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合格性考试专题复习:必修一 基础练习题100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新高考历史合格性考试专题复习:必修一基础练习题100题一、单选题1.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中央集权制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建立中央集权制②实行分封制③确立礼制④首创王位世袭制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一称谓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直接关系A.西周的分封制B.西周的宗法制C.秦朝的郡县制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4.右图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与它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内外服制5.有史学家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文中的“制度”包括①内外服制度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礼乐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三公九卿D.首推郡县7.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8.秦朝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世袭统治权B.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9.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中朝②设置节度使③实行推恩令④撤销王国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④10.在地方设置官职,分别掌管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兵权等,这是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C.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1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作用是A.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B.中央机构更加完备C.贵族势力受到削弱D.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12.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第36页共36页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D.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1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②皇权更加巩固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B.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C.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D.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15.古希腊有三个里程碑式的改革,分别代表着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确立和顶峰,它们分别是A.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B.伯利克里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D.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16.一个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17.罗马共和制的主要组成机构是①执政官②元老院③五百人议事会④公民大会⑤民众法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18.《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A.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19.17世纪初,英国普遍的宪法权利主要源自A.斯图亚特王朝赋予议会的权力B.广大人民赋予议会的权力C.大宪章规定贵族的权利D.国王赋予议会的权力20.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C.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目的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21.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趋势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22.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派的呼声日益高涨B.工业革命的深入进展C.英国国王权力较大D.议会内部斗争激烈23.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第36页共36页
①首相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②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③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是①防止专制独裁,体现民主②用和平方式解决内部矛盾③对其他国家的宪政具有示范意义④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独立后的美国,邦联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联盟松散、州权过大②国家没有元首③中央政府软弱无能④联邦制不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侵略C.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关系到美利坚民族的命运27.美国的两党制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B.美国实行政党分赃制C.美国的两党联合执政D.美国对两党制进行了改革28.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能连选连任,有任期限制B.享有行政权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29.造成德意志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B.军队在社会上的影响深远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旧传统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30.欧美各国先后颁布了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权利法案》②1787年宪法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④德意志帝国宪法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3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继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第36页共36页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D.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33.以下是列强近代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④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口岸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34.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正式对峙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洪秀全称“天王”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35.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西方民主制度对中国农民的影响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C.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D.是太平天国的军事纲领36.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它提出了A.保护小农经济的主张B.实现产品公有的设想C.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实行平均分配的政策37.“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属同一条约的是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38.如图是1898年法国《小日报》刊登的漫画,它反映的是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变化D.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39.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夺取资本输出场所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变中国为其殖民地D.推翻清政府统治40.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列对这一口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严重B.触及了救亡主题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朴素爱国思想41.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42.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兴中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43.孙中山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府,是因为第36页共36页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而建立的②革命派在政权内占多数③政府颁布了反封建的法律措施④政府不向帝国主义妥协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4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显著特征在于赋予参议院以广泛的权力。政府的许多事务都需要参议院行使“同意权”后才能生效。由此可见,这一规定A.一定程度违背了分权制衡原则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建立C.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D.保障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45.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6.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阶级因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弊端的日益暴露C.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研究D.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阶级的觉醒47.“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上述材料中的《宣言》指的是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8.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的是A.标志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C.标志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变成科学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9.俄国十月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A.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得到了英、法等协约国的支持5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C.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51.保障民主和自由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是①人民代表大会②政治协商制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多党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52.“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集中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各级政协停止活动C.民主党派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D.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第36页共36页
