衍生产品的文化IP全产业链,让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IP在全球文化市场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是构建新的国家形象,都要尊重传播规律,讲究适度、得体;要注意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构建立体国际传播新格局》)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就可以减少在融入全球过程中遇到的摩擦与阻力。B.中国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在传播的内容、技术、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功。C.维护传播生态的平衡,坚持“自我”为主,是讲好中国故事、引发共鸣的前提。D.坚持精准传播,既要正视各国受众的文化差异,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互联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要赢得他国认同,必须找到一套与我们的崛起相匹配的话语来解释、说明中国自身的行为。B.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如果忽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势必造成传播隔阂,甚至产生误解。第46页共46页
C.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这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传播中地位优势的重要性。D.李子柒创作短视频传播中国美食文化,拥有超千万海外粉丝,这给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以有益启示。3.下列摘引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最能全面而准确地体现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B.“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C.“必须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D.“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第46页共46页
《说文解字》:“理,治玉也。”段玉裁注云:“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就主、客观两方面而言之。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简易言之,就是对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和对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从大量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殷人敬信鬼神,以为鬼神能主宰人的命运。据《尚书》记载,殷纣说过:“我生不有命在天。”殷纣以为他的王权来自天命,天命决定历史,其中没有任何理性可言。后来,周取代了殷,殷人赖以自恃的“天命”转移到了周人手中。而据《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代纣胜利以后,忧虑得夜晚连觉都睡不着,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武王深感不安的是,天命是如何转移的呢?它已经从殷人手中转移到周,但是会不会再发生转移,使自己由得而失呢?天命或王朝历史命运的转移,原来是既存在而又不可靠的。武王早在伐纣时还说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武王发现了一个道理:天命的背后原来就是人心,天命的变迁原来就是人心向背的转移。这是周人对于历史发展自身的理路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理性发现的开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除儒家基本仍守周公的理念外,道家、法家都不再相信天命,也不再相信人心。《老子》以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古往今来,人事变化,根本没有以天或圣人为代表的道德理性在起作用。“大道成,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知识的产生与进步是引起大伪的前题,这种“智”的进步,导致了道德本身的退步。于是,人之智日进,而人之德日退;历史进程既然与人之智俱进,那么历史进程就必然成为道德倒退之过程。于是,历史理性便与道德理性形成为一种反比的函数关系。法家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道德的状况呈每况愈下的趋势,所以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的方向互相矛盾。韩非同时认为,历史不可能倒退,时代已非竞于道德的古代,就必须改变古代的办法,如果还是走顺从民心的老路,那么就会促成奸邪横行。知道治国之道的明君,虽然违背民心也能作好自己的统治。这样就直接地提出了与天命人心说相对立的统治理论。当然,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稍后于孟子、商鞅的邹衍则认为,黄帝、禹、汤、文王分别因具有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称王,又分别崇尚黄、青、白、赤色,逐次相代,代火德者为水德。色尚黑。这就是五行相胜说。五种物质按其特性,一个战胜并取代另一个,其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自然的理性。不过,这样的自然理性虽然有其先后相代的历史顺序,但总不是历史理性的自身,而仅仅是一种比附,在本质上是没有根据的。但当其实,却十分流行。据《微博橙子.辅导》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方今水德之始。”第46页共46页
到了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之所以能战胜六国及其后覆亡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民为国家及君主之本、之命、之功,与民为敌,迟早必亡。这样的论述与《尚书》里的天命人心说道理相通,而论证则更为明确透彻。不过,贾谊在强调道德理性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五德终始的说法。初建汉制时倡议“色尚黄,数用五”。贾谊提出以土德代替秦之水德,不仅符合以土克水的五行相胜规则,而且也是与他反对秦之暴戾刻薄(水德)的思想相符合的。贾谊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天命人心说的传统,重视道德理性的建立,同时又努力使这种道德理性和五行相胜说的历史理性尽可能地结合起来。这是汉代学者第一次使二者结合的努力。以上概述了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学和哲学都相当发达的古希腊还不曾发生过。在古代西方,历史不曾被作为理性来思考。在西方,历史之被真正地当作理性来思考,那是从意大利学者维柯所著的《新科学》开始的,到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里,逻辑或理性本身也都变成历史的了。这样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结合,则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理性产生过程中所不曾出现的。(选编自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材料二:刘家和先生认为,“有相同,才能比其异同,有相异,才能比其同异”;“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辨同异,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因而,同异正是历史的比较研究赖以实现的前提。历史比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坚定不移地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归根结底,“同”与“异”两方面因素在比较对象中的客观存在,乃是史学比较的前提和基础。刘先生坚持历史比较的目的是探求历史的真相,这就不仅需要运用比较以求其真,而且要对进行比较的历史材料进行考证以求其真。这既是他探讨“同”与“异”客观真实性的坚实基础,又彰显出其求真的学术高度。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刘先生一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以“入地求索”的方式深入探索以求其事实之真,然后再以“上天揽月”的豪情进入到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以获得更为普遍性的认识。在刘先生的研究中,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层层深入,由个案的比较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1.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引《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注,目的是解说“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引发读者兴趣。B.五行相胜说只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比附,但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C.在西方,历史理性不曾与道德理性发生关联,而是以《新科学》为起点,与逻辑理性相结合。第46页共46页
