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四第11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带解析)
展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2021·湖北黄冈调研)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古希腊的城邦通常被一座城墙围绕,市内有一个被称为“卫城”的地方。在卫城上耸立着各种神庙、祭坛、公共纪念物,有很多廊柱、店铺、法庭,以及给城邦众神的各种供奉。这说明“卫城”是( )A.培养集体意识的场所 B.城邦的政治中心C.保卫城邦的前沿阵地D.公民的理想国度解析:选B。根据材料“卫城上耸立着各种神庙、祭坛、公共纪念物,有很多廊柱、店铺、法庭,以及给城邦众神的各种供奉”可知,卫城内有大量与城邦运行相关的重要设施,是城邦的政治中心,故B项正确。这些设施并不是全体公民都能使用的,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市内有一个被称为‘卫城’的地方”可知卫城在城内,不是前沿阵地,排除C项;卫城是城邦城市的一个区域,不是国家,排除D项。2.(2020·河南六市二模)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建立了严酷的法律体系B.参与政治是公民的义务C.党派政治斗争较为激烈D.公民信仰自由受到限制解析:选B。政党是参与政治活动的组织,当党派分裂时公民必须参加其中任何一方,参与政治活动服务城邦,这表明在古代雅典参与政治是公民的义务,故选B项。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排除A项;材料只见“党派分裂”未见“斗争较为激烈”,排除C项;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公民可以参加任何一方,排除D项。3.(2021·福建南平模拟)公元前404—公元前362年,雅典有8起告发案件由公民大会审理,只有4起是在陪审法庭上审理。但是,公元前361—公元前322年,告发到公民大会的27起案件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陪审法庭由此增强了对政治领袖尤其是将军的控制权力。这一变化使( )A.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保障
B.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构C.公民大会的作用大大削弱D.民众意识影响司法审判公正解析:选A。据材料“陪审法庭由此增强了对政治领袖尤其是将军的控制权力”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防止政治领袖专权,保障雅典民主政治,故选A项;材料“案件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说明陪审法庭仍是司法机关,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司法审判的减少不会削弱公民大会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陪审法庭审判权的变化,不是民众意识,排除D项。4.(2021·湖北武汉测试)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相当部分的国库收入用于修建雅典娜神庙和雅典卫城。这些建筑工程分成小批交由私人承包,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无区别。这表明( )A.雅典社会较为开放B.外邦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奴隶拥有人身自由D.公民与外邦人地位平等解析:选A。“建筑工程分成小批交由私人承包,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无区别”说明雅典在劳动方面较为开放,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外邦人的政治地位,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无区别”说明只是在劳动方面较为开放,其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5.(2020·山东日照二模)雅典陪审法庭明确规定:如果只是家长里短式的纷争,最多只需要201名陪审员负责审理该起案件;但如果案子关系到雅典的安危,陪审员的数量至少有508人。这一规定意在( )A.强化公民身份认同 B.防止贵族干预司法C.强调城邦利益至上D.保证审判过程公正解析:选D。陪审员对案件本身负责,凭自己的判断力做决定,陪审员数量越多,越能保证案件审理的合理性,保证审判过程的公正性,故选D项。陪审员都是公民身份,无须身份认同,排除A项;增加陪审员数量并不能防止贵族干预司法,排除B项;增多陪审员是为了更加公正,陪审员增多并不能保证城邦利益至上,排除C项。
6.(2020·河南新乡二模)罗马法规定:“任何官员对罗马人加以死刑、鞭笞、罚款等处罚时,该公民有权上诉,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诉期间,人民投票表决之前,官员不得对之施加惩处。”这种规定( )A.阻碍了司法实践顺利开展B.体现出罗马法的严酷C.有利于防范官员擅权害民D.使公民范围逐渐扩大解析:选C。据材料“任何官员对罗马人加以死刑、鞭笞、罚款等处罚时,该公民有权上诉,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诉期间,人民投票表决之前,官员不得对之施加惩处”可知,罗马法之下官员并不具有绝对权威,这种规定有利于防范官员擅权害民,故选C项。罗马法的这种规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并不会阻碍司法实践顺利开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灵活性,并非严酷,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公民上诉的相关规定,与公民范围无关,排除D项。7.(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古罗马法学家对物进行了多种分类。一种分法是所谓有形物与无形物之分:前者即指奴隶、土地、衣服、金银等物;后者指可以作为权利客体的权利本身,如继承权、使用权、地役权等。这可以用来说明罗马法( )A.限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B.重视法律程序的运用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解析:选C。据材料“古罗马法学家对物进行了多种分类。一种分法是所谓有形物与无形物之分:前者即指奴隶、土地、衣服、金银等物;后者指可以作为权利客体的权利本身,如继承权、使用权、地役权等”可知罗马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8.(2020·河北唐山二模)罗马法学家在他们对法律的探索过程中是极其讲究实际的,他们将规则仅仅视为是“对事情的简要陈述”。但是,他们在公元前2世纪和1世纪引进了希腊辩证推理方法,同时对一般的法律制度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这反映了罗马法( )A.立法灵活多样B.来源的广泛性C.重视逻辑推理D.具有理性精神