53.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是在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4.“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①)问题提出来的,但最先在解决(②)问题上得到落实。“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A.①香港②澳门B.①香港②台湾C.①台湾②香港D.①澳门②台湾5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这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56.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里的“它”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求同存异”的方针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7.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5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美关系的缓和D.中日邦交的正常化59.为庆祝建国70周年,某中学举行“新中国光辉历程”知识展览。下列展出的重大成就,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召开一届人大③开国大典④香港回归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60.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初期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2001年,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经济互助委员会62.“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计划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3.如图是有关二战后欧洲形势的漫画《一个欧洲,两个市场》。此漫画所反映的欧洲形势第36页共36页
A.结束于法德和解B.推动德国走向统一C.促使美国援助欧洲D.是美苏冷战的结果64.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A.修筑柏林墙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美苏合作主宰世界65.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洲大国借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崛起,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该学者意在强调欧洲一体化A.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B.是欧洲各国共贏的一体化C.增强了欧洲的凝聚力D.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6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A.美苏关系缓和B.多个力量中心C.两大阵营瓦解D.一超多强局面出现67.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有()①欧共体的形成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中国的振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8.在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下,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雅尔塔体制B.欧洲联盟C.不结盟运动D.亚非会议6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美国“9·11”事件②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70.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71.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D.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36页共36页
二、材料分析题72.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记事本末》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7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第36页共36页
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民法大全》(1)材料一中图一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表示哪些人会被排除在公民大会之外?结合材料一图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2)材料二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7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8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十二铜表法》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民法大全》材料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充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人权宣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5表是怎样处理私有财产的?“第8表”中的自由人与奴隶的社会地位有何不同?(2)材料二反映了古罗马什么社会现象?(3)指出《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在罗马法形成过程中各自的历史地位。(4)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的影响。第36页共36页
7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人民版《历史》(必须第一册)(1)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政体?请写出为该政体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名称。(2)回答材料二中所指的“三项大权”分属哪三个机构?体现美国联邦宪法的政治原则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位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76.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三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钱乘旦《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第36页共36页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指出其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的关系7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某运动传单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某运动口号请回答:(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一事件的性质。(3)这场运动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什么阶段?7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第36页共36页
材料二(1)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三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保农夫工人之解放。——中国国民党“一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大”提出的中共奋斗目标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党在当时的革命对象和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意义?(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国民党的主张有哪些是一致的?这些主张的一致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什么实际意义?7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6页共36页
(1)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2)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80.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现代中国人努力追求建立民主与法制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实现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实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建设法治化国家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取得哪些成就?“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给我们哪些深刻教训?③新时期,我国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指出这一时期在立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④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81.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请回答:第36页共36页
(1)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最终达成了哪一地区的和平协议?(3)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请问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你认为亚非会议与会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4)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据此回答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82.“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今的世界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1)材料一中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60、7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3)指出材料二中“权力”转移扩散的趋向。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第36页共36页
历史合格性考试必修一基础练习百题参考答案第36页共36页1.C2.B3.A4.A5.C6.A7.B8.D9.B10.B11.D12.C13.D14.A15.D16.C17.B18.C19.C20.C21.D22.B23.B24.C25.A26.B27.A28.A29.C30.A31.A32.D33.C34.D35.B36.C37.B38.A39.B40.C41.B42.D43.B44.A45.B46.D47.C48.D49.B50.C51.B52.A53.D54.C55.B56.A57.A58.C59.D60.A61.A62.A63.D64.B65.B66.B67.A68.C69.B70.C71.A72.(1)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负责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主要职能:跪受笔录,上呈下达73.(1)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实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2)奴隶主阶级。74.(1)处理:以遗嘱或对家属指定监护人处分财产合法;不同:自由人比奴隶的社会地位要高些;(2)现象: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参与公共事务;(3)地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4)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奴隶制度,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罗马法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75.(1)政体: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2)机构: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最高法院;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家:孟德斯鸠。76.(1)直接民主;主权在民;权力制约。(2)①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②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③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关系: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77.