D.借助已经考证求真的历史材料。运用建立在同异比较之上的方法论,便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武王为代表的周人重视“天命”而又有所怀疑;同时认识到,天命是不可靠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了解的。B.老子“小国寡民”,使人“复归于朴”的理想,意味着道家认为了维护道德理性,应使历史理性反向而行。C.按照五德相胜的说法,秦始皇认为周朝属火德,以秦代周。即以水克火,故秦制推崇黑色,提倡严刑峻法。D.无论在相同历史时期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寻求比较对象间的相似性都是进行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关于历史理性的思考的一项是(3分)A.予(明公)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尚书·大诰》)B.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韩非子·南面》)C.振长策而御宇内,存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D.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百子全书》)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刘家和先生如何进行比较史学研究。(6分)第46页共46页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文艺学和美学方面,恩格斯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的信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这封信通过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分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世界观)而表露出来,故称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框架中,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即世界观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一般认为,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艺术家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恩格斯所论之“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似乎淡化了世界观的决定性意义。如此,怎么去理解恩格斯的论断,实际上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旨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卢卡契对恩格斯的论断高度认同。他在1930年代就指出:“事实上存在着这等情况,即一种在政治上和社会上都很反动的世界观并不能阻碍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的产生,同时也有这等情况,即一个资产阶级作家恰恰由于他政治上的进步性而接受了某种程式,从而阻碍了他现实主义地塑造人物。”今天学习与研读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如果依然纠结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之间的孰优孰劣,显然容易陷入困境,我们不可能否认正确的世界观对优秀作品的创作之重要意义,也不可能否认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伟大胜利”的论断,不可能否认巴尔扎克现象的复杂性。恩格斯的论断实际上涉及到审美意义的构建性特征,即是说,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并不随创作的完成而完成,它处于一个未完成而且呈开放性的过程中。构建有两大制约要素,首先当然是艺术家的审美意图,另一要素则是接受者感悟到的审美意义。的确,巴尔扎克的审美意图是:作为政治上的正统派,他对注定要灭亡的贵族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其作品可以看作对上流社会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然而,恩格斯并不看重巴尔扎克的意图,他在作品中看出的是,巴尔扎克对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进行了空前尖刻、空前辛辣的嘲笑和讽刺。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如米希尔·克雷斯蒂安、尼雪龙老爹、于洛元帅等人物),毫不掩饰地赞赏,“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巴尔扎克将这些人物称为“能够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的政治家”。然而,恩格斯并不看重巴尔扎克的意图,他在作品中看出的是,巴尔扎克对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进行了空前尖刻、空前辛辣的嘲笑和讽刺。微博橙子辅导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如米希尔·克雷斯蒂安、微博橙子辅导),毫不掩饰地赞赏,“第46页共46页
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巴尔扎克将这些人物称为“能够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的政治家”。其实,这里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恩格斯所概括出来的审美意义,本质上是恩格斯所构建出来的意义,既非巴尔扎克本人创作意图中的意义,也不是当时一般人所悟出之意义。法国人腓力克思·达文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推崇备至,他看到的审美意义何在呢?达文在《巴尔扎克〈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序言》中说,巴尔扎克作品的“统一性就是世界本身,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因为他提出要从人的生活的各种场合来描写他;从各个角度来刻画他;在各种连贯的或不连贯的情况中抓住他,既不是完全善良的,也不是完全邪恶的,由于利益关系而与法律斗争,由于感情关系而同习俗作战,他是否合乎逻辑或伟大,全凭偶然。作者也提出要揭示那不断瓦解、不断重新组合的社会,这个社会是威胁人的,因为它本身就受到威胁;总之,把社会的成分一一重建,以获得社会的整体。”“人是细节,因为他是手段。在19世纪,地位的不同没有标志,法兰西贵族和法律代办人、艺术家与资产者、学生与军人表面上都有同样的外貌;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分得一清二楚,滑稽与悲剧的原因完全失落,个性消失,典型自行磨灭,人是一架机器,青年时期由感情驾驶,成熟时期由利益和欲望操纵。巴尔扎克的眼光只须不介意地一瞥就能在律师的办公室里、省城的深处或巴黎一间内室的围帐后面找到全世界所要求的戏剧,微博橙子辅导它好像冬天的蛇一样藏在最拐弯抹角的阴暗地方”。显然,达文看到的审美意义只是巴尔扎克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与出色描绘,完全没有恩格斯那种对时代与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其实达文也是与恩格斯同时代的人,但是,他的历史观还远远够不上恩格斯的高度,他也没有恩格斯的眼界,所以他能够感悟到的审美意义只局限在艺术文本的叙述本身,而恩格斯却跨越到了伟大时代的量变积累与质变爆发。恩格斯的审美意义构建告诉后人,精神领域,至少在文艺领域,作品投入社会之后,作者已经不能再主宰作品的意义发生,接受者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深刻的构建者,既要超越作者,也要超越其他的接受者,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摘编自《恩格斯的“现实主义伟大胜利”理论》)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恩格斯通过分析巴尔扎克的创作而揭示的文学现象,在文艺学和美学方面都极具价值。B.恩格斯提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但并没否认传统美学框架中世界观的决定性意义。C.关于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的复杂关系,恩格斯与卢卡契有相似看法。第46页共46页
D.第三段“巴尔扎克现象的复杂性”,指他的作品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人与社会之复杂关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恩格斯的论断革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观,因而获得卢卡契的高度认同。B.纠结作者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孰优孰劣,是源于他们虽然构建了审美意义却无法感知。C.恩格斯将巴尔扎克的审美意图与自己的审美感悟进行比较、综合,提出了新的论断。D.对巴尔扎克的作品,达文局限于文本的叙述,没能看到文本对认识文明发展的意义。3.作者主要从什么角度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价的?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家审美意图的决定性作用B.接受者对艺术审美意义的构建C.艺术作品审美意义具有开放性D.文艺学与美学需要有不断创新4.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4分)5.考试研究所解读《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华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自己却看到了宝玉对“死亡”和“爱”的深刻理解。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请根据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第46页共46页
网络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第46页共46页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恩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第46页共46页