解析:选D。根据材料“罗马法学家在他们对法律的探索过程中是极其讲究实际的……他们在公元前2世纪和1世纪引进了希腊辩证推理方法,同时对一般的法律制度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并结合材料前后的转承关系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辩证推理和抽象概括逐渐增强,这反映了罗马法具有理性精神,故选D项。9.(2021·皖江名校联考)恩格斯说:“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在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下列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罗马法( )A.确立了近代欧洲的历史发展方向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倡导的原则与近代欧洲社会一致D.某些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解析:选D。据材料“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在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可知,恩格斯强调罗马法的某些精神具有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故选D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主要在法律方面,确立近代欧洲历史发展方向夸大了其影响,排除A项;罗马法适用于古罗马时期,不适用于欧洲近代社会,排除B项;“一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0.在早期罗马法中,婚姻关系分为夫权婚姻和自由婚姻,只有夫权婚姻的效力为法律所承认。但到了查士丁尼时期,夫权婚姻已完全被自由婚姻取代,并且丧失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础。该变化表明( )A.万民法蕴含天赋人权理念B.罗马法发展使妇女地位得到改善C.罗马法注重维护平民利益D.习惯法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解析:选B。自由婚姻取代夫权婚姻,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罗马法越来越体现出男女平等观念,表明罗马法的发展使妇女地位得到改善,故选B项。11.(2021·四川成都高三摸底)罗马的民法体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知,该体系( )A.消除了贵族与平民间的斗争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契约精神D.化解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解析:选B。根据“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等信息可知,罗马民法体系维护了商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商品经济秩序,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12.(2021·河北衡水第一次联考)在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转变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形成了适应帝国境内各族人民需要的万民法体系。据此可知罗马法( )A.注重调节社会矛盾B.根植于商品经济发展C.倡导取消阶级差别D.追求各族人民的平等解析:选A。根据“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结合万民法的诞生解决了在政治经济活动中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可知,罗马法注重调节社会矛盾,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志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材料二 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
。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忽,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13分)解析:第(1)问,秦帝国背景结合秦国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罗马背景据材料一信息从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传统、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的效果等方面分析。第(2)问秦朝速亡的原因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酷法的特点说明;古罗马统治得以延续的原因结合罗马法的实践特点并与时代背景分析。答案:(1)背景: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等。(答出四点即可)(2)秦:统治者主张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帝国的覆亡。古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帝国时代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农书《氾胜之书》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第一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胡孝文等主编《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表中提取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秦汉实行郡县制,罗马帝国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罗马帝国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等方面分析;其次,明晰论证观点,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古代帝国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特征:古代帝国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阐述: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都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综上所述,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示例二特征: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阐述:秦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综上所述,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时代”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