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ID:48396 2021-10-08 61页1111 1.35 M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第16页共61页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第16页共61页 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有删改)【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B.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C.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D.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B.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C.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D.第16页共61页 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3.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4.“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刘泥鳅聂鑫森潭州木工厂加工的产品:家具、包装箱、枪托、纤维板、木屑板。所使用的原材料:杉、松、柏、樟、桐、柳、楠……湘江在工厂这里拐出一个大湾,岸上也没什么人家,十分幽静。白天人喧车吼,很是热闹。但到了晚上,就只剩下一个守排人,冷森森的。守排的活计虽很轻松,但责任重,且孤苦不堪。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都低头不应。结婚四年并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蓦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去!”刘泥鳅自小就住在湘江边,身体壮,水性好,很喜欢喝烈酒,但很少有醉的时候。别看他爱喝酒又没读过多少书,他很喜欢厂宣传科有一年给他家的对联:“笑陪一江风浪,独守几块木排。”“独”不假,“笑”亦真。天一黑,他腰系一个盛酒的葫芦,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木排上。木排上有一个“人”字形的杉皮木棚,刮风落雨下雪时可供他坐或卧;天气好时星月交辉,他喜欢坐在木棚外,不时地喝口酒,其喜洋洋矣。刘泥鳅困了时,就到木棚里的地铺上眯一眯眼,天热是赤膊、短裤,天冷盖着被子也是短裤、赤膊。他头一落枕,鼾声便起,但只要木排上有细小的声响,他立刻就会醒。第16页共61页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木排上积雪很厚,反射出一片朦胧的雪光。刘泥鳅喝过几口酒后,钻进被子里酣睡。到凌晨三点钟时,他听见木棚外有细碎的脚步声,从木棚一头一尾两个方向包抄而来。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六个人,肯定是歹徒,企图在不声不响中,把他摁倒、上绑、口里塞上棉花,然后好偷窃贵重木材。他悄悄地灌下几口烈酒,短裤、赤膊蹿出被窝,再飞快地跳出木棚,大喊:“抓贼啊!抓贼啊!”那几个人早已“踩点”,知道这是个僻静处,依旧向刘泥鳅逼近。刘泥鳅快速地退到木排边,警告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有本事的,跟我来!”说完,他一个鲤鱼翻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游到两丈开外,再停下来,原地踩水让身子向上昂出一截,一边大笑,一边大喊:“抓贼啊!抓盗木贼啊!”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为首的一个大汉一挥手,他们便急急地逃离木排,上岸去了。还有一年的一个秋夜,皓月当空。一个看似文静的小伙子拿着钓竿,到木排上垂钓。他坐在临江的木排边,远离木棚,旁若无人的样子。刘泥鳅知道,这个季节钓的是鳜鱼,春鳜肥秋鳜也肥。小伙子还从帆布袋里拿出一瓶“茅台”酒,不时地小啜一口。酒香随风飘过来,刘泥鳅的喉结立马上下蠕动,心里说:“好酒!”他坐在木棚前,一直盯着那个小伙子,觉得是个有趣的人。到子夜时,小伙子还一无所获。他收拾好钓竿,拿着酒瓶站起来,叹了口气,说:“今夜鱼不赴钓,应嫌我是生人,且把酒倒入江中以做订交,明夜我再来。”他真的把酒瓶中所剩的酒倒入江水里,再把瓶子朝江中一扔。刘泥鳅觉得这“把酒酹滔滔”的场景很动人,何不邀这小伙子一谈?木棚里有酒,还有佐酒的炒花生米!他快步上前说明来意,小伙子先是推辞,然后才勉强应允。他们在木棚外相对而坐,摆上两个酒杯、一碟花生米。小伙子说:“这才叫萍水相逢哩,明晚我带酒菜来以做答谢。”刘泥鳅说:“你客气了,干!”“好,干!”彼此不问姓名和来历,只说闲话只喝酒。葫芦里可盛两斤酒,喝得快完时,小伙子有些醉意了,刘泥鳅却依旧清醒如常。天边现出淡微的曙色。小伙子说:“我该走了。”刘泥鳅说:“且慢!我有句话要说,你的酒量不错,可我胜你一筹,不,是胜几筹,望以后好自为之。”小伙子跌跌撞撞地走了。这些事,刘泥鳅从不对领导和同事们说,也不对家人说,怕老婆和孩子担惊受怕。反正,他当守排人期间,没发生过偷盗木材的事故,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年年评劳模、评先进工作者,没有人会想起刘泥鳅!刘泥鳅年满六十岁,高高兴兴地退休了,又有新人接替了他的职位。第16页共61页 两个孩子早已结婚生子。妻子比他小两岁,已在五十五岁时退休在家。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安逸舒闲。只是天一落黑,无论阴、晴、雨、雪,刘泥鳅依旧腰系酒葫芦,准时出门。妻子问:“又到枫溪湾去?”“对,我到木排上去转一转,和现在的守排人聊聊天,喝几口酒,再回来安安心心睡觉,做一个好梦。”(节选自《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排的活计虽然责任重大而且孤苦不堪但很轻松,所以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结婚四年并且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立刻报了名。B.“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是因为没想到刘泥鳅会跳进冰冷的江水中躲过绑架,再加上之前听他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C.刘泥鳅与小伙子喝酒,是为了开解小伙子,让他不要因为没有钓到鱼而伤心,也为第二天的两人相约喝酒做好情节上的铺垫。D.刘泥鳅经历的“这些事”从不对领导和同事说,也不对家人说,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通过对贮木场周围环境的描写,突出了守排点的冷清偏僻,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B.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典型细节,将一位普通的守排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C.小说的主人公是刘泥鳅,但对歹徒、小伙子、妻子的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力地反衬了主人公形象。D.小说结尾部分写刘泥鳅和妻子的对话,寥寥几笔,意味深长,为丰富人物思想情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酒”的作用。(4分)4.假如刘泥鳅当选为“劳动模范”,请结合文本简述他当选的理由。(6分)第16页共61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童年轶事[德]赫尔曼·黑塞几天以来,远处的树林已经闪烁着明朗的翠绿光彩,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轻柔的四月云,那片广阔的、尚未播种的棕色田地晶莹闪烁……在这温润和煦的气候里,万物都在期待萌发,充满梦幻和希望——幼芽向着太阳,云彩向着田野,嫩草向着和风。从童年时代起,我就总是让自己的回顾同新开垦田地的气息和树林里嫩绿的新芽联结在一起,让自己回到春天的故乡,回到那些我已淡忘、并且不理解的时刻去。我曾是一个十分顽皮而任性的孩童,从小就让父亲为我大伤脑筋,还让母亲为我操心叹气!那天半夜时分,我惊醒过来,父亲在和母亲说着什么。“你听说布洛西的情况了么?”“我已经去探望过他,”父亲回答说,“那孩子真是受尽了折磨。”“情况很严重吧?”“坏极了。你看着吧,春天来临时,他就要离开人世。死神已经爬到了他的脸上。”“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去看望看望他?也许会对他有些好处。”母亲问。“随你的便吧,”父亲回答说,“这么点儿大的小孩懂得什么呢?”双亲都已入睡,周围一片寂静,而我的心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父母的言语,我虽然似懂非懂,却像一枚果子落进水池而荡起的涟漪,那些圆圈急速而可怕地越转越大,我这不安的好奇心也为之颤动不已……我面前浮现出一个漂亮的孩子,他比我大一岁,个儿却比我矮小,他名叫布洛西,一年前成了我们的邻居和伙伴。那个阳光灿烂的秋天上午,木匠家的鹰从停车棚里逃走了,悠闲自在地停在对面的苹果树枝上,共有十来个人站在大街上仰头望着它,一面议论纷纷地商量着对策。我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喜欢它被重新捉住呢,还是喜欢它远走高飞。不久,那只鹰松开树枝,猛烈地鼓动双翼,傲慢地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圆形,便无声无息地飞向闪烁的蓝天。突然间,布洛西朝空中发出一声欢呼:“飞吧,飞吧,现在你又得到自由啦!”当时,他那只可怜的乌鸦还活着,到处欢蹦乱跳的。有一次我向它伸出食指,开玩笑地说:第16页共61页 “喂,约可波,咬吧!”于是它便啄了我的指头。我火了,想揍它一顿以示惩罚。“是你自己亲口对它说‘咬吧’的!”布洛西紧紧抱住我嚷嚷着,说明那鸟儿丝毫也没有错处,并要我保证不对它施加报复。见我态度僵硬,他便答应送我两只大苹果。不久,他家园子里的苹果树第一批果子成熟了,他真的送了我两只最大最红的苹果。有一次布洛西奔跑得太热了,便脱去上装,躺卧在苔藓地上休息。当他侧转身子时,衬衫翻落到脖颈后面,我看见他雪白的肩上有一道长长的红色疤痕,吓了一跳。过去,我一向喜欢打听别人的倒霉事来取乐。但不知怎么搞的,这次我却不想打听,并且还装出一副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然而那个巨大的伤疤让我非常难过,当初那伤口一定很痛,一定流了好多血……后来一到家我就取出我那把用最好的接骨木树干做的手枪,把它送给布洛西。我们在小河对岸的枞树林里找小鹿,我想把岩石上那些还没有巴掌大的苔藓揭下一块来。但布洛西急忙阻止我说:“别,别动它们!这是天使走过森林时留下的足迹。”于是我们痴痴期待着,也许会有一位天使恰巧来到跟前。我们呆呆伫立着,整个森林死一般寂静,褐色的土地上洒落着明晃晃的斑斑驳驳的阳光。不久到了冬天,布洛西开始卧病不起。我去看过他一两次,以后就不曾再去。这样又过了一段时期,布洛西离我越来越远,最后被我完全忘却了——直到今天晚上听见父母说:“春天来时,他就要去了。”我才想起了他。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问我:“布洛西生病了,你不想去看看他吗?”我连忙回答说:“好的。”于是当天上午就去了他家。一会儿工夫,布洛西的母亲就拉着我的手站在二层楼一扇白色的门前了。这一双正在把我导向幽暗神秘而又充满恐怖的奇异环境中去的手,在我看来,不是一双天使的手,就是一双魔鬼的手。我踌躇不安地站在门边,这时布洛西向我们转过脸来。我细细瞧着他的脸,这脸膛儿狭长尖瘦,不过我没能看出那上面的死神。只见他脸上有一层柔和的光彩,眼睛里有一些陌生的、既善良又顺从的神色,他的目光让我产生了类似那次在寂静的枞树林中伫立倾听时的心情,那时我怀着强烈的欲望屏息静气期待天使走过自己身旁。他似乎疲倦了,略略向旁边侧转身子。我忽然透过纽扣洞看见一丝红色的痕迹,这就是肩上那块大伤疤,我忍不住大声啼哭起来……我最后一次去看他时,布洛西双目紧闭躺在床上发出轻轻的呻吟。他的脸由于痛苦而歪扭着。他的眼睛大大的,已经变了样。他看着我时,那目光显得陌生而又冷淡。当天下午,他母亲给他讲起故事来,他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他那微弱的心跳动得越来越慢,终于完全停止了。第16页共61页 那天我一直想着布洛西,我不知道他那肩上有着大伤疤的瘦瘠身躯是否还躺在隔壁的房子里,我丝毫也没有听说埋葬的事,也没有看到埋葬他。很长一段时期内,我脑子里尽想着这件事,直至已故者的身形在我的记忆里逐渐遥远,逐渐消失。后来,春天突然早早降临了,黄色、绿色的鸟儿飞过山头,花园里散发出草木的香味,栗树正在慢慢发芽,探出柔软卷曲的嫩叶。一道道水沟,金黄色的花朵在肥壮的茎杆上展现着灿烂的笑容。(选自《温馨的摇篮——世界散文精品大观》,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那只鹰,“我”不明白“究竞喜欢它被重新捉住呢,还是喜欢它远走高飞”,体现“我”的思想是被大人左右的,还没有自己的明确立场。B.孩子们伫立在枞树林里等待天使降临时,“一般寂静”的森林、“明晃晃的斑斑驳驳”的阳光,烘托了孩子们内心的焦急与期盼之情。C.文中写“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布洛西时,他的脸“由于痛苦而歪扭着”,他的目光“陌生而又冷淡”,从侧面表现了“我”对死亡的恐惧。D.文章多次提到布洛西肩上的大伤疤,既暗示了布洛西曾经的生活磨难,也隐喻了布洛西之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果子落进水池荡起的涟漪”这一比喻,表明父母谈话对“我”心理产生的影响,巧妙地引出下文“我”与布洛西交往的回忆。B.文中“我”的父母与“我”对布洛西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父母对此是无奈、顺从以至冷漠的,“我”则是好奇、恐惧而又关心的。C.布洛西的房间“幽暗神秘”,他母亲的手“不是一双天使的手,就是一双魔鬼的手”,这些描写形象刻画了“我”探视时的复杂心理。D.文章的语言纯净而又精准,如写鹰的“悠闲自在”、乌鸦的“欢蹦乱跳”、栗树“探出柔软卷曲的嫩叶”等,表现了高超的写作功力。3.文章结尾关于春天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4.少年布洛西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第16页共61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饭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第16页共61页 “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登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而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况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晚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要心眼儿。”越是紧急时刻越表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最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目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第16页共61页 A.老范坚持将两块大洋摁到“我爷爷”的手掌心,与后文希望“我爷爷”为他保密用意相同。B.老范、魏鸣之在风雪之夜先后到来,这使“我爷爷”始终处于紧张害怕之中,慌乱无措。C.小说在对话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D.