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他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材料二:“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第46页共46页
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节选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B.“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导致了政治上的专制。C.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D.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C.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D.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必须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3分)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第46页共46页
4.简要分析材料一引用霍耐特话的作用。(4分)5.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重构现代“家”的意义?(6分)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第46页共46页
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第46页共46页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A.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B.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C.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打破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能有助于美术史家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关系。B.徽宗以古画易熙作,改变了《早春图》这类作品的创作状态,使其从“原物”变成了“实物”。C.“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存在于很多作品中,尤其存在于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D.正确认识“实物”与“原物”的区别,认识“历史物质性”,能更全面地认识探究艺术持续和变化的生命。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5.近日,“敦煌壁画艺术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巡展展出了30余幅根据敦煌石窟和榆林石窟的壁画用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而成的经典作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此次巡展中所能观赏到的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4分)第46页共46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引起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变化的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存环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第46页共46页
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材料三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这个物种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在城市中心,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投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除此以外,城市化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B.动植物和人类共同在城市生活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而地表硬化和热岛效应等对此造成了干扰。C.城市中的物种容易获取水源和食物,而且有人类的精心维护,所以在数量上往往比乡村更多。D.城市化可以引发生物快速进化,代价是多个物种的消失,或者一个物种的多个个体要牺牲。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第46页共46页
B.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増大。C.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D.城市地下家蚊更喜欢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血液,说明这一物种出现了进化。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三则材料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城市化的威胁,人类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放缓城市化进程,努力改善全球生态系统。B.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具有超乎想象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扭转观念,努力研究并采取办法不断激发这一潜能。C.部分物种对城市生活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通过监测变化的过程,可以揭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D.持续监测城市中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城市化实践。4.请简要说明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分)5.以上三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对你认识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有何启发?(4分)第46页共46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用专项练习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能不能向世界及时、准确展示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让世界更好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越来越必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和平崛起,挑战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多种动机围堵中国,把中国的种种举措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中国尚处在话语“失声”状态,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崛起的中国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话语,使得我们在国际交往中难以为自身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辩护,更难赢得“他者”的认同。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打破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消解污名与偏见,也有助于向世界及时传递和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展现大国担当;还有助于重新营造中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以减少在融入全球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摩擦与阻力。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宏观层面的国际交往水平,也有市场层面乃至公民个人层面的切实利好。比如,能够减少企业“走出去”时的沟通和信任成本,也能使中国公民在海外获得更多的尊重。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国际传播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国际传播规律,从以下维度,切实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正视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接受习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除了要让受众听得见,还要让受众听得懂。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文化的契合点,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46页共46页
