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2022人教版新高考历史(江苏版)一轮复习作业: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优化提升(附解析)
ID:49373 2021-10-08 10页1111 31.26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专题综合检测(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1·广东佛山一模)1945年11月4日,美国总统顾问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被人们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反映了(  )A.苏联在二战的贡献影响大B.英美的遏制政策失败C.美苏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D.冷战遭到美国人反对解析:选A。艾奇逊含沙射影攻击苏联,被人们嘘下了台,“铁幕”演说遭到群众抗议示威,说明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反映了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影响大,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2.约翰·L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  )A.美、苏两国对冷战的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B.冷战实际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C.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解析:选D。材料“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可知,该学者认为斯大林的这种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故选D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斯大林的责任,而没有体现美国的责任,排除A项;据材料“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还包括安全利益的考虑,排除B项;由材料“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可见,安全利益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3.(2021·四川宜宾模拟)1949年,杜鲁门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援助落后地 区经济开发计划》。为此,20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一些非洲国家对资金技术的需求,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多领域的援助。美国此举(  )A.扩大了马歇尔计划的范围B.削弱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影响力C.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将美苏争霸的重心转移到非洲解析:选B。根据“美国利用一些非洲国家对资金技术的需求,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多领域的援助”并结合非洲历史上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可知,美国此举削弱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影响力,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对欧洲的经济援助,没有扩展到非洲,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形成于1961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美苏争霸的重心一直在欧洲和亚洲,没有转移到非洲,排除D项。4.(2021·湖北十堰调研)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摧毁对方。”这说明冷战(  )A.利于遏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B.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维系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D.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解析:选B。据材料“战略均势和相互威慑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可知,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故B项正确。美苏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均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冷战威胁世界和平,亚洲甚至出现局部“热战”,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5.(2020·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模拟)1957年苏联《真理报》称:“人造地球卫星将打开星际旅行之门,很显然,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 他们使人类之梦想成真。”当年苏联先于美国发射人造卫星。这说明(  )A.苏联国家制度适应时代发展B.改革使苏联经济追赶上美国C.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学技术D.社会主义阵营实力不断提升解析:选C。1957年属于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先于美国发射卫星,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维护其国家利益,这说明国家利益之争影响科学技术,故选C项。6.(2020·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  )A.美苏两国争霸斗争激烈B.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C.联合国失去了公平正义D.联合国成为美苏斗争的舞台解析:选D。由题干中联合国否决权“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可知,美苏冷战过程中在各个领域展开争夺,联合国成为美苏争霸世界的舞台,故选D项。7.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折射出(  )第一次1948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组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锁第二次1958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撤销通牒第三次1961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林墙A.英法利益与美国完全一致B.德国分裂源于意识形态分歧 C.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阻碍D.美苏在争夺中始终保持克制解析:选D。材料提及柏林危机中封锁、通牒、会议协商、筑柏林墙等手段,这表明美苏在对抗中仍实行克制,故D项正确。英法与美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德国分裂源于美苏之间的利益争夺,不是意识形态的分歧,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美苏冷战,而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故C项错误。8.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其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多极化趋势出现C.关贸总协定签署D.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B。尼克松执政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关系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B项。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在20世纪40年代,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排除D项。9.(2020·福建漳州、南平二模)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促使法国退出北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推动中法建交;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这一系列政策(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C.导致美苏两极格局的崩溃D.促进不结盟非集团化的发展解析:选A。题目列举的法国的做法有利于法国外交上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其国际地位,同时也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矛盾分化,这些都会冲击两极格局,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项。影响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实力, 不是外交政策,排除B项;直接导致两极格局崩溃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排除C项;不结盟非集团化是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与法国无关,排除D项。10.1960年,法国宣布收回空军指挥权;1963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系统。法国的上述做法反映出(  )A.欧洲一体化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B.欧洲政治局势由缓和趋于紧张C.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D.冷战时代的强权政治受到挑战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挑战美国控制的北约军事一体化,改善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上述做法反映出法国谋求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冷战时代的美国强权政治受到挑战,故选D项。11.二战后,某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同时,一位国家领导人强调:“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它们的手里。和平、中立与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据此判断,与这些语境相关的是(  )A.1954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B.