魏鸣之对“我爷爷”的称呼多变,能看出他对“我爷爷”既有试探、威胁又有安抚、利诱。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的环境描写用语简练,在写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B.小说情节在冲突中展开,城外与城内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富有张力,引人入胜。C.小说将解放青沙城这重大事件聚焦于客栈,这与老舍的《茶馆》以茶馆为舞台展现社会沧桑巨变异曲同工。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前文相互印证,突出了主题。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4.小说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直接描写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而是分写了“我爷爷”见到老范、魏鸣之的两个场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第16页共61页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马伯乐(节选)萧红大概这船,用不了一个钟头,就可以靠岸的。但是人们都不怎么高兴,人们的嘴里都在嘟嘟着。有的说:“这样的船,就不该载客。”有的说:“这样的破船,还不如老水牛,还要船票钱……”另一个接着说:“不但要船票钱,好嘛!船底一朝天还带要命的。”船老板听到他们越嚷嚷越不像话了,且有牵涉到这船要出乱子的话,船老板就把头从舱底的小扶梯间探了出来,发表了一篇演说:“咱们是用木船的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汽船呀!虽然说是太慢,但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吹毛求疵,那是奸徒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船老板的演说,演完了,把头缩回去了,刚刚下到了舱底。刚睡醒的马伯乐瞪着通红的眼睛问着:“什么事?”船老板把两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尖上,笑得端着肩膀缩着脖,说:“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千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对付二三百……老弟,你说够本不够本……”船老板还在马伯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马伯乐本来要骂一声,但经过一拍,他觉得老板是非常看得起他,于是他觉得船老板这人是多么坦白呀!是一个非常正大光明的敢做敢为的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一个天真的人。于是马伯乐就问:“像这样的船,保险公司肯保吗?”“通融啦!中国的事,一通融还有不行的吗?”船老板说得高兴了,于是又拍着马伯乐的肩膀,甜蜜蜜地自信地说:“中国无论什么事,一通融是没有不行的哪,老弟!”第16页共61页 正说得热闹之间,马伯乐太太来了,太太是很胆小的,坐火车就怕车出轨,乘船最忌讳船翻。但船老板说完之后,却很冷静的,似乎把生命置之度外了。她向马伯乐说:“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有两千块钱,一转眼就能够赚两万……你就不会也买这样一条便宜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马伯乐说:“这是良心问题。”太太说:“什么良心问题?”马伯乐说:“船翻了不淹死人吗?”太太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逃起难来还怕死吗?”船老板在一边溜着缝说:“说得对呀,买一只船做做好事,多救几条命也是应该的。”马伯乐转转通红的眼睛说:“也是!”这时候在甲板上又有些人在骂着,在说着疙瘩话。船老板越听越不入耳,又从扶梯上去,又要发表谈话。老板第一句就说:“我为的什么?”而后很沉静,他说了第二句,“诸位是为的逃难,是想要从危险的地方逃到安全的地方去。而我呢,南京一趟,汉口一趟,我是为的什么?我是为的诸位呀!换句话说,我就是为的我们的国家民族,若不然,我们何必非干这行子不可呢?就说我这只船吧,载点别的什么货物不行吗?难道不载客人就烂到家里了吗?不过就是这样,在国难的时候,有一分力量就要尽一分力量,有枪的上前线,没枪的在后方工作。大家在逃难的时候,忍耐着一点,也就过去了,说三道四,于事无补,白起摩擦,那是汉奸行为。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么?”船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胸脯,凛然一股正气,听了船老板这样反复的坚强的宣言,人们都非常感动。至于这船的“破”,这船的“慢”,那些小节目,人们早抛开了,只是向着中国整个的远大的前程迈进着。这时候,大江上的波浪一个跟着一个滚来,翻着白花,冒着白沫,撞击着船头。从正面望去,这江也望不到尽头,那遥远的地方也是一样起着白烟,那白色的烟雾,也是沉默不语的。它已经拟定了,假若来了“难船”,它非吞没了它不可。1941年1月(有删改)文本二:不久前,学者林贤治的《漂洎者萧红》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林贤治着力刻画了萧红作为现代作家中少有的漂泊者形象。作者对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做了这样的解释:二十年前,我在报上读到黄宗英先生的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关于妇女解放问题,她说现在比起“五四”时有所倒退,其中有“只差‘三从四德’没有说就是了”一类的话,令我十分震撼。所以,萧红作为“五四”第16页共61页 的女儿,她对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至今仍具有启示的意义。人生之外是文学。其实,对作家来说,文学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自由的追求,在萧红那里是一以贯之的。她一生的创作,始终顽强地表现了她的思想和个性,她的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就说讽刺小说《马伯乐》,以启蒙体现救亡,在当时的大队的“抗战文学”作品中,是明显的非主流,甚至是反潮流的。小说发表后,当时就有人站在“民族大义”的道德高地进行批评,可见作为一个作家的萧红的勇气。为什么要写《漂泊者萧红》?我想通过萧红,揭示“自由”的悲剧困境,彰显一种自由意识,无论在文学还是在更广阔的人生之中。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的场景描写,生动直接,既让读者可以快速地进入故事设定的情境之中,也表现了船上旅客的辛苦和不满。B.“良心”一词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有的是本心流露,有的是虚情假意,其中船老板说:“人总是有良心的”属于后者。C.小说节选部分将主要情节安排在一艘逃难的破船上,情节紧凑集中,波澜起伏,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表现人物形象。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用拟人的手法,画面迷茫,使人惊惧,且有象征意味,“它非吞没了它不可”暗含绝望,暗示人们的不幸命运。2.文本一的语言描写非常富有特色,下列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大量运用对话描写,这样处理有利于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个性,且重点突出了人性善恶的两面。B.船老板大段的演讲,符合人物特征,作者直接呈现出来,使其形象更鲜明。C.文中语言描写大多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如“多救几条人命是应该的”“在困难的时候,就要有一份力量尽一份力量”D.文中对马伯乐的语言描写不多,但是却能看出他对“良心问题”的态度,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3.根据文本二分析萧红创作思想的进步性。4.请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分析萧红的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大众哪些国民性。第16页共61页 第16页共61页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第61页共61页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有删改)【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B.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C.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D.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1.D【“小说气氛轻松愉快”错误。闻一多等人来租房时,荣昌德老汉说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可以看出小说的气氛并不轻松。】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B.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C.第61页共61页 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D.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2.B【“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错误。由原文“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可知,这里有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文章并没有对他的心理描写。】3.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3.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4.“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①环境上,瓦猫开光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②情节上,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人物上,活灵活现的瓦猫,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④主题上,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刘泥鳅聂鑫森潭州木工厂加工的产品:家具、包装箱、枪托、纤维板、木屑板。所使用的原材料:杉、松、柏、樟、桐、柳、楠……湘江在工厂这里拐出一个大湾,岸上也没什么人家,十分幽静。白天人喧车吼,很是热闹。但到了晚上,就只剩下一个守排人,冷森森的。守排的活计虽很轻松,但责任重,且孤苦不堪。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都低头不应。结婚四年并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蓦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去!”刘泥鳅自小就住在湘江边,身体壮,水性好,很喜欢喝烈酒,但很少有醉的时候。别看他爱喝酒又没读过多少书,他很喜欢厂宣传科有一年给他家的对联:“笑陪一江风浪,独守几块木排。”“独”不假,“笑”亦真。天一黑,他腰系一个盛酒的葫芦,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木排上。木排上有一个“人”字形的杉皮木棚,刮风落雨下雪时可供他坐或卧;天气好时星月交辉,他喜欢坐在木棚外,不时地喝口酒,其喜洋洋矣。刘泥鳅困了时,就到木棚里的地铺上眯一眯眼,天热是赤膊、短裤,天冷盖着被子也是短裤、赤膊。他头一落枕,鼾声便起,但只要木排上有细小的声响,他立刻就会醒。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木排上积雪很厚,反射出一片朦胧的雪光。刘泥鳅喝过几口酒后,钻进被子里酣睡。到凌晨三点钟时,他听见木棚外有细碎的脚步声,从木棚一头一尾两个方向包抄而来。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六个人,肯定是歹徒,企图在不声不响中,把他摁倒、上绑、口里塞上棉花,然后好偷窃贵重木材。他悄悄地灌下几口烈酒,短裤、赤膊蹿出被窝,再飞快地跳出木棚,大喊:“抓贼啊!抓贼啊!”那几个人早已“踩点”,知道这是个僻静处,依旧向刘泥鳅逼近。刘泥鳅快速地退到木排边,警告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有本事的,跟我来!”说完,他一个鲤鱼翻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游到两丈开外,再停下来,原地踩水让身子向上昂出一截,一边大笑,一边大喊:“抓贼啊!抓盗木贼啊!”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为首的一个大汉一挥手,他们便急急地逃离木排,上岸去了。第61页共61页 还有一年的一个秋夜,皓月当空。一个看似文静的小伙子拿着钓竿,到木排上垂钓。他坐在临江的木排边,远离木棚,旁若无人的样子。刘泥鳅知道,这个季节钓的是鳜鱼,春鳜肥秋鳜也肥。小伙子还从帆布袋里拿出一瓶“茅台”酒,不时地小啜一口。酒香随风飘过来,刘泥鳅的喉结立马上下蠕动,心里说:“好酒!”他坐在木棚前,一直盯着那个小伙子,觉得是个有趣的人。到子夜时,小伙子还一无所获。他收拾好钓竿,拿着酒瓶站起来,叹了口气,说:“今夜鱼不赴钓,应嫌我是生人,且把酒倒入江中以做订交,明夜我再来。”他真的把酒瓶中所剩的酒倒入江水里,再把瓶子朝江中一扔。刘泥鳅觉得这“把酒酹滔滔”的场景很动人,何不邀这小伙子一谈?木棚里有酒,还有佐酒的炒花生米!他快步上前说明来意,小伙子先是推辞,然后才勉强应允。他们在木棚外相对而坐,摆上两个酒杯、一碟花生米。小伙子说:“这才叫萍水相逢哩,明晚我带酒菜来以做答谢。”刘泥鳅说:“你客气了,干!”“好,干!”彼此不问姓名和来历,只说闲话只喝酒。葫芦里可盛两斤酒,喝得快完时,小伙子有些醉意了,刘泥鳅却依旧清醒如常。天边现出淡微的曙色。小伙子说:“我该走了。”刘泥鳅说:“且慢!我有句话要说,你的酒量不错,可我胜你一筹,不,是胜几筹,望以后好自为之。”小伙子跌跌撞撞地走了。这些事,刘泥鳅从不对领导和同事们说,也不对家人说,怕老婆和孩子担惊受怕。反正,他当守排人期间,没发生过偷盗木材的事故,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年年评劳模、评先进工作者,没有人会想起刘泥鳅!刘泥鳅年满六十岁,高高兴兴地退休了,又有新人接替了他的职位。两个孩子早已结婚生子。妻子比他小两岁,已在五十五岁时退休在家。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安逸舒闲。只是天一落黑,无论阴、晴、雨、雪,刘泥鳅依旧腰系酒葫芦,准时出门。妻子问:“又到枫溪湾去?”“对,我到木排上去转一转,和现在的守排人聊聊天,喝几口酒,再回来安安心心睡觉,做一个好梦。”(节选自《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排的活计虽然责任重大而且孤苦不堪但很轻松,所以当年贮木场领导让大家主动报名时,结婚四年并且有了两个孩子的刘泥鳅立刻报了名。B.“歹徒先是愣住,接着是惊慌”,是因为没想到刘泥鳅会跳进冰冷的江水中躲过绑架,再加上之前听他说“今夜有雪光,我已看清你们的面目了”。