主动设置议题。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狭隘的利益诉求,利用自身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频频设置议题,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压制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影响国际传播生态平衡。适应新的传播形势,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必须善于主动设置议题。议题设置得好,就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理性思考、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设置议题需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谋划,科学设置。创新传播策略。坚持精准传播是创新传播策略的重要方向。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和结合各国受众的文化生活、文化心理,在话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技巧、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策略创新,拉近与受众的心灵距离。此外,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国际上网络语言、新潮话语不断涌现的新变化,促进我们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各国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借助文化力量。文化品牌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文化品牌意识的增强,以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文化IP走上国际舞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的文化IP。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多元立体的地方特色文化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IP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持续推进文化IP内容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挖掘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正义等价值观的元素,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IP;运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影视、动漫、游戏及其衍生产品的文化IP全产业链,让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IP在全球文化市场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还是构建新的国家形象,都要尊重传播规律,讲究适度、得体;要注意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摘编自微博考试研究所《构建立体国际传播新格局》)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就可以减少在融入全球过程中遇到的摩擦与阻力。B.中国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在传播的内容、技术、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功。C.维护传播生态的平衡,坚持“自我”为主,是讲好中国故事、引发共鸣的前提。D.坚持精准传播,既要正视各国受众的文化差异,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互联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要赢得他国认同,必须找到一套与我们的崛起相匹配的话语来解释、说明中国自身的行为。B.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如果忽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势必造成传播隔阂,甚至产生误解。C.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这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传播中地位优势的重要性。第46页共46页
D.李子柒创作短视频传播中国美食文化,拥有超千万海外粉丝,这给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以有益启示。3.下列摘引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最能全面而准确地体现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B.“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C.“必须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D.“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答案】1D2.C3.C4.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接着作者详细分析了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具体分析了国际传播能力在现阶段的重要性。然后,作者写到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所做出的成绩,同时指明了从“正视文化差异”“主动设置议题”“创新传播策略”“借助文化力量”四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最后,作者提到在进行上述行动时,要尊重传播规律,讲究适度、得体。【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就可以减少”表达过于绝对,原文为“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有利于打破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消解污名与偏见,也有助于向世界及时传递和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展现大国担当;还有助于重新营造中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以减少在融入全球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摩擦与阻力”。可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非是“减少在融人全球过程中遇到的摩擦与阻力”的充分条件。第46页共46页
B.因果关系不对,从文中“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新格局,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可知,“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是因为“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而不是“尊重国际传播规律”。C.张冠李戴。根据文中“议题设置得好,就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理性思考、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可知,“议题设置得好”是讲好中国故事、引发共鸣的前提。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C.“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传播中地位优势的重要性”错误,应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传播中方法优势的重要性”。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要观点的分析能力。本文主要观点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建设。A.主要说的是话语体系的建立的重要性,并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B.只说明了“主动设置议题”这一方面的重要性,不全面。C.说明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建设。符合题意。D.说明的是中国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不涉及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46页共46页
本文共分八段。第一段提出问题,指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当今时期中国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第二段则是具体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和平崛起,挑战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多种动机围堵中国,把中国的种种举措污名化,甚至妖魔化”,指出在党庆国际形势下要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第三段则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所做出的成绩,同时指出下一步应在哪些方面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第四到七段则是对第三段的具体论述,分别从“正视文化差异”“主动设置议题”“创新传播策略”“借助文化力量”四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如何来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第八段则是一个补充,指出在采取上述方法的同时要尊重传播规律,讲究适度、得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说文解字》:“理,治玉也。”段玉裁注云:“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理字本意为治玉,而治玉必依玉本身之条理,故条理亦为理。