(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3)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78.(1)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但忽视中国社会性质,所提目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2)革命对象:由资产阶级转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目标:由实现社会主义变为统一中国,创建民主共和国历史意义:为中国人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1)一致:打倒军阀与帝国主义,维护工农权益;意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79.(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80.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成就:通过《共同纲领》或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等③成就: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民主与法制必须有机结合81.(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日内瓦国际会议;印度支那(3)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同:历史命运(4)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家实力82.(1)形成:华约的成立(或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解体:苏联解体。(2)因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3)趋向: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和地区力量中心转移。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第36页共36页
历史合格性考试必修一基础练习百题详细答案1.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故答案为C项。A项西周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排除;D项秦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于秦朝时期,排除。【点睛】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2.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指周王朝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西周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尊卑分明的礼乐制,而王位世袭制始于夏朝,中央集权制始于秦朝。因此②③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①④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3.A【解析】【详解】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燕是西周实行分封制下诸侯国,赵是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的诸侯国,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制度,B错误;郡县制是按照地域划分的行政区划,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是加强对于地方控制的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4.A【解析】【详解】族谱体现的是血缘宗法制,故A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分封子弟做诸侯的制度,与族谱无关,排除B;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的制度,与族谱无关,排除C;内外服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D。5.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外服制度是商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都是西周的政治的制度,故C第36页共36页
项正确;ABD错误。6.A【解析】【详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中的皇权至上是核心,故A项正确。皇位世袭属于皇帝制度的内容,不是核心,B错误;三公九卿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不是核心,C错误;秦朝时推行郡县制度,郡县制度并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D错误。7.B【解析】【详解】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排除。故选①②④组合,排除ACD,选B。8.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没有世袭统治权;B选项叙述的是分封制的特征,不是郡县制的特征;C选项不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别。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建立中朝以削弱相权,实行推恩令以削弱王国势力,①③符合题意;设置节度使是唐朝时期,汉武帝时期是削弱王国势力,并不是撤销王国,②④错误,选择B正确;A、C和D错误。【点睛】推恩令是削弱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废除了王国。10.B【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宋朝建立后,鉴于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宋朝还在地方设经略安抚司,管辖一路或数路的兵马大政,以文臣出任,实行以文制武。在军事行动中,统兵大将出征作战时,皇帝还颁发阵图等“锦囊妙计”,训令按其作战,实行“将从中御”的办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直接影响效率,也导致制度僵化,故B符合题意;宋朝前的郡县长官负责地方事务,包括兵权和财政权,故AC不符合题意;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管辖,故D不符合题意。11.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下令废除丞相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D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制度并不会导致政府效率提高,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丞相制度不属于贵族政治,C选项排除。12.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并不是由明太祖设立的,也不能制约皇帝决策,更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而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顾问机构。故C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3.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从废除丞相到军机处的设立,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不断发展,①②④表述正确。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也反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③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和内阁制、军机处【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A【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需要足够大的活动场所供公民集体参与和足够多的时间统计结果,因此它不适用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均不选。15.D【解析】【详解】梭伦改革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国家权力机构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宣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故排除ABC,D不符合题意。16.C【解析】【详解】雅典的公民范围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妇女和奴隶没有公民权,一个雅典的公民的妻子没有参加公民大会的资格,C符合题意,故选C;在雅典民主政治时期,一个雅典的公民可以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也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7.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古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故①②④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③错误。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排除ACD,所以选B。18.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A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与罗马帝国的扩张没有关系;B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源自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不是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选项正确,在《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推行的是习惯法,习惯法不但有很多陋习,而且被贵族随意曲解以欺压民众,所以平民不断斗争,要求制定成文法保护自身权益,因此制定了《十二铜表法》;D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源自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不是贵族反对教皇斗争;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9.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第36页共36页
世纪初贵族迫使英国国王签署《大宪章》,由此英国逐步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故17世纪初英国普遍的宪法权利主要源自《大宪章》,故选C。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厉行专制统治,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其不可能会主动地赋予议会权力,排除AD;17世纪初英国还未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权力不可能是广大人民赋予,排除B。【点睛】本题学生需要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20.C【解析】【详解】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因为经过此次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英国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它开辟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故C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存在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故A不符合题意;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影响,不属于其标志,排除;D是《权利法案》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21.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社会转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即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权利法案》颁布之后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英国的影响,无法看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趋势,排除C。22.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的很长时期里,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议会而掌握国家政权。