C.刘泥鳅与小伙子喝酒,是为了开解小伙子,让他不要因为没有钓到鱼而伤心,也为第二天的两人相约喝酒做好情节上的铺垫。D.刘泥鳅经历的“这些事”从不对领导和同事说,也不对家人说,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是社会治安好,更是刘泥鳅运气好的缘故。1.B【A守排的活计虽很轻松,但责任重且孤苦不堪,刘泥鳅是勇担重任,不是贪图轻松。C是为了告诫小伙子不要走邪道,小伙子也是为了盗取木材。D他不说是不想表功更不想家人担心。】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61页共61页 A.小说开篇通过对贮木场周围环境的描写,突出了守排点的冷清偏僻,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B.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典型细节,将一位普通的守排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C.小说的主人公是刘泥鳅,但对歹徒、小伙子、妻子的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力地反衬了主人公形象。D.小说结尾部分写刘泥鳅和妻子的对话,寥寥几笔,意味深长,为丰富人物思想情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2.C【并不都是反衬。】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酒”的作用。(4分)3.①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了刘泥鳅水性好酒量大的特点,为后文两件事的情节做铺垫。②丰富人物形象。酒中有勇、酒中有谋的特点。(每点2分)4.假如刘泥鳅当选为“劳动模范”,请结合文本简述他当选的理由。(6分)4.①勇担重任。在大家都不愿做这份工作时,主动报名。②忠于职守。在他当守排人期间,没发生过偷盗木材的事故。③机智勇敢。与各路盗贼周旋斗争,智退盗贼。④不慕名利。有功劳不张扬,不被评优不抱怨,退休之后还关心木场安全。(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共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童年轶事[德]赫尔曼·黑塞几天以来,远处的树林已经闪烁着明朗的翠绿光彩,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轻柔的四月云,那片广阔的、尚未播种的棕色田地晶莹闪烁……在这温润和煦的气候里,万物都在期待萌发,充满梦幻和希望——幼芽向着太阳,云彩向着田野,嫩草向着和风。从童年时代起,我就总是让自己的回顾同新开垦田地的气息和树林里嫩绿的新芽联结在一起,让自己回到春天的故乡,回到那些我已淡忘、并且不理解的时刻去。我曾是一个十分顽皮而任性的孩童,从小就让父亲为我大伤脑筋,还让母亲为我操心叹气!那天半夜时分,我惊醒过来,父亲在和母亲说着什么。“你听说布洛西的情况了么?”“我已经去探望过他,”父亲回答说,“那孩子真是受尽了折磨。”“情况很严重吧?”“坏极了。你看着吧,春天来临时,他就要离开人世。死神已经爬到了他的脸上。”“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去看望看望他?也许会对他有些好处。”母亲问。“随你的便吧,”父亲回答说,“这么点儿大的小孩懂得什么呢?”双亲都已入睡,周围一片寂静,而我的心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父母的言语,我虽然似懂非懂,却像一枚果子落进水池而荡起的涟漪,那些圆圈急速而可怕地越转越大,我这不安的好奇心也为之颤动不已……我面前浮现出一个漂亮的孩子,他比我大一岁,个儿却比我矮小,他名叫布洛西,一年前成了我们的邻居和伙伴。那个阳光灿烂的秋天上午,木匠家的鹰从停车棚里逃走了,悠闲自在地停在对面的苹果树枝上,共有十来个人站在大街上仰头望着它,一面议论纷纷地商量着对策。我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喜欢它被重新捉住呢,还是喜欢它远走高飞。不久,那只鹰松开树枝,猛烈地鼓动双翼,傲慢地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圆形,便无声无息地飞向闪烁的蓝天。突然间,布洛西朝空中发出一声欢呼:“飞吧,飞吧,现在你又得到自由啦!”当时,他那只可怜的乌鸦还活着,到处欢蹦乱跳的。有一次我向它伸出食指,开玩笑地说:“喂,约可波,咬吧!”于是它便啄了我的指头。我火了,想揍它一顿以示惩罚。“是你自己亲口对它说‘咬吧’的!”第61页共61页 布洛西紧紧抱住我嚷嚷着,说明那鸟儿丝毫也没有错处,并要我保证不对它施加报复。见我态度僵硬,他便答应送我两只大苹果。不久,他家园子里的苹果树第一批果子成熟了,他真的送了我两只最大最红的苹果。有一次布洛西奔跑得太热了,便脱去上装,躺卧在苔藓地上休息。当他侧转身子时,衬衫翻落到脖颈后面,我看见他雪白的肩上有一道长长的红色疤痕,吓了一跳。过去,我一向喜欢打听别人的倒霉事来取乐。但不知怎么搞的,这次我却不想打听,并且还装出一副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然而那个巨大的伤疤让我非常难过,当初那伤口一定很痛,一定流了好多血……后来一到家我就取出我那把用最好的接骨木树干做的手枪,把它送给布洛西。我们在小河对岸的枞树林里找小鹿,我想把岩石上那些还没有巴掌大的苔藓揭下一块来。但布洛西急忙阻止我说:“别,别动它们!这是天使走过森林时留下的足迹。”于是我们痴痴期待着,也许会有一位天使恰巧来到跟前。我们呆呆伫立着,整个森林死一般寂静,褐色的土地上洒落着明晃晃的斑斑驳驳的阳光。不久到了冬天,布洛西开始卧病不起。我去看过他一两次,以后就不曾再去。这样又过了一段时期,布洛西离我越来越远,最后被我完全忘却了——直到今天晚上听见父母说:“春天来时,他就要去了。”我才想起了他。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问我:“布洛西生病了,你不想去看看他吗?”我连忙回答说:“好的。”于是当天上午就去了他家。一会儿工夫,布洛西的母亲就拉着我的手站在二层楼一扇白色的门前了。这一双正在把我导向幽暗神秘而又充满恐怖的奇异环境中去的手,在我看来,不是一双天使的手,就是一双魔鬼的手。我踌躇不安地站在门边,这时布洛西向我们转过脸来。我细细瞧着他的脸,这脸膛儿狭长尖瘦,不过我没能看出那上面的死神。只见他脸上有一层柔和的光彩,眼睛里有一些陌生的、既善良又顺从的神色,他的目光让我产生了类似那次在寂静的枞树林中伫立倾听时的心情,那时我怀着强烈的欲望屏息静气期待天使走过自己身旁。他似乎疲倦了,略略向旁边侧转身子。我忽然透过纽扣洞看见一丝红色的痕迹,这就是肩上那块大伤疤,我忍不住大声啼哭起来……我最后一次去看他时,布洛西双目紧闭躺在床上发出轻轻的呻吟。他的脸由于痛苦而歪扭着。他的眼睛大大的,已经变了样。他看着我时,那目光显得陌生而又冷淡。当天下午,他母亲给他讲起故事来,他听着听着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他那微弱的心跳动得越来越慢,终于完全停止了。那天我一直想着布洛西,我不知道他那肩上有着大伤疤的瘦瘠身躯是否还躺在隔壁的房子里,我丝毫也没有听说埋葬的事,也没有看到埋葬他。很长一段时期内,我脑子里尽想着这件事,直至已故者的身形在我的记忆里逐渐遥远,逐渐消失。后来,春天突然早早降临了,黄色、绿色的鸟儿飞过山头,花园里散发出草木的香味,栗树正在慢慢发芽,探出柔软卷曲的嫩叶。一道道水沟,金黄色的花朵在肥壮的茎杆上展现着灿烂的笑容。(选自《温馨的摇篮——世界散文精品大观》,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那只鹰,“我”不明白“究竞喜欢它被重新捉住呢,还是喜欢它远走高飞”,体现“我”的思想是被大人左右的,还没有自己的明确立场。B.孩子们伫立在枞树林里等待天使降临时,“一般寂静”的森林、“明晃晃的斑斑驳驳”的阳光,烘托了孩子们内心的焦急与期盼之情。C.文中写“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布洛西时,他的脸“由于痛苦而歪扭着”,他的目光“陌生而又冷淡”,从侧面表现了“我”对死亡的恐惧。D.文章多次提到布洛西肩上的大伤疤,既暗示了布洛西曾经的生活磨难,也隐喻了布洛西之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第61页共61页 1.A【“体现‘我’的思想是被大人左右的”在原文中并没有体现,该处“我”的不明白一是为了体现年幼的自己天真浪漫;二是为了与下文布洛西的欢呼形成对比,更能体现出自己这位童年挚友对于自由的向往。】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果子落进水池荡起的涟漪”这一比喻,表明父母谈话对“我”心理产生的影响,巧妙地引出下文“我”与布洛西交往的回忆。B.文中“我”的父母与“我”对布洛西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父母对此是无奈、顺从以至冷漠的,“我”则是好奇、恐惧而又关心的。C.布洛西的房间“幽暗神秘”,他母亲的手“不是一双天使的手,就是一双魔鬼的手”,这些描写形象刻画了“我”探视时的复杂心理。D.文章的语言纯净而又精准,如写鹰的“悠闲自在”、乌鸦的“欢蹦乱跳”、栗树“探出柔软卷曲的嫩叶”等,表现了高超的写作功力。2.B【“父母对此是无奈、顺从以致冷漠的”错误,原文父母之间的对话,尤其是父亲说道“那孩子真是受尽了折磨”可以体现父母对此并不冷漠,并且饱含对布洛西的怜悯。】3.文章结尾关于春天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①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富有田园诗般的抒情气息;②以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接续布洛西消逝的生命,表达了在生命代谢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主旨。4.少年布洛西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4.第一问:纯真善良,诚实守信,富于幻想。第二问:①使原本顽皮任性的“我”变得沉静克制;②使原先幸灾乐祸的“我”学会怜悯同情。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声音很低也很平静。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我还叫你张老板。”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这是房费。”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我懂。青沙城的人都懂。”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第61页共61页 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饭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铃”,铃声非常低,却惊得我爷爷一大跳,房里哪来的铃声?“铃,铃”,我爷爷立即知道了铃声的来源,全身的汗毛立马登立。四五年没用了,那个很难引人注意的铃铛已落满灰尘,那根从楼上穿壁而来的丝线也落满灰尘,正被轻轻牵动着。“他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爷爷紧搭猛烈跳动的胸口,蹑手摄脚走上三楼最而头那间房前,轻轻触碰门头隐蔽的小钉子。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房内温暖如春。魏鸣之倚在大床上,手里捧着烟枪烟枪换了,周身镶嵌着红蓝宝石。“子林兄,外面如何?客栈里如何?有无异样?“魏鸣之吐一口烟圈。“没,没……”我爷爷知道魏鸣之的厉害,愈发紧张。“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况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晚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要心眼儿。”越是紧急时刻越表我爷爷反而平静了——与魏鸣之打交道这么多年,受到他不小的影响,现得平静。“鸣之兄,哦,长官,我可以请你离开这儿吗?这是我的客栈,你入住经过我同意了吗?按你们的法律,我有权这么做。”魏鸣之手腕一闪,手枪不见了,坐起,向我爷爷微微一抱拳:“子林兄勿当真,兄弟不过开个玩笑。子林兄,并非兄弟信不过你,实在是兄弟重任在身,不可有丝毫差错。不瞒子林兄,不出三日,兄弟我,我们,就大功告成,城外那些……”“明白,鸣之兄一到,我就知道事关重大。我也明白,鸣之兄一出手,局势就会逆转。”我爷爷淡淡地说。“张子林,不是你,我早已死于日本人之手,故而你也是抗日英雄。然,此时同样国难当头,你若胆最有丝毫背叛,我魏鸣之的子弹是不认人的!”魏鸣之说着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根金条,“子林兄,兄弟也只能如此相报了。子林兄放心,青沙城解围,全国秩序恢复后,兄弟和南京都不会忘记你。”回到楼下、爷爷愁死了,事情已经很清楚,老范和魏鸣之,一个城外,一个城内,正在领导一场锋相对的重大行动。“魏鸣之当年孤身潜入被目本人占领的青沙城,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身受重伤,是我冒着危险救他。可是,我不能成为罪人啊!“我爷爷终于咬了咬牙,走向二楼最东边的房间,默默念道,“鸣之兄,我并非背叛。我当年救你,是救英雄;现在,我是……”补记:《青沙志》载,是夜,魏鸣之被捕。次日,解放军挫败青沙城守军一次重大阴谋。旋即,青沙城宣告解放。(摘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老范坚持将两块大洋摁到“我爷爷”的手掌心,与后文希望“我爷爷”为他保密用意相同。B.老范、魏鸣之在风雪之夜先后到来,这使“我爷爷”始终处于紧张害怕之中,慌乱无措。C.小说在对话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D.魏鸣之对“我爷爷”的称呼多变,能看出他对“我爷爷”既有试探、威胁又有安抚、利诱。1.D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61页共61页 A.开头的环境描写用语简练,在写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B.小说情节在冲突中展开,城外与城内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我爷爷”的内心冲突,富有张力,引人入胜。C.小说将解放青沙城这重大事件聚焦于客栈,这与老舍的《茶馆》以茶馆为舞台展现社会沧桑巨变异曲同工。D.小说正文结尾留有空白,又用补记的形式明确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前文相互印证,突出了主题。2.A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3.①“我爷爷"面对城外与城内双方来者,最后选择站在以老范为代表的解放军-方。②早期抗日战争时期,魏鸣之选择抗日成为抗日英雄,后期却选择站在解放军的对立一方。③解放军为保护青沙城,没有发动直接战争,而是正确选择暗中布局,保护了千年古城,保护了传统文化。④在私人感情与家国选择上,应该抛弃私人感情,而以家国为第一-选择。⑤在人生前进方向中,需要慎重,做出正确抉择,不要成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4.小说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直接描写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而是分写了“我爷爷”见到老范、魏鸣之的两个场景,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4.这样安排体现了作者在选材、组材上匠心独运。①不直接描写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两个不见硝烟的场景并分开叙事,以小见大,是以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现实来写异常严峻的战争形势,更有利于营造战争无处不在的紧张氛围,从而多角度多层面塑造人物,突出主题。