引而申之,理作为动词之意为对于事物之治理,而作为名词之意则为事物本身之条理。理性或道理,皆实际就主、客观两方面而言之。现在常说的历史理性,实际也就包括历史(作为客观过程)的理性和史学(作为研究过程)的理性,简易言之,就是对历史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和对历史研究过程的所以然或道理的探究。从大量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殷人敬信鬼神,以为鬼神能主宰人的命运。据《尚书》记载,殷纣说过:“我生不有命在天。”殷纣以为他的王权来自天命,天命决定历史,其中没有任何理性可言。后来,周取代了殷,殷人赖以自恃的“天命”转移到了周人手中。而据《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代纣胜利以后,忧虑得夜晚连觉都睡不着,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武王深感不安的是,天命是如何转移的呢?它已经从殷人手中转移到周,但是会不会再发生转移,使自己由得而失呢?天命或王朝历史命运的转移,原来是既存在而又不可靠的。武王早在伐纣时还说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武王发现了一个道理:天命的背后原来就是人心,天命的变迁原来就是人心向背的转移。这是周人对于历史发展自身的理路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理性发现的开端。第46页共46页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除儒家基本仍守周公的理念外,道家、法家都不再相信天命,也不再相信人心。《老子》以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古往今来,人事变化,根本没有以天或圣人为代表的道德理性在起作用。“大道成,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知识的产生与进步是引起大伪的前题,这种“智”的进步,导致了道德本身的退步。于是,人之智日进,而人之德日退;历史进程既然与人之智俱进,那么历史进程就必然成为道德倒退之过程。于是,历史理性便与道德理性形成为一种反比的函数关系。法家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道德的状况呈每况愈下的趋势,所以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的方向互相矛盾。韩非同时认为,历史不可能倒退,时代已非竞于道德的古代,就必须改变古代的办法,如果还是走顺从民心的老路,那么就会促成奸邪横行。知道治国之道的明君,虽然违背民心也能作好自己的统治。这样就直接地提出了与天命人心说相对立的统治理论。当然,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稍后于孟子、商鞅的邹衍则认为,黄帝、禹、汤、文王分别因具有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称王,又分别崇尚黄、青、白、赤色,逐次相代,代火德者为水德。色尚黑。这就是五行相胜说。五种物质按其特性,一个战胜并取代另一个,其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自然的理性。不过,这样的自然理性虽然有其先后相代的历史顺序,但总不是历史理性的自身,而仅仅是一种比附,在本质上是没有根据的。但当其实,却十分流行。据《微博橙子.辅导》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方今水德之始。”到了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之所以能战胜六国及其后覆亡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民为国家及君主之本、之命、之功,与民为敌,迟早必亡。这样的论述与《尚书》里的天命人心说道理相通,而论证则更为明确透彻。不过,贾谊在强调道德理性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五德终始的说法。初建汉制时倡议“色尚黄,数用五”。贾谊提出以土德代替秦之水德,不仅符合以土克水的五行相胜规则,而且也是与他反对秦之暴戾刻薄(水德)的思想相符合的。贾谊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天命人心说的传统,重视道德理性的建立,同时又努力使这种道德理性和五行相胜说的历史理性尽可能地结合起来。这是汉代学者第一次使二者结合的努力。以上概述了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情况在历史学和哲学都相当发达的古希腊还不曾发生过。在古代西方,历史不曾被作为理性来思考。在西方,历史之被真正地当作理性来思考,那是从意大利学者维柯所著的《新科学》开始的,到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里,逻辑或理性本身也都变成历史的了。这样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结合,则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理性产生过程中所不曾出现的。(选编自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第46页共46页
材料二:刘家和先生认为,“有相同,才能比其异同,有相异,才能比其同异”;“比较研究的基本功能在于辨同异,从异中见同,从同中见异。”因而,同异正是历史的比较研究赖以实现的前提。历史比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坚定不移地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归根结底,“同”与“异”两方面因素在比较对象中的客观存在,乃是史学比较的前提和基础。刘先生坚持历史比较的目的是探求历史的真相,这就不仅需要运用比较以求其真,而且要对进行比较的历史材料进行考证以求其真。这既是他探讨“同”与“异”客观真实性的坚实基础,又彰显出其求真的学术高度。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刘先生一贯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以“入地求索”的方式深入探索以求其事实之真,然后再以“上天揽月”的豪情进入到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以获得更为普遍性的认识。在刘先生的研究中,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层层深入,由个案的比较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1.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引《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注,目的是解说“理”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蕴,引发读者兴趣。B.五行相胜说只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比附,但在当时及后世很长时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C.在西方,历史理性不曾与道德理性发生关联,而是以《新科学》为起点,与逻辑理性相结合。D.借助已经考证求真的历史材料。运用建立在同异比较之上的方法论,便能探求到历史的真相。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武王为代表的周人重视“天命”而又有所怀疑;同时认识到,天命是不可靠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了解的。B.老子“小国寡民”,使人“复归于朴”的理想,意味着道家认为了维护道德理性,应使历史理性反向而行。C.按照五德相胜的说法,秦始皇认为周朝属火德,以秦代周。即以水克火,故秦制推崇黑色,提倡严刑峻法。D.无论在相同历史时期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寻求比较对象间的相似性都是进行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关于历史理性的思考的一项是(3分)A.予(明公)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尚书·大诰》)第46页共46页
B.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韩非子·南面》)C.振长策而御宇内,存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D.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百子全书》)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刘家和先生如何进行比较史学研究。(6分)1.A2.D3.A4.行为脉络为总分总,先说明什么是历史理性,再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说明它的起源(周武王时期产生“天命人心说,即道德理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遵循武王理念,相信天命人心的道德理性,法家与道家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又有很大的不同,道家主张归真返朴,回到上古时代;而法家则主张向前看。在法家看来,历史理性虽然与道德理性背离,但是历史理性还是必须服从的;后来又出现自然理性,即五行(德)相胜说)、形成(汉代,把道德理性、自然理性等兼容在一起统一为历史理性),最后再总结历史理性在中国古代的产生过程,说明了历史理性在产生过程中与道德理性及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以时间为顺序,线索清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5.