到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产阶级财富增多,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参政意识觉醒,他们要求改革贵族寡头把持国家政权的旧制,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工业革命的深入进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要从经济关系上入手,该项不是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C选项错误,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较小;D选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是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与议会内部斗争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3.B【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下院多数党通过内阁实际控制政权,②项符合题意;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③项符合题意;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④项符合题意。因此②③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英国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并非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①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4.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使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从根本上避免了独裁统治,体现了民主。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体现了民主,①项符合题意;英国是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宪政模式,英国宪政对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是在英国宪政的基础之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它没有君主的保留,并且由于其没有英国悠久的法律传统所以建立了成文宪法,使宪政发展更加完善。两者都对其他国家的宪政具有示范意义,③项符合题意;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项符合题意,因此①③④项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1861至1865年,美国爆发了内战,美国内战是南方的奴隶制度与北方的自由雇佣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结果,并非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内部矛盾,②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5.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联盟松散,州权过大、没有国家元首和中央政府软弱无能,①②③项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④项是联邦制的特征,不是邦联制存在的问题,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6.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又称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美国的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障碍;故ACD都属于相同点,与设问不符,排除。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殖民侵略,而南北战争则是美国的内战,故B项符合设问,所以选B。【点睛】第36页共36页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抓住设问要求“相同点不包括”,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7.A【解析】【详解】美国的驴党代表的是民主党,象党代表的是共和党,漫画反映的是政治选举中两党的激烈争夺,A正确;漫画体现出的是竞选机制,不是政党分赃制,B错误;美国两党不是联合执政,C错误;漫画体现出的不是政党的改革,D错误。28.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故C项正确,不符题意;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故D项正确,不符题意。29.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因此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等旧传统得以保留,故选C。A是专制主义的具体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是军国主义的具体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是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历史原因,这一因素如果不是在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则也会被相应削弱乃至消失,故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要仔细揣摩原因与表现的区别,同时还要对比选项,分清主次,选出最优答案。30.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时间为1689年,美国1787年颁布新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是1875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时间是1871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按照时间先后正确排序的是选项A;选项B、C、D排序有误,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标志性法律文献颁布时间的准确记忆。31.A【解析】第36页共36页
1514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325年之后的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答案为A。BCD项从时间和材料中“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来看,不符合要求,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32.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这些城市分布于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因此D选项正确。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位于广东福建沿海,不是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也不是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以及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3.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项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②项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中;③项是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④项是在1858年《天津条约》中。因此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③①,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4.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这时期太平天国还没有建立政权,故A选项错误;太平天国起义不久,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封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故B选项错误;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是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而不是与清政府正式对峙,故C选项错误。35.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平均分配土地,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故答案为B项。A项,《天朝田亩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明显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政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资政新篇》,排除;D项,《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只是土地、财产分配等方面,不是军事纲领,排除。第36页共36页
36.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进步性主要体现在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故C项正确;ABD项只符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排除。37.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与材料“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符合,故B项正确;AD两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C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排除ACD三项。38.A【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和图片的内容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结束以后列强在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正确;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B错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是鸦片战争的结果,C错误;D选项现象也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出现,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9.B【解析】【详解】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口号,沉重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俄、日、美、德、英、法、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故选B;夺取资本输出场所、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排除AC;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而不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联系所学八国联军侵华的的史实分析解答。40.C【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来抗击外国侵略者,但本质上仍然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且因为在运动当中的口号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所以义和团运动不能说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故C项认识错误,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只能说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它反映了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严重,它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ABD三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学生可从“扶清灭洋”这一口号的字面意思入手进行理解其运动的性质。41.B【解析】【详解】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2.D【解析】【详解】据材料“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可知,这是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的旗帜,D正确;兴中会成立于1894年,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没有成立政府,A错误;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成立于东京,B错误;黄花岗起义失败,C错误。43.B【解析】【详解】分析一个政权的性质应从其人员组成及内外政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南京临时政府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而建立的,革命派在政权内占多数,而且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反封建的法律措施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弱性,它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决裂,故选①②③组合,排除ACD,B符合题意。44.