②两个场景分开叙事塑造了老范和魏鸣之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两个场景中老范、魏鸣之与爷爷的细节交流,比直接描写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英勇善战更能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思想、精神世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不写战争场面,通过两个场景让作为亲历者的“我爷爷”,作为群众的一员,面对私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做出正确抉择,突出了群众对革命的作用,丰富、突出了小说主题。④这样处理,留下“空白”,尤其结合末尾“补记”部分,引人遐想,拓展了文章的艺术空间,增强了艺术表现效果:前后对比,在对比中增强文章张力。(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马伯乐(节选)萧红大概这船,用不了一个钟头,就可以靠岸的。但是人们都不怎么高兴,人们的嘴里都在嘟嘟着。有的说:“这样的船,就不该载客。”有的说:“这样的破船,还不如老水牛,还要船票钱……”另一个接着说:“不但要船票钱,好嘛!船底一朝天还带要命的。”船老板听到他们越嚷嚷越不像话了,且有牵涉到这船要出乱子的话,船老板就把头从舱底的小扶梯间探了出来,发表了一篇演说:“咱们是用木船的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汽船呀!虽然说是太慢,但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吹毛求疵,那是奸徒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船老板的演说,演完了,把头缩回去了,刚刚下到了舱底。刚睡醒的马伯乐瞪着通红的眼睛问着:“什么事?”第61页共61页 船老板把两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尖上,笑得端着肩膀缩着脖,说:“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千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对付二三百……老弟,你说够本不够本……”船老板还在马伯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马伯乐本来要骂一声,但经过一拍,他觉得老板是非常看得起他,于是他觉得船老板这人是多么坦白呀!是一个非常正大光明的敢做敢为的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一个天真的人。于是马伯乐就问:“像这样的船,保险公司肯保吗?”“通融啦!中国的事,一通融还有不行的吗?”船老板说得高兴了,于是又拍着马伯乐的肩膀,甜蜜蜜地自信地说:“中国无论什么事,一通融是没有不行的哪,老弟!”正说得热闹之间,马伯乐太太来了,太太是很胆小的,坐火车就怕车出轨,乘船最忌讳船翻。但船老板说完之后,却很冷静的,似乎把生命置之度外了。她向马伯乐说:“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有两千块钱,一转眼就能够赚两万……你就不会也买这样一条便宜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马伯乐说:“这是良心问题。”太太说:“什么良心问题?”马伯乐说:“船翻了不淹死人吗?”太太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逃起难来还怕死吗?”船老板在一边溜着缝说:“说得对呀,买一只船做做好事,多救几条命也是应该的。”马伯乐转转通红的眼睛说:“也是!”这时候在甲板上又有些人在骂着,在说着疙瘩话。船老板越听越不入耳,又从扶梯上去,又要发表谈话。老板第一句就说:“我为的什么?”而后很沉静,他说了第二句,“诸位是为的逃难,是想要从危险的地方逃到安全的地方去。而我呢,南京一趟,汉口一趟,我是为的什么?我是为的诸位呀!换句话说,我就是为的我们的国家民族,若不然,我们何必非干这行子不可呢?就说我这只船吧,载点别的什么货物不行吗?难道不载客人就烂到家里了吗?不过就是这样,在国难的时候,有一分力量就要尽一分力量,有枪的上前线,没枪的在后方工作。大家在逃难的时候,忍耐着一点,也就过去了,说三道四,于事无补,白起摩擦,那是汉奸行为。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么?”船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胸脯,凛然一股正气,听了船老板这样反复的坚强的宣言,人们都非常感动。至于这船的“破”,这船的“慢”,那些小节目,人们早抛开了,只是向着中国整个的远大的前程迈进着。这时候,大江上的波浪一个跟着一个滚来,翻着白花,冒着白沫,撞击着船头。从正面望去,这江也望不到尽头,那遥远的地方也是一样起着白烟,那白色的烟雾,也是沉默不语的。它已经拟定了,假若来了“难船”,它非吞没了它不可。1941年1月(有删改)文本二:不久前,学者林贤治的《漂洎者萧红》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林贤治着力刻画了萧红作为现代作家中少有的漂泊者形象。作者对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做了这样的解释:二十年前,我在报上读到黄宗英先生的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关于妇女解放问题,她说现在比起“五四”时有所倒退,其中有“只差‘三从四德’没有说就是了”一类的话,令我十分震撼。所以,萧红作为“五四”的女儿,她对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至今仍具有启示的意义。第61页共61页 人生之外是文学。其实,对作家来说,文学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自由的追求,在萧红那里是一以贯之的。她一生的创作,始终顽强地表现了她的思想和个性,她的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就说讽刺小说《马伯乐》,以启蒙体现救亡,在当时的大队的“抗战文学”作品中,是明显的非主流,甚至是反潮流的。小说发表后,当时就有人站在“民族大义”的道德高地进行批评,可见作为一个作家的萧红的勇气。为什么要写《漂泊者萧红》?我想通过萧红,揭示“自由”的悲剧困境,彰显一种自由意识,无论在文学还是在更广阔的人生之中。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的场景描写,生动直接,既让读者可以快速地进入故事设定的情境之中,也表现了船上旅客的辛苦和不满。B.“良心”一词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有的是本心流露,有的是虚情假意,其中船老板说:“人总是有良心的”属于后者。C.小说节选部分将主要情节安排在一艘逃难的破船上,情节紧凑集中,波澜起伏,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表现人物形象。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用拟人的手法,画面迷茫,使人惊惧,且有象征意味,“它非吞没了它不可”暗含绝望,暗示人们的不幸命运。1.D【“暗含绝望,暗示……不幸”错误,结尾对远方白色烟雾的描写象征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描摹,流露的是作家希望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满腔热忱,寄托的是作家想要提高民族精神素质的深刻思考,没有暗含“绝望”“不幸”。】2.文本一的语言描写非常富有特色,下列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大量运用对话描写,这样处理有利于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个性,且重点突出了人性善恶的两面。B.船老板大段的演讲,符合人物特征,作者直接呈现出来,使其形象更鲜明。C.文中语言描写大多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如“多救几条人命是应该的”“在困难的时候,就要有一份力量尽一份力量”D.文中对马伯乐的语言描写不多,但是却能看出他对“良心问题”的态度,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2.A【“善恶两面”错误,文章通过对话主要是展现人物的个性,并非重点突出人性善恶的两面,而是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如船老板的虚伪,马伯乐的冷漠,马伯乐太太的自私。】3.根据文本二分析萧红创作思想的进步性。3.①执着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②始终坚持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③勇于进行“非主流”题材写作。4.请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分析萧红的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大众哪些国民性。4.①船老板:正气凛然的表演之下却是利欲熏心的猥琐,发国难财还要给自己戴一顶爱国的“帽子”,表里不一,自私虚伪;②马伯乐:遇事时在本能上有未泯的良知,但人云亦云,冷漠逃避;③马伯乐太太:凡事胆小但在利益面前却冷漠贪婪,自私自利;④乘船众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会不满、抱怨,但极易被愚弄、蒙骗。第61页共61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材料二: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第61页共61页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材料三: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叶朗: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第61页共61页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审美体验的探究是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往往通过审美体验来呈现。B.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概括了从审美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C.审美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获得“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D.艺术家只有开拓优雅、精致的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心灵的自由,才能更好地成就事业。2.下列各项对“审美体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一般经验不同,审美体验是无功利的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令人沉醉其间的、难以言说的生命直觉。B.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体验虽有命名上的“妙悟”与“迷狂”等不同,但都偏爱感悟式、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C.审美体验包括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其中前者是通过审美观照、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等构建的精神空间。D.中国古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常在弹琴、赏花、品茗等活动中开拓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美体验”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与友人会于会稽山,于茂林修竹间“极视听之娱”,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第61页共61页 B.俞平伯与朱自清游历、感受灯影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有感而发创作同题习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C.《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风姿特秀,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D.《红楼梦》中探春、宝钗等赏花、吟唱,更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三种态度,认为“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这三种态度分别属于哪种体验,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第61页共61页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戏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成了“现实”,现实的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材料二: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打破了国外,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第61页共61页 事实上,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亮相第二届老舍艺术节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由陆帕执导。与这位波兰导演来华演出的多部作品一样,《酗酒者莫非》的理念、手法均属于欧洲当代文学剧场,影像与心理两个时空的结合方式带出欧洲戏剧大师与中国当代文学碰撞出的火花。另一部在艺术节上登台的戏剧《铸剑》,文本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及中国民间传说《干将莫邪》,由波兰知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与中国演员联合创作完成。科技手段是助力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鲜亮“外衣”,然而究其根本,中国戏剧承载的厚重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才是它能在国外赢得赞誉、获得尊重的根本原因。从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访美、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茶馆》巡演欧洲,到近几年由陈佩斯、黄盈、赵森等执导的《戏台》《黄粱一梦》《罗刹国》等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特别关注,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这些都在提醒中国的戏剧创作者,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梅生《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些新创作品却不能获得人们的好评。