(1)确定历史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辨同异;(2)将历史比较的研究与历史的真实过程结合起来;(3)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实事求是(4)不孤立研究,追求联系、普遍性的认识,层层深入,由特殊上升为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文艺学和美学方面,恩格斯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的信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这封信通过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分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世界观)而表露出来,故称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第46页共46页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框架中,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即世界观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一般认为,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艺术家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恩格斯所论之“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似乎淡化了世界观的决定性意义。如此,怎么去理解恩格斯的论断,实际上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旨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卢卡契对恩格斯的论断高度认同。他在1930年代就指出:“事实上存在着这等情况,即一种在政治上和社会上都很反动的世界观并不能阻碍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的产生,同时也有这等情况,即一个资产阶级作家恰恰由于他政治上的进步性而接受了某种程式,从而阻碍了他现实主义地塑造人物。”今天学习与研读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如果依然纠结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之间的孰优孰劣,显然容易陷入困境,我们不可能否认正确的世界观对优秀作品的创作之重要意义,也不可能否认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伟大胜利”的论断,不可能否认巴尔扎克现象的复杂性。恩格斯的论断实际上涉及到审美意义的构建性特征,即是说,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并不随创作的完成而完成,它处于一个未完成而且呈开放性的过程中。构建有两大制约要素,首先当然是艺术家的审美意图,另一要素则是接受者感悟到的审美意义。的确,巴尔扎克的审美意图是:作为政治上的正统派,他对注定要灭亡的贵族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其作品可以看作对上流社会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然而,恩格斯并不看重巴尔扎克的意图,他在作品中看出的是,巴尔扎克对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进行了空前尖刻、空前辛辣的嘲笑和讽刺。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如米希尔·克雷斯蒂安、尼雪龙老爹、于洛元帅等人物),毫不掩饰地赞赏,“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巴尔扎克将这些人物称为“能够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的政治家”。然而,恩格斯并不看重巴尔扎克的意图,他在作品中看出的是,巴尔扎克对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进行了空前尖刻、空前辛辣的嘲笑和讽刺。微博橙子辅导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如米希尔·克雷斯蒂安、微博橙子辅导),毫不掩饰地赞赏,“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巴尔扎克将这些人物称为“能够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的政治家”。其实,这里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恩格斯所概括出来的审美意义,本质上是恩格斯所构建出来的意义,既非巴尔扎克本人创作意图中的意义,也不是当时一般人所悟出之意义。法国人腓力克思·达文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推崇备至,他看到的审美意义何在呢?达文在《巴尔扎克〈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序言》中说,巴尔扎克作品的“第46页共46页
统一性就是世界本身,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因为他提出要从人的生活的各种场合来描写他;从各个角度来刻画他;在各种连贯的或不连贯的情况中抓住他,既不是完全善良的,也不是完全邪恶的,由于利益关系而与法律斗争,由于感情关系而同习俗作战,他是否合乎逻辑或伟大,全凭偶然。作者也提出要揭示那不断瓦解、不断重新组合的社会,这个社会是威胁人的,因为它本身就受到威胁;总之,把社会的成分一一重建,以获得社会的整体。”“人是细节,因为他是手段。在19世纪,地位的不同没有标志,法兰西贵族和法律代办人、艺术家与资产者、学生与军人表面上都有同样的外貌;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分得一清二楚,滑稽与悲剧的原因完全失落,个性消失,典型自行磨灭,人是一架机器,青年时期由感情驾驶,成熟时期由利益和欲望操纵。巴尔扎克的眼光只须不介意地一瞥就能在律师的办公室里、省城的深处或巴黎一间内室的围帐后面找到全世界所要求的戏剧,微博橙子辅导它好像冬天的蛇一样藏在最拐弯抹角的阴暗地方”。显然,达文看到的审美意义只是巴尔扎克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与出色描绘,完全没有恩格斯那种对时代与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其实达文也是与恩格斯同时代的人,但是,他的历史观还远远够不上恩格斯的高度,他也没有恩格斯的眼界,所以他能够感悟到的审美意义只局限在艺术文本的叙述本身,而恩格斯却跨越到了伟大时代的量变积累与质变爆发。恩格斯的审美意义构建告诉后人,精神领域,至少在文艺领域,作品投入社会之后,作者已经不能再主宰作品的意义发生,接受者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深刻的构建者,既要超越作者,也要超越其他的接受者,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摘编自《恩格斯的“现实主义伟大胜利”理论》)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恩格斯通过分析巴尔扎克的创作而揭示的文学现象,在文艺学和美学方面都极具价值。B.恩格斯提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但并没否认传统美学框架中世界观的决定性意义。C.关于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的复杂关系,恩格斯与卢卡契有相似看法。D.第三段“巴尔扎克现象的复杂性”,指他的作品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人与社会之复杂关系。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恩格斯的论断革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观,因而获得卢卡契的高度认同。B.纠结作者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孰优孰劣,是源于他们虽然构建了审美意义却无法感知。C.恩格斯将巴尔扎克的审美意图与自己的审美感悟进行比较、综合,提出了新的论断。第46页共46页
D.对巴尔扎克的作品,达文局限于文本的叙述,没能看到文本对认识文明发展的意义。3.作者主要从什么角度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价的?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家审美意图的决定性作用B.接受者对艺术审美意义的构建C.艺术作品审美意义具有开放性D.文艺学与美学需要有不断创新4.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4分)5.考试研究所解读《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华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自己却看到了宝玉对“死亡”和“爱”的深刻理解。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请根据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1.(3分)D【解析】“巴尔扎克现象的复杂性”说法不妥,不仅仅指他作品的复杂性,也包括他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冲突等。2.(3分)D【解析】A.恩格斯不是要革新观点,只是发现了现象;卢卡契也不是因此才赞同。B.纠结的原因是没看到审美构建的角度问题。C.“比较、综合”说法不妥,恩格斯并未重视作者的审美意图。3.(3分)B4.(4分)整体按层进式结构行文:①首先由恩格斯的论断引出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之间冲突的问题。②接着通过对巴尔扎克的审美意图与恩格斯、达文看到审美意义的比较,指明恩格斯的论断是他自己构建出来的。③最后高度评价了恩格斯的艺术审美构建,指出接受者的艺术构建有巨大意义。(每点1分,共4分)第46页共46页