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政府的许多事务都需要参议院行使“同意权”后才能生效”来看,《临时约法》的规定表明参议院权力相对比较大,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体现“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原则,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后来被袁世凯专制统治破坏,未能保障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排除。45.B【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创建的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①②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并未彻底推翻封建制度,③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46.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阶级因素”可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选项D正确;选项A、B、C分别是经济、社会和主观三个角度,与题意不符,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要求的“阶级因素”。47.C【解析】【详解】由材料“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可知,这一《宣言》指的是《共产党宣言》,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色,故选C。《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均与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的发展没有关系,排除AB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工人阶级”。48.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D选项符合题意;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A选项排除;巴黎公社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经验教训,B选项排除;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变成科学,C选项排除。49.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首例,所以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答案为B项。A项,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宣布退出“一战”,并没有结束“一战”,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对苏俄实行军事占领的武装干涉政策而不是支持,排除。第36页共36页
50.C【解析】【详解】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C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并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未完成,故A错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垮台,故B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与题干不符,D错误。【点睛】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51.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民主集中制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故③排除,故ACD排除。52.A【解析】【详解】材料指向的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遭到破坏,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故A选项正确;政协属于政协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C选项民主党派的负责人遭到批斗这迫害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迫害的是基本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错误;D选项,政协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故错误。53.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79年加强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1982年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答案为D项。ABC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1953—1956年,“大跃进”是1958年,“文化大革命”是1966—1976年。此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第36页共36页
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54.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落实,1997年香港回归,故C正确;ABD排除。55.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外国在华的侵略势力,再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求同存异”指的是寻求共同之处,保存有差别的地方。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56.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新中国基本的外交方针,排除;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旨在解决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的外交分歧,之前中国已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成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故C项排除;D项是1971年取得的外交成就,排除。【点睛】“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关键信息。57.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A项正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C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不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D项错误。58.C【解析】第36页共36页
【详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利于利用联合国开展外交工作,而当时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只有中美关系缓和才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标志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故排除BD,C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于1953年,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59.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在1971年10月,召开一届人大是1954年9月,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7月,上述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是③②①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上述历史事件中发生最早的是开国大典,而不是恢复联合国席位,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而恢复联合国席位是1971年,应该②先于①,故B选项错误;上述历史事件中最晚发生的是香港回归,而不是召开第一届人大,故C选项错误。60.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期的外交思想都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①②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建国初期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决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新时期我国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需要,实行不结盟政策,因此不再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故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排除BCD,A项正确。61.A【解析】【详解】2001年,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A正确;1989年成立亚太经合组织,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01年,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联系所学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和特点分析解答。62.A【解析】【详解】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答案为A;B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体现,排除;CD第36页共36页
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体现,排除。63.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冷战。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从而使欧洲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两大市场体系,导致欧洲市场分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法德和解只是资本主义市场内部的统一,不是两大市场的统一;B选项错误,欧洲两大市场是分裂的体现,不利于德国统一;C选项错误,漫画所示形势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结果,不是美国援助欧洲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4.B【解析】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来在美国施压下撤走导弹,故B项正确;A是1961年;C是1963年——1975年;美苏争霸时期并不是合作主宰世界。故D项错误。65.B【解析】【详解】材料“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的信息说明欧洲一体化对于欧洲各国都有积极的影响,属于利益共赢的特点,故B项正确;欧洲一体化主要是经济方面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欧洲一体化促进欧洲凝聚力增强,故C项错误;此时欧洲仍然受到美国的控制,故D项错误。66.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西欧和第三世界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对峙日趋紧张,故A项错误;CD项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状况,排除。6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以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逐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洲走向联合,中国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这些都是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日本、欧洲等经济体的发展、政治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广大亚非拉国家的不结盟运动,都是对“单极”或“两极”等格局的挑战与冲击,对多极化趋势起到加强的作用。故①②③④正确,排除BCD,所以选A。68.C【解析】【详解】第36页共36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选项C正确;雅尔塔体制的形成意味着美苏冷战格局开始,选项A排除;欧洲联盟多数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其与第三世界无关,排除B;亚非会议中并不包含拉丁美洲的国家,其并未完全包括第三世界的国家,因此其不是“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排除D。69.B【解析】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的“9·11”事件发生于200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故选③②④①组合,选B。70.C【解析】【详解】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故C正确;国家四分五裂并不属于实质,故A排除;国家名称发生变化也不是实质,故B排除;执政党失去政权,同样不是实质,故D排除。71.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所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2.(1)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负责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主要职能:跪受笔录,上呈下达【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一结合所学可知为秦朝三公九卿制,目的在于加强皇权及中央集权;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的职责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元代中书省负责最高行政。(2)一问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最初为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二问根据材料三“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进行概括即可。73.(1)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实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2)奴隶主阶级。【解析】第36页共36页