B.经典戏剧作品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它们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艺术的高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C.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过时甚至灭失,但作为时代产物的优秀戏剧作品,其精神历经岁月的冲刷后,反而会愈显光亮、永不过时。D.西方观众一度认为,中国戏剧与戏曲、杂耍是等同的,但随着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刻板的认识已被打破。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这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源于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守护与传承。B.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的途径虽然与《朝阳沟》中所展现的不同,但两代青年都有炽烈的家国情怀。C.由《宝莲灯》与《天下第一楼》的成功可以看出,经典作品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百姓的心声。第61页共61页 D.材料二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表演京剧《四郎探母》时,中外演员用特别突出拔高的音一起唱出“番”字。B.观看歌剧《图兰朵》时需注意着装,正襟危坐,不能像在戏园子一样随意走动。C.国外创作人员用多台投影等技术手段,与中国艺术家一起创作出话剧《青蛇》。D.音乐剧《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歌颂中国快递小哥辛勤创造、坚定追求的精神和形象。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戏曲的全面繁荣。(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第61页共61页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7000多年前,对于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2015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咸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6500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而这一区域的中心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不可阻挡。(摘自《搜狐网》,有删改)材料二利维坦按:“作为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话几乎在每一片人类所涉足的土地上出现。各时各地的人都会在神话中融入当地环境、风俗抑或是信仰,不断引入的素材将替代神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找寻到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世界性神话母题——大洪水。古时世界上的各民族鲜有文化交流,更何况先人所面临的不可能只有洪水这一灾祸,旱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变化多端,为何只有洪水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之中?层出不穷的理论解说中接受度较高的有两种。第一,各民族人们心理状况的趋同性决定了神话的相似。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题材自生说”。该理论的代表学者德国学者阿道夫·巴斯蒂安认为神话是一种“第61页共61页 人的观念,每个民族自身都会发展出一定的思想”,人类心理的统一性——“自发(或初级)思想”决定了包括神话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相似性。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也认为,各种族或民族“在观念、幻想、习俗和欲望上惊人的相似度”或许可以解释神话的相似之处。第二,各民族神话的相似性也可能是文化扩散的结果——正如人类文化也是由一个或几个地区发源并向其他地区传播一样,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题材游动说”。德国学者西奥多·本·法伊曾断言:印度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唯一渊源,世界各地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都是从印度传播扩散到各地的。英国学者G·E·史密斯则只承认一个文化传播的中心——埃及。他相信一切神话的源头都来自于埃及,然后才由巴比伦继承并传播开来。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有言之:“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摘自《网易号》,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几种假说中,作者更倾向于中国朱大可提出的洪水理论,最不认可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的说法。B.黑海大洪水假说增添了大洪水的真实性,而罗伯特·巴拉德早年间的发现,更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C.在墨西哥湾底部钻出的几条记录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留下的信息的沉积泥芯,使洪水神话研究出现转折。D.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科学家们探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而且方法更多样、科学。2.下面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真有一场席卷全球的洪水大灾变,那么地层深处则极有可能保留有洪水的某些迹象。B.如果不存在世界性大洪水,那么世界各地出现的洪水神话传说应该是区域性洪水的反映。C.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洪水神话,应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相同或相似的记忆或经历使然。D.材料二作者否定两套理论,认为大洪水等相似经历才是世界各民族神话趋同的深层原因。第61页共61页 3.下列材料不能支撑材料二中看法或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一次次的洪水磨难与牺牲中,“……人在对洪水景象的沉思中看到了众神的模糊容颜”。B.朱大可认为,地球板块运动产生的热量使尖锐地域(高山地域)冰川消融,流水四泄,形成大洪水。C.据统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传说有500多则,关于洪水的成因也显现明显的趋同性,如天神的惩罚。D.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神话九隆神话有诸多民间版本,其中白族的九隆神话与原型相差较远,百濮民族传说中九隆神话的原貌已不复存在。4.请简述两则材料内容上的异同。(4分)5.对于远古神话应该如何定义解释,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远古洪水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众所周知,科尔特斯凭借其不足600人的兵力就摧毁了人口数以百万计的阿兹特克帝国。不久,皮萨罗同样不可思议地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国。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基督教的信条以及西班牙人无可否认的技术优势,似乎并不足以解释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全面崩溃。在有关这个巨大谜团的解释中,有一项新假说令人茅塞顿开。因为,就在阿兹特克人将科尔特斯的军队逐出墨西哥城并予以重创的那天晚上,“天花”第61页共61页 这种传染病开始在城内肆虐,好多人一道死于那个“悲伤之夜”。这场致命的传染病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恰好解释,为什么阿兹特克人没有乘胜追击,完成合围,赢得最后的胜利。值得关注的,还有这场只杀死印第安人、对西班牙人却毫发无损的疫病对当时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对这种明显的“偏袒”,当时只能从超自然的角度加以理解,很明显,在这场战争中哪--方得到了神明的助佑似乎已不成问题。在西班牙人的神祗展现了其“超自然的能力”之后,难怪印第安人会如此温顺地俯首称臣。这一假说为我们重新理解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自然,也就会引发相关问题;西班牙人何以且何时获得了这种免疫力?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疫病以对付入侵的西班牙人?只要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随之显现的就是一个人类历史中的新领域,即人类与传染病的互动。世界历史其实巳经提供了许多类似的事例,比如14世纪的黑死病,19世纪的霍乱大流行。但在传统史学中它们很少受到关注,渐渐地,那些人类与疫病惨烈遭遇的案例都已湮没于时间隧道中,以致事件发生的规模与意义都很容易被忽略。不过在其他一些事例中,军营里突发的疫情的确扭转了战局,这类插曲自然不大可能被遗漏,但它们的不可预见性却使历史学家深感不自在。我们都希望历史合乎理性、有章可循,为了迎合这愿望,历史学家也往往会在历史书写中刻意突出那些可预测且可控制的因素,而总是以一种不经意的笔调处理这类事件。在解读古代文献时,历史学家自然会受到自身疫病体验的影响。经历过各种病史的现代人,已对各种常见的传染病拥有了相当程度的免疫力。受过严格训练的当代历史学家往往只能认为那些疫病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说法未免夸张。但事实上,同样的疫病在熟悉它的人群中流行与在完全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中暴发,其造成的后果差别巨大。如果现代医药出现之前的传染病均与现代欧洲传染病模式并无二致,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关注疫病的历史呢?是时候,通过揭示各种疫病循环模式对过去和当代历史的影响,将疫病史纳入全球历史诠释的范畴之中了。毋庸置疑,无论过去与现在,传染病都在自然平衡和历史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摘编自威康·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材料二:新冠疫情以远超人们预期的速度高速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程度,当前国与国之间大量而频繁的商务、旅游、教育等活动,为疫情的扩散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封国”,地球村正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更糟糕的是,由于疫情的冲击,过去几十年不断升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可能大规模退潮。第61页共61页 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正陷入麻烦,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经济上的各种保护主义将加速抬头。有国家为了优先保护本国需求,会对具有优势性的产品限制出口;更多国家还会限制别国产品进入,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大伤害。同时,这次疫情开始让全球重新反思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最早暴发疫情之后,由于全球制造业对中国产业链的高度依赖,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发现本国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是不是产业链不应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对于某些关键产业,即使本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是不是也应让部分产业回流本国?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就在4月表示,为了鼓励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国政府将为企业的相关搬家费用买单。当然,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予以回应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最近两年,特朗普多次要求苹果将全球生产线搬回美国,结果,就在去年6月份,苹果反而将美国本土的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了中国。最近几年,关于全球制造业撤离中国早就不是新闻,但实际上,国际资本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因为中国虽然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仍具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也很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包括苹果在内的跨国企业并不愿意仅仅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而远离自己最大的销售终端市场。所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牢不可破。过去,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不足,每当国家进入危机时刻,政府的权力都会膨胀。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表示,面对经济大萧条民众只能求助于政府。这--次疫情暴发后,很多西方政府的权力都开始扩大,预计这种趋势短时间之内不会逆转,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在疫情之后可能就可以实现。从历史上来看,全球产业链转移原本就是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市场之手始终在默默发挥作用,“二战”以来全球产业链已经历了三次大转移,其中90年代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端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过去几年,第四次全球产业链转移潮其实已经开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在一夜之间从中国撒出,但从更长期来看,在疫情的推动下,产业转移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摘编自谢九《疫情正在重塑世界:全球化进或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文化上的,对这种征服以往从宗教或技术角度的历史解释似乎很难令人信服。