5.(6分)①艺术家创作的完成不等于审美意义的完成,接受者的审美构建非常重要;②接受者对审美意义的建构具有开放性、多元性;③接受者的世界观对艺术审美意义的构建有重要影响。网络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第46页共46页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1.【答案】C【解析】A项主客倒置。原文是“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以推出应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和规范,而不是网络。B项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理解片面和绝对化。原文是“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可知等效意识指的是对网络主体线上和线下的行为的实际影响要等同对待。2.【答案】B【解析】于文无据。原文并未将两者比较。3.【答案】D【解析】原文主要观点是应对青少年进行引导,而且制定必要的网络规范。A.强调了网络立法和惩治的必要性;B.强调网络行为要有网络基准意识等文明观念意识来引导;C.强调了“五不”的底线要求的重要性。以上三选项只是原文中的一项内容,均不能代表文中整体观点。4.【答案】①整体上采用层进结构,局部采用并列式结构。(2分)②先指出网络空间是新型社会空间,但绝不是法外之地。继而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接着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五不”等否定性的角度提出网络中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和从“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等方面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2分)5.【答案】①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1分)②首先网络空间虽是新型社会空间,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位青年没有树立正确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1分)③第46页共46页
其次从网络底线要求来看他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1分)④最后建议他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恩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他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第46页共46页
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材料二:“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第46页共46页
(节选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B.“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导致了政治上的专制。C.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D.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C.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D.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必须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3分)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4.简要分析材料一引用霍耐特话的作用。(4分)5.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重构现代“家”的意义?(6分)以“己”第46页共46页
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1.B(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颠倒了因果关系。原文“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C.“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理解错误。据原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可知,原文中“家”是指“价值观念”之下,选项中扩大了范围;后半句是“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D.“20世纪初以来,……‘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理解错误。原文:“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原文运用了“即使”,表示假设,而且“家”是“重建”这些思想的依据,逻辑混乱。)2.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理解错误。原文:“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家”是在“生存论上”“‘修齐治平’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而不是“难以进入公共领域”。)3.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论述的是“家”与“国”第46页共46页
的同构性关系。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意思是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担当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要在心中融会贯通。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意思是在社会上尽力尽责,才不愧是我的儿子。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意思是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不可忘本。这句话是说人不能忘本,不是说家国同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4.(1)第一处,揭示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思想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存在盲区,证明“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的观点;第二处,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家”具有政治—道德意义,并得出“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的结论。(3分)(2)引用西方名家的观点,指出西方自由主义者观点的错误,有针对性;用以推断出自己的结论,有说服力。(1分)(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及引用论证作用的能力。)5.材料一强调“家”的教化作用,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1分)材料二则强调“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是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1分)《乡土中国》则是揭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关系向外渐次淡薄的“差序格局”。(1分)构建相互尊重的家庭成员的关系;(1分)充分发挥“家”的教育作用,培养有德性之人,把以己为中心的“私”变成以“己”及人的爱,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家庭关系;(1分)认识“家”作为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港湾的意义,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体现其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1分)(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第46页共46页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第46页共46页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A.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B.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C.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打破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能有助于美术史家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关系。B.徽宗以古画易熙作,改变了《早春图》这类作品的创作状态,使其从“原物”变成了“实物”。C.“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存在于很多作品中,尤其存在于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D.正确认识“实物”与“原物”的区别,认识“历史物质性”,能更全面地认识探究艺术持续和变化的生命。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5.近日,“敦煌壁画艺术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巡展展出了30余幅根据敦煌石窟和榆林石窟的壁画用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而成的经典作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此次巡展中所能观赏到的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4分)1.B(A第46页共46页