【详解】(1)雅典的民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利的。在雅典,公民比例很小,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2)由材料“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可见材料二是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74.(1)处理:以遗嘱或对家属指定监护人处分财产合法;不同:自由人比奴隶的社会地位要高些;(2)现象: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参与公共事务;(3)地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4)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奴隶制度,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罗马法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1)依据材料一中“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可概括出“第5表”处理私有财产的方式。依据材料二中“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可比较得出自由人和奴隶社会地位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中“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可归纳得出古罗马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参加公众事务。(3)结合所学从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意义和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善两方面分别概括两者的历史地位。(4)依据材料三中“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结合所学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发展资本主义提供武器、对近代欧美立法司法和法律体系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概括作答罗马法的影响。75.(1)政体: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2)机构: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最高法院;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家:孟德斯鸠。【解析】【详解】(1)政体:根据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其中“全新的政体”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文献结合所学可知奠定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的文献是《权利法案》。(2)机构:根据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结合所学可知其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分属的机构分别是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原则:根据材料二“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等可知其体现美国联邦宪法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思想家:结合所学可知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学说。第36页共36页
76.(1)直接民主;主权在民;权力制约。(2)①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②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③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关系: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解析】【详解】(1)根据“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得出直接民主、主权在民的特点。根据“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得出权力制约。(2)英国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可结合所学,回答《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即可。(3)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确立民主共和制的标志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意义根据所学回答即可。关系: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参考。77.(1)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3)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解析】【详解】(1)根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得出五四爱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2)根据“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得出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3)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8.(1)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但忽视中国社会性质,所提目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2)革命对象:由资产阶级转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目标:由实现社会主义变为统一中国,创建民主共和国历史意义:为中国人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3)一致:打倒军阀与帝国主义,维护工农权益;意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解析】第36页共36页
【详解】(1)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可知,一大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说明:根据材料中“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来看,资产阶级尚未建立政权,因此这一奋斗目标忽视中国社会性质,所提目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2)革命对象:根据材料二“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可知,中共二大将革命对象由资产阶级转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目标:根据材料“统一中国(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可知,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由一大中的实现社会主义变为统一中国,创建民主共和国。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二大第一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3)一致:根据材料三“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保农夫工人之解放”可知,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打倒军阀与帝国主义,维护工农权益方面是一致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在革命对象,维护农工利益方面的一致,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79.(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时间可以判断参加的是一战。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可知,一战是俄国革命爆发的催化剂。(2)结合所学,二月革命推翻的是封建专制的王朝,因此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形势可根据教材所学回答。当时的俄国人民饱受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希望得到和平及最基本的生存,但却不能如愿。二月革命后是十月革命。(3)十月革命后,俄国颁布了《土地法令》等一系列法令,强行没收地主土地,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80.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成就:通过《共同纲领》或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等③成就: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民主与法制必须有机结合【解析】第36页共36页
【详解】①根据所学可知,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而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这些都是为实现政治民主化所做的努力。根据所学,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②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可根据所学回答。从《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颁布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等方面概括。“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所吸取的教训可以从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宣传等方面概括。③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之后,立法方面的成就主要是1982年修订的宪法。意义,从法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概括即可。④对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可以从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总体趋势、二者的关系等方面概括。81.(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日内瓦国际会议;印度支那(3)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同:历史命运(4)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家实力【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即可。(2)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结合所学可知是印度支那地区。(3)背景,根据1955年的国际形势概括。从帝国主义的破坏,矛盾的激化等方面概括。根据参会的这些国家的经历及现状回答同与异。(4)根据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家综合国力等。82.(1)形成:华约的成立(或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解体:苏联解体。(2)因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3)趋向: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和地区力量中心转移。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解析】【详解】(1)形成:华约的成立(或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解体:苏联解体。(2)因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36页共36页
(3)趋向: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和地区力量中心转移。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