B.第61页共61页 传染病只对美洲印第安人造成伤害这一史实,让交战双方都以为神灵站在了西班牙人一边,重创了印第安人的心理防线。C.中国具有劳动者素质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中国是苹果公司重要的消费市场,吸引苹果不顾反对将所有生产线搬到中国。D.让制造业向本国回流,以前对西方政府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疫情危机之后随着其权力的膨胀,这可能变成现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学家往往忽略疫病对不具有免疫力的人群造成的可怕后果,未意识到疫病模式的变化,这会导致其对人类与疫病互动的历史缺乏洞察。B.对各种不可预见的疫病事件的强调会削弱以往历史的解释力,历史学家往往对此就低调处理,因为历史的发生应该合乎理性有章可循。C.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处于相互依赖之中,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在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使全球产业链分布过度集中。D.全球产业链转移-方面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政府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此次疫情将会使新一次产业链转移的过程大大加快。3.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作为经济全球化退潮的表现的一项是()A.从全球疫情地图来看,疫情重灾区——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美国的纽约州、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大巴黎地区,一度大规模封城,经济停摆。B.近期俄罗斯、越南等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对于需要进口粮食才能满足需求的国家,一旦国际市场关闭,将面临价格上涨或粮食短缺的危机。C.疫情暴发之后,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经济救助方案,计划从1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22亿美元,协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撤回本国。D.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频繁从国际组织和协议中“退群”,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奥巴马时期全力打造的国际多边经济组织TPP。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第61页共61页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第61页共61页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千馆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B.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C.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D.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十四五”第61页共61页 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B.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C.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体验。D.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3.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一项是()A.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B.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C.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D.“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5.请根据材料概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我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可以有哪些举措?第61页共61页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教师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第61页共61页 材料二: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材料三: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叶朗: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第61页共61页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审美体验的探究是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往往通过审美体验来呈现。B.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概括了从审美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C.审美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获得“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D.艺术家只有开拓优雅、精致的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心灵的自由,才能更好地成就事业。1.D【本项中的“只有……才”是必要条件。文中的表述是“艺术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可知这种审美空间,只是“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的条件之一,非必要条件。】2.下列各项对“审美体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一般经验不同,审美体验是无功利的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令人沉醉其间的、难以言说的生命直觉。B.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体验虽有命名上的“妙悟”与“迷狂”第61页共61页 等不同,但都偏爱感悟式、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C.审美体验包括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其中前者是通过审美观照、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等构建的精神空间。D.中国古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常在弹琴、赏花、品茗等活动中开拓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2.B【本项“但都偏爱感悟式、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的“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可知。】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美体验”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与友人会于会稽山,于茂林修竹间“极视听之娱”,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B.俞平伯与朱自清游历、感受灯影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有感而发创作同题习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C.《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风姿特秀,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D.《红楼梦》中探春、宝钗等赏花、吟唱,更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3.C【审美体验是一种无功利、瞬间的审美直觉,同时也是一种感悟和体验。C项只是客观评述嵇康这个人物。】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4.①材料一首先以恩格斯的散文引出审美体验的话题,并阐释其两层含义;然后分析中西方美学虽然有命名的不同,但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联;最后将审美体验归结为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产物。②材料二首先说明审美体验包含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两个部分,然后结合郑板桥的例子分析从审美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5.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三种态度,认为“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这三种态度分别属于哪种体验,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5.①实用的、科学的态度属于非审美体验,具有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这种实用的态度是功利、实用的,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这种科学的态度是理智认识的。②第61页共61页 美感的态度属于审美体验,具有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特征。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是一种抛弃了功利、实用的深层次瞬间性生命直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戏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第61页共61页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成了“现实”,现实的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材料二: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打破了国外,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事实上,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亮相第二届老舍艺术节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由陆帕执导。与这位波兰导演来华演出的多部作品一样,《酗酒者莫非》的理念、手法均属于欧洲当代文学剧场,影像与心理两个时空的结合方式带出欧洲戏剧大师与中国当代文学碰撞出的火花。另一部在艺术节上登台的戏剧《铸剑》,文本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及中国民间传说《干将莫邪》,由波兰知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与中国演员联合创作完成。科技手段是助力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鲜亮“外衣”,然而究其根本,中国戏剧承载的厚重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才是它能在国外赢得赞誉、获得尊重的根本原因。从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访美、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茶馆》巡演欧洲,到近几年由陈佩斯、黄盈、赵森等执导的《戏台》《黄粱一梦》《罗刹国》等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特别关注,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这些都在提醒中国的戏剧创作者,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梅生《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些新创作品却不能获得人们的好评。B.经典戏剧作品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它们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艺术的高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第61页共61页 C.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过时甚至灭失,但作为时代产物的优秀戏剧作品,其精神历经岁月的冲刷后,反而会愈显光亮、永不过时。D.西方观众一度认为,中国戏剧与戏曲、杂耍是等同的,但随着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刻板的认识已被打破。1.A【材料一原文为“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由此可见,“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并不是总是出现的,新创作品也能获得人们的好评,所以A选项中“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与“不能获得人们的好评”的表述属曲解文意。】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这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源于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守护与传承。