项,“真实性值得怀疑”错误。艺术品有实物和原物之分,文章第一段说“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是指“原物”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的原始状态,而非艺术品有“真实”与“虚假”的区别。C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始状态已不可考”于文中无据。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并没有提到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D项,“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也就是说经历各种转换和变化的艺术品有了另一种生命,但并未提及这种生命比原初状态“更有价值”。)2.D(D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作者并没有认为“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且艺术品本来的环境、组合等是无法还原的,因为其在流传、收藏和陈列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即另一种有生命价值的东西。)3.D4.①文章首先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原物的倾向,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在实物中去发现美术的“历史物质性”。②继而以郭熙《早春图》为例,多角度阐明实物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论证自己的观点。③最后强调这样变化的艺术品并非少数,即使外表没有变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5.敦煌壁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品。而我们现在所见的展览艺术品,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高科技技术的使用以及观赏方式和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由“原物”成为了“实物”进而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展品。我们需要在重构二者的历史关系中去认识它们,它们依然具有非常高了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①非原物而是实物②因时间空间等的变化而产生“历史物质性”转变③重构二者关系,具有研究观赏价值。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第46页共46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引起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变化的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存环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第46页共46页
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材料三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这个物种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在城市中心,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投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除此以外,城市化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B.动植物和人类共同在城市生活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而地表硬化和热岛效应等对此造成了干扰。C.城市中的物种容易获取水源和食物,而且有人类的精心维护,所以在数量上往往比乡村更多。D.城市化可以引发生物快速进化,代价是多个物种的消失,或者一个物种的多个个体要牺牲。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第46页共46页
B.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増大。C.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D.城市地下家蚊更喜欢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血液,说明这一物种出现了进化。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三则材料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城市化的威胁,人类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放缓城市化进程,努力改善全球生态系统。B.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具有超乎想象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扭转观念,努力研究并采取办法不断激发这一潜能。C.部分物种对城市生活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通过监测变化的过程,可以揭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D.持续监测城市中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城市化实践。4.请简要说明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分)5.以上三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对你认识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有何启发?(4分)【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每则材料的观点,然后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A.“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错误。由材料一原文“第46页共46页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可知,原文说的是“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这些”指的是“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而不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B.“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而地表硬化和热岛效应等对此造成了干扰”错误。由材料一原文“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可知,原文说的是地表硬化和热岛效应等对“生物的生存”是一大干扰,并没有说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干扰。C.“所以在数量上往往比乡村更多”错误。由材料二原文“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可知,原文说的是“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而不是“在数量上”往往比乡村更多。故选:D。(2)B.“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错误。由材料三原文“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可知,是“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逐渐淘汰咬合力弱的蝙蝠”,并不是“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3)材料三第一段讲的是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第二段举例说明了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第三段讲的是人类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研究,所以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讲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城市化实践。故选:D。(4)由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第46页共46页
可知,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材料二“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可知,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由材料三“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这个物种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和“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可知,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5)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可见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材料一讲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所以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答案:(1)D(2)B(3)D(4)观点:①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5)启发:①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②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第46页共46页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第46页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