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C.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形成D.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非集团和不结盟、和平、中立与发展,这主要和不结盟运动有关,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B项。万隆会议的主题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排除A项;欧共体属于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排除C项;亚太经合组织属于政府间具有论坛性质的机构,排除D项。12.(2021·福建厦门期末)下表反映出(  )时间事件 1967年东盟成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1975年美国势力退出越南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建交A.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C.第三世界联合斗争成果显著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解析:选A。1967—1979年间,东盟目标是维护并加强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美国势力退出越南”表明越南统一,“中美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这都说明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故A项正确。13.(2020·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019年12月4日,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的峰会在伦敦闭幕。峰会虽达成一份申明,再次强调团结与力量,但难掩成员国尤其跨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分歧。为此,美国智库外交学会的斯图尔特·帕特里克评价道:“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人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这说明(  )A.西方国家已经陷入分裂B.北约组织的土崩瓦解C.美国已成欧盟战略对手D.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D。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反映出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势力在不断角逐,故选D项。北约并不能代表所有西方国家,排除A项;北约组织成员国之间有分歧,但是并没有瓦解,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没有涉及欧盟,排除C项。14.(2021·河南六市重点高中联合检测)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折射出 (  )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解析:选B。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出现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普遍愿望,故选B项。当今世界结盟仍是国家关系的主流,美、英、法等大国仍是结盟国家,排除A项;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霸权主义,但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没有被抛弃,排除C项;材料中的愿望是“一超多强”局面加强的结果,而不是削弱的结果,排除D项。15.(2021·重庆高三上学期期末)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浪潮中,亚非拉地区诞生了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等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将大约30个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  )A.新兴力量重塑着战后世界秩序B.区域经济集团的影响扩大C.发展问题是战后世界的首要问题D.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南北差距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新兴民族国家”到“新兴经济体”的变化可知,新兴力量重塑着战后世界秩序,故选A项。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与材料主体“新兴民族国家”“新兴经济体”不符,排除B项;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与材料主体“新兴民族国家”“新兴经济体”不符,排除C项;南北差距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与材料主体“新 兴民族国家”“新兴经济体”不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49年4月1日,根据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保证文艺作品的出版,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第二,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贸易代表处、塔斯社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穷状况的纪实著作。第三,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第四,苏联作家出版社准备出版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冷战》等。第五,准备再版如下书籍:《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另外,“美国之音”等境外广播电台针对苏联的“恶毒”宣传报道,引起了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高度重视。1949年6月28日,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1949年生产11万台,1950年要生产40万台,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赵玉明《文化冷战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文化冷战”的特点。(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文化冷战”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中“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安排与部署”“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来揭露美国生活方式”“苏联作家协会拟定了加强反美宣传的草案”“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等信息从政治动员、宣传形式多样、目的性强、软较量等角度进行总结。(2)从意识形态及文化层面的对抗及对冷战的加剧和美苏的对抗方面总结。 答案:(1)特点:政治动员;宣传形式多样;目的性强;利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手段;软较量和软竞争;等等。(2)影响:固化了意识形态及文化层面的对抗;加剧了冷战;增加了苏联与美国间民众的敌对情绪。(言之有理亦可)17.(2021·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日本的战略学界常常将当前的“特朗普冲击”与48年前的“尼克松冲击”相比拟。尼克松上台后在亚洲实施“战略收缩”,减少地区介入,要求盟国分担责任,同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政策,改善对华关系。1971年7月美国宣布尼克松总统将在“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华,而事前对日本秘而不宣。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和黄金挂钩。日元汇率从1971年的1美元兑310多日元升至1973年的1美元兑280日元左右,升值约12%,使日本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急剧缩水。两次“尼克松冲击”构成的“震惊世界的政策调整之举”,在外交、经济领域对日本造成巨大冲击。而“特朗普冲击”是在日本陷入国势衰退期的不利背景下出现的。在平成时代开启的1989年,日本的GDP占世界的15%,而30年后的今天已降至6%。“特朗普冲击”是在冷战结束近30年、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之量级自然是“尼克松冲击”所无法比拟的。日本的经济触角早已深入昔日东方阵营之中,与有关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联系、相互依存远非48年前所能比。——摘编自杨伯江《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国际战略视角下两场“冲击”的历史比较与日本因应路径分析》从材料中提出一个关于美国对日冲击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结合材料可从日本受尼克松冲击或是受特朗普冲击两个角度确定论题,例如日本深受尼克松冲击的影响,或日本深受特朗普冲击的影响。结合20世纪70 年代,尼克松政府的政策,以及当时世界两极格局发展形势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说明尼克松冲击对日本的影响这一论题。或是结合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论证特朗普冲击对日本的影响。答案:示例论题:日本深受尼克松冲击的影响。论述:尼克松冲击之际,美苏争霸。美国处于战略劣势,美国经济处于“滞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本经过二战后的迅速发展,经济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时期尼克松冲击对日本影响是多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在于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收缩,为日本在亚太地区提供了机遇;消极方面,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美元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影响经济发展;尼克松访华,不提前告知日本,影响日本对华关系调整。总之,尼克松冲击对日本的影响是利弊兼存,日本因为国家处于上升时期,能够较好应对。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具体步骤与技巧复习指南(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4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1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总复习专题26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检测(有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