B.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的途径虽然与《朝阳沟》中所展现的不同,但两代青年都有炽烈的家国情怀。C.由《宝莲灯》与《天下第一楼》的成功可以看出,经典作品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百姓的心声。D.材料二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2.D【“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错,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由此可见,文章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是为了论证上述观点的。】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表演京剧《四郎探母》时,中外演员用特别突出拔高的音一起唱出“番”字。B.观看歌剧《图兰朵》时需注意着装,正襟危坐,不能像在戏园子一样随意走动。C.国外创作人员用多台投影等技术手段,与中国艺术家一起创作出话剧《青蛇》。D.音乐剧《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歌颂中国快递小哥辛勤创造、坚定追求的精神和形象。3.综合材料二可知,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通过科技手段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相结合丰富表现形式”。A.没有涉及科技手段;B.是对观众的要求;C.既涉及科技手段,又涉及中国故事《青蛇》;D.虽涉及了时尚元素与中国故事,但时尚元素不等于科技手段。】第61页共61页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4.文章开篇提出“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的问题,接着从艺术的高度、作品的厚度、生活的温度三个角度回答了此问题。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戏曲的全面繁荣。(6分)5.文化沃土以提升作品的厚度;③贴近百姓口味以提升生活的温度;④利用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戏剧的交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水假说。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定,雷恩认为大决堤发生的时间是距今7000多年前,对于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人类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紧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早年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巴拉德2015年又在黑海底部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而半咸水生物的存在痕迹最高只能追踪到6500年前,如此迅速的水域咸度变化更是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第61页共61页 在黑海大洪水假说被提出的同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学者朱大可提供了另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他将洪水神话流传最广、最完整的亚洲腹地视作“洪水话语中心区”,而这一区域的中心便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的尖锐地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第三阶段(亿万年来)与人类文明史大致平行,而古人类进化链的缺环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闪现断代,因此朱大可认为:板块运动所产生的热量造成了气候的短期异常,冰川的消融使得洪水的爆发不可阻挡。(摘自《搜狐网》,有删改)材料二利维坦按:“作为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神话几乎在每一片人类所涉足的土地上出现。各时各地的人都会在神话中融入当地环境、风俗抑或是信仰,不断引入的素材将替代神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找寻到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意味着毁灭性灾难的世界性神话母题——大洪水。古时世界上的各民族鲜有文化交流,更何况先人所面临的不可能只有洪水这一灾祸,旱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变化多端,为何只有洪水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之中?层出不穷的理论解说中接受度较高的有两种。第一,各民族人们心理状况的趋同性决定了神话的相似。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之为“题材自生说”。该理论的代表学者德国学者阿道夫·巴斯蒂安认为神话是一种“人的观念,每个民族自身都会发展出一定的思想”,人类心理的统一性——“自发(或初级)思想”决定了包括神话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相似性。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也认为,各种族或民族“在观念、幻想、习俗和欲望上惊人的相似度”或许可以解释神话的相似之处。第二,各民族神话的相似性也可能是文化扩散的结果——正如人类文化也是由一个或几个地区发源并向其他地区传播一样,而这一理论也被称为“题材游动说”。德国学者西奥多·本·法伊曾断言:印度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唯一渊源,世界各地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都是从印度传播扩散到各地的。英国学者G·E·史密斯则只承认一个文化传播的中心——埃及。他相信一切神话的源头都来自于埃及,然后才由巴比伦继承并传播开来。第61页共61页 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曾有言之:“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摘自《网易号》,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几种假说中,作者更倾向于中国朱大可提出的洪水理论,最不认可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的说法。B.黑海大洪水假说增添了大洪水的真实性,而罗伯特·巴拉德早年间的发现,更佐证了大洪水的存在。C.在墨西哥湾底部钻出的几条记录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留下的信息的沉积泥芯,使洪水神话研究出现转折。D.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科学家们探究的步伐并未停止,而且方法更多样、科学。1.C【A.“作者更倾向于中国朱大可提出的洪水理论,最不认可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的说法”错,作者只是客观陈述了几种假说,没作比较,没有否定哪一个肯定哪一个。B“早年间”错,早年间的发现是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与“佐证大洪水的存在”无关;D.“在英国地质学家的洪水神话研究失败之后”错,证实没有发生过世界大洪水不能叫“研究失败”,且“方法更多样、科学”无据。】2.下面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真有一场席卷全球的洪水大灾变,那么地层深处则极有可能保留有洪水的某些迹象。B.如果不存在世界性大洪水,那么世界各地出现的洪水神话传说应该是区域性洪水的反映。C.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洪水神话,应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相同或相似的记忆或经历使然。D.材料二作者否定两套理论,认为大洪水等相似经历才是世界各民族神话趋同的深层原因。2.D【根据“单就这两套理论来说,前者并未对观念一致的深层原因作出充分解释,而只是以宽泛的方法论倒果为因,因此难免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后者则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把神话和神话的创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割裂,同时对于时间顺序的忽视使其显得片面和生硬。两者虽然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但显然都不是最终正解”,在材料二中,作者否定两套理论各有原因,也并没有确定“深层原因”就是“大洪水”。】3.下列材料不能支撑材料二中看法或观点的一项是(3分)第61页共61页 A.在一次次的洪水磨难与牺牲中,“……人在对洪水景象的沉思中看到了众神的模糊容颜”。B.朱大可认为,地球板块运动产生的热量使尖锐地域(高山地域)冰川消融,流水四泄,形成大洪水。C.据统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传说有500多则,关于洪水的成因也显现明显的趋同性,如天神的惩罚。D.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古老神话九隆神话有诸多民间版本,其中白族的九隆神话与原型相差较远,百濮民族传说中九隆神话的原貌已不复存在。3.B【A.支持材料二中“先民解释未知世界”——人把洪水归于上天神灵的惩罚B.朱大可理论是材料一众假说中的一种,作者没有从众多理论中肯定或否定哪一个,所以B不能支撑作者观点。故选B。C.印证材料一、二中“世界各地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内容。D.支持材料二中“不断引人的素材将替代神话的原始面貌,故事的梗概容易遭到破坏而变得模糊难辨,早期的特征也会被减弱乃至消除”的内容。】4.请简述两则材料内容上的异同。(4分)4.(1)相同点:都是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地神话里都有大洪水(只答“神话相似性”不妥),但都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2)不同点:材料一试图从科学(事实)角度研究,材料二从文化、观念、心理(理论)角度探讨。(意思对即可。相同点2分,不同点2分)5.对于远古神话应该如何定义解释,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远古洪水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5.利维坦按中认为:远古神话是先民解释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2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认为:远古神话既是传说,又可能是当时现实生活真实反映(或“当时真的发生过”)。(此题必须答出文中“真实”的含义)(2分)你对远古洪水神话的见解是:远古洪水神话是先民们在洪水爆发后解释自然的神话,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神话母题),体现了先民对未知世界和超能力的崇拜或恐惧。(答出“普遍存在或神话母题”和“崇拜或恐惧”,言之成理即可)(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第61页共61页 众所周知,科尔特斯凭借其不足600人的兵力就摧毁了人口数以百万计的阿兹特克帝国。不久,皮萨罗同样不可思议地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国。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基督教的信条以及西班牙人无可否认的技术优势,似乎并不足以解释印第安人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全面崩溃。在有关这个巨大谜团的解释中,有一项新假说令人茅塞顿开。因为,就在阿兹特克人将科尔特斯的军队逐出墨西哥城并予以重创的那天晚上,“天花”这种传染病开始在城内肆虐,好多人一道死于那个“悲伤之夜”。这场致命的传染病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恰好解释,为什么阿兹特克人没有乘胜追击,完成合围,赢得最后的胜利。值得关注的,还有这场只杀死印第安人、对西班牙人却毫发无损的疫病对当时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对这种明显的“偏袒”,当时只能从超自然的角度加以理解,很明显,在这场战争中哪--方得到了神明的助佑似乎已不成问题。在西班牙人的神祗展现了其“超自然的能力”之后,难怪印第安人会如此温顺地俯首称臣。这一假说为我们重新理解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自然,也就会引发相关问题;西班牙人何以且何时获得了这种免疫力?为什么印第安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疫病以对付入侵的西班牙人?只要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随之显现的就是一个人类历史中的新领域,即人类与传染病的互动。世界历史其实巳经提供了许多类似的事例,比如14世纪的黑死病,19世纪的霍乱大流行。但在传统史学中它们很少受到关注,渐渐地,那些人类与疫病惨烈遭遇的案例都已湮没于时间隧道中,以致事件发生的规模与意义都很容易被忽略。不过在其他一些事例中,军营里突发的疫情的确扭转了战局,这类插曲自然不大可能被遗漏,但它们的不可预见性却使历史学家深感不自在。我们都希望历史合乎理性、有章可循,为了迎合这愿望,历史学家也往往会在历史书写中刻意突出那些可预测且可控制的因素,而总是以一种不经意的笔调处理这类事件。在解读古代文献时,历史学家自然会受到自身疫病体验的影响。经历过各种病史的现代人,已对各种常见的传染病拥有了相当程度的免疫力。受过严格训练的当代历史学家往往只能认为那些疫病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说法未免夸张。但事实上,同样的疫病在熟悉它的人群中流行与在完全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中暴发,其造成的后果差别巨大。如果现代医药出现之前的传染病均与现代欧洲传染病模式并无二致,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关注疫病的历史呢?是时候,通过揭示各种疫病循环模式对过去和当代历史的影响,将疫病史纳入全球历史诠释的范畴之中了。毋庸置疑,无论过去与现在,传染病都在自然平衡和历史变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摘编自威康·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材料二:第61页共61页 新冠疫情以远超人们预期的速度高速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程度,当前国与国之间大量而频繁的商务、旅游、教育等活动,为疫情的扩散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封国”,地球村正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更糟糕的是,由于疫情的冲击,过去几十年不断升级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可能大规模退潮。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正陷入麻烦,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经济上的各种保护主义将加速抬头。有国家为了优先保护本国需求,会对具有优势性的产品限制出口;更多国家还会限制别国产品进入,这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大伤害。同时,这次疫情开始让全球重新反思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最早暴发疫情之后,由于全球制造业对中国产业链的高度依赖,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发现本国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是不是产业链不应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对于某些关键产业,即使本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是不是也应让部分产业回流本国?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就在4月表示,为了鼓励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国政府将为企业的相关搬家费用买单。当然,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会予以回应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最近两年,特朗普多次要求苹果将全球生产线搬回美国,结果,就在去年6月份,苹果反而将美国本土的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了中国。最近几年,关于全球制造业撤离中国早就不是新闻,但实际上,国际资本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因为中国虽然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仍具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也很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包括苹果在内的跨国企业并不愿意仅仅为了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而远离自己最大的销售终端市场。所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牢不可破。过去,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不足,每当国家进入危机时刻,政府的权力都会膨胀。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表示,面对经济大萧条民众只能求助于政府。这--次疫情暴发后,很多西方政府的权力都开始扩大,预计这种趋势短时间之内不会逆转,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在疫情之后可能就可以实现。从历史上来看,全球产业链转移原本就是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市场之手始终在默默发挥作用,“二战”以来全球产业链已经历了三次大转移,其中90年代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端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过去几年,第四次全球产业链转移潮其实已经开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在一夜之间从中国撒出,但从更长期来看,在疫情的推动下,产业转移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第61页共61页 (摘编自谢九《疫情正在重塑世界:全球化进或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文化上的,对这种征服以往从宗教或技术角度的历史解释似乎很难令人信服。B.传染病只对美洲印第安人造成伤害这一史实,让交战双方都以为神灵站在了西班牙人一边,重创了印第安人的心理防线。C.中国具有劳动者素质优势、产业链集群优势,中国是苹果公司重要的消费市场,吸引苹果不顾反对将所有生产线搬到中国。D.让制造业向本国回流,以前对西方政府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疫情危机之后随着其权力的膨胀,这可能变成现实。1.C【“将所有生产线搬到中国”错误,原文“将美国本上的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了中国”,不等于“将所有生产线搬到中国”,因为不排除苹果的全球生产线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地方也还有:实际上,比如印度、越南、南美就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学家往往忽略疫病对不具有免疫力的人群造成的可怕后果,未意识到疫病模式的变化,这会导致其对人类与疫病互动的历史缺乏洞察。B.对各种不可预见的疫病事件的强调会削弱以往历史的解释力,历史学家往往对此就低调处理,因为历史的发生应该合乎理性有章可循。C.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处于相互依赖之中,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在利用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使全球产业链分布过度集中。D.全球产业链转移-方面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政府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此次疫情将会使新一次产业链转移的过程大大加快。2.B【“因为历史的发生应该合乎理性,有章可循”错,原文是说“我们都希望历史合乎理性、有章可循”,作者文中强调的是,历史的发生和历史的书写,不应排除疫病等不可预见性的因素。】3.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作为经济全球化退潮的表现的一项是()A.从全球疫情地图来看,疫情重灾区——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美国的纽约州、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大巴黎地区,一度大规模封城,经济停摆。B.近期俄罗斯、越南等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对于需要进口粮食才能满足需求的国家,一旦国际市场关闭,将面临价格上涨或粮食短缺的危机。第61页共61页 C.疫情暴发之后,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经济救助方案,计划从1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22亿美元,协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撤回本国。D.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频繁从国际组织和协议中“退群”,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奥巴马时期全力打造的国际多边经济组织TPP。3.A【“一度大规模封城,经济停摆”是“为了控制疫情传播”,是疫情暂时冲击的后果,不能作为全球化化退潮的论据。】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①提出问题,分析原因,重申结论。②先用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引子引入本文论点:疫病事件参与重塑了人类历史;③再深入分析,疫病因素被以往的历史学家低调处理的原因;④最后再次强调疫情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5.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5.①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疫情对世界历史格局的改变;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③积极应对全球专业链转移的大趋势;④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外贸水平。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第61页共61页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千馆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第61页共61页 B.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C.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D.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1.A【B.“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错误。第一段信息是说“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可见选项变未然为已然。C.“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错误。第三段信息是“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可见选项曲解文意。D.“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错误。倒数第二段说“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子以重点支持的原因”,可见“这”是原因,而这指代的是上文所言“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的作用,选项偷换了原因。】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B.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C.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体验。D.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2.B【“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错误。第三段信息是说“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可见选项曲解文意表述绝对,应该表述成“只有……才能”。】第61页共61页 3.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一项是()A.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B.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C.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D.“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3.C【A.“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错误。原文第五段信息是“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可见选项中“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B.“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错误。这些设施和作用普通的博物馆就具备,不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D.“‘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错误。倒数第二段信息是“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可见选项涉及信息是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对于未来的意义。】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前三段为第一部分,先总说,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意思以及切入点。四-七段为分说的部分,平行并列结构,分别从文物保护、智慧管理、未来发展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第八段,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和开头,强调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意义。5.请根据材料概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我国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可以有哪些举措?5.(1)从国家层面而言,要重视智慧博物馆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不断扩展新试点。(2)从技术层面而言,不断拓展新技术的切入点,以便更好地为智慧博物馆建设以及观览服务。(3)从保护文物角度而言,不断提升水平,加强保护工作。(4)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不断借鉴,加强内外两部分的管理。(5)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国家重视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与社区合作,采用更多方式让展览进入城市公众空间,探索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好方法。(6)从博物馆的外在而言,要具有创新性,注入新的活力,不能因循守旧盲目沿袭搬用。第61页共61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具体步骤与技巧复习指南(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4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1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总复习专题26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检测(有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