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61教学网)
我的位置: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ID:25003 2021-09-12 38页1111 174.0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朱先生退兵陈忠实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第38页共38页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代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写朱先生反复强调自己“闻不惯汽油味儿”,这种描写符合朱先生不畏权贵、低调淡泊,而又落后于时代的特征。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勇敢从容。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D.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张总督诚请朱先生的原因,暗示了朱先生退兵的动机。第38页共38页 B.小说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如朱先生的语言儒雅、文言化、书面化,非常符合他作为一名“只读圣贤书”的“儒子”身份。C.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在典型环境和尖锐矛盾中加以凸显。D.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使故事更曲折,增强了文本张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部分叙事视角运用的特点和作用。(4分)9.小说题为《朱先生退兵》,但是对朱先生如何退兵的情节又只字不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A7.C8.①文中划横线处变“朱先生”为“那人”,是一种有限视角,拉远了叙述者和事件、人物的距离,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②更客观地表现了张总督的手下对普通百姓的疏远和傲慢态度,从侧面表现了张总督的形象,还暗示了朱先生和张总督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原因。9.①从小说主题来看,小说重在突出朱先生为民请命,赞美知识分子却不居功的担当精神,而如何退兵的情节没必要再提。②从人物(关系)来看,小说重在表现朱先生与张总督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对如何退兵的情节只字不提,可以更集中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丰富人物形象,显示了朱先生的威望和不畏权贵、低调淡泊的人格。③从艺术效果来看,文章突出了朱先生只身前往的大智大勇和两日方巡抚罢兵撤归的成果。对如何退兵的情节只字不提,起了留白的作用,也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第38页共38页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闻不惯汽油味儿”是朱先生与张总督保持距离的理由,表现他不畏权贵、低调淡泊。也可能是事实,但不能主观推断出“落后于时代”。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心理描写不是主要方式。“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文章刻画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手法。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体特征、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从叙事视角看,小说以“朱先生”为主人公,以“朱先生”的角度叙述故事,属于第三人称叙述,这是一种全知视角,能够在不同人物、事件中自由切换,更客观全面。而此处连用了两个“那人”,这就把全知视角转变为有限视角,虽然说的是同一个人,但拉远了叙述者和事件、人物的距离,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这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叙事,表现张总督的手下对普通百姓的疏远和傲慢态度,这种叙事更加客观而真实,同时从侧面表现张总督权势大、盛气凌人的形象,这也是朱先生和张总督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原因。9.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分析情节安排作用的能力。本文中,朱先生之所以去退兵,不是因为张总督的请求,而是为民请命。从情节和人物关系看,朱先生和张总督的关系是重点,这其中当然也呈现了朱先生的其他性格特征,可以丰富人物形象。从艺术效果看,相关情节的留白,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拒绝张总督的邀请,拒绝张总督派卫兵保护,两次拒绝坐汽车,不接受张总督的庆功宴请等情节,使人物富于个性,故事更加曲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情节设置来说,写退了兵而不提怎样退的兵,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的作用,也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给予读者充分的想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魅力。从形象塑造来看,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性格在冲突中得以充分显现,并以次要人物衬托了朱先生的崇高形象,突出了他舍己为民的高尚人格。小说在朱先生和张总督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上浓墨重彩地表现,对如何退兵的情节一字不提,可以更集中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朱先生不畏权贵、低调淡泊的人物形象。第38页共38页 从主旨来看,教书先生朱先生对一省总督的拒绝,表明朱先生视名利如粪土,挺身而出担当退兵重任,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民请命,赞美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与担当。小说旨在表现朱先生为民请命的担当精神,而如何退兵的情节与主旨关系不大,故就此不写更好。(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骄傲的铁匠(节选)詹文格铁匠铺立于巷口,黧黑的门柱像一株古树,守卫着幽深的巷子。房子是旧砖老瓦,面目沧桑,与周边簇新的高楼格格不入。处于夹缝中的老铺子,身形虽然萎缩,但依旧老树新枝,年年吐绿,那股子倔强和孤傲始终存在。金铁匠脾气固执,不知多少人劝过他,占着上好的风水宝地不去生财,等于抱着金饭碗讨饭,简直是浪费资源。干嘛起早摸黑,整天叮铃咣啷,敲敲打打,能弄几个钱儿?赶紧翻建改造,招租出去,自己既落得个清闲,一身轻松,又能坐收其利,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莫非他没去想过?金铁匠所处的位置是烟火气最浓的地段,街面的麻石就显得越发密集平坦,石头被脚板踏得光滑如玉,中间磨出了凹面。那些金匠铺、银匠铺、钢匠铺、锡匠铺、铁匠铺、裁缝铺、伞匠铺、锁匠铺、中药铺、粽绳铺、弹匠铺、棺材铺一字排开。这些匠人既有手艺人的灵巧,又有商人的精明,他们除了少数以师带徒,大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守,血脉一样往下流传。日月轮转,世事兴替,一眨眼就换了一代手艺人,当年的毛徒弟,如今成了掌门。老金十四岁不到开始当学徒,亲眼所见匠人街的兴衰,最早关张的是染匠铺,接着是铜匠、伞匠、弹匠、箍桶匠,一个个不声不响地隐退。有些被改造升级,有些彻底消失。比如街头的棺材铺,兄弟几个都是上好的木匠,他们从街头消失之后,远行广东,转入家具行业,白手起家,最后资产过亿。铜匠、染匠、伞匠、弹匠的后代纷纷效仿。只有磁铁般的老金,把儿子牢牢地吸附在身边,不让他跟随大流。儿子留在铁匠铺帮他抡大锤,金铁匠心里还残存着农耕文明的火焰,还保留着“一学打铁,二学劁结”的美好记忆。当成片的乡村别墅拔地而起,列队的豪车开进小镇时,老金的儿子金一初再也坐不住了,在一个晴天朗日的夜晚,他把自己逐出了家门。儿子逃离师门,对金铁匠来说等于拦腰被斩,釜底抽薪,人们等着金铁匠不声不响地关门。可金铁匠内心倔强,外表顽强,儿子走了,他照样早出晚归,炉火兴旺,独撑门脸。谁都知道,在千锤百炼的铁匠行当里,锻打是关键所在。师傅的小锤指到哪,大方锤就得打到哪,每一件完工的铁器都离不开徒弟的锤打。第38页共38页 铁匠是个体力活,大锤就是铁匠铺里的顶梁柱,须臾不可离开。早上金铁匠神情落寞地拉开铺门,愣了一会。儿子丢下的那柄铁锤像个弃儿般地靠在铁砧旁,锤底闪着幽幽的冷光。他是师傅,很多年没摸过这把大锤了,檀木的锤柄被手掌打磨得光滑锃亮,摸上光滑如玉,留有厚厚的汗水包浆。金铁匠禁不住上前掂了掂,然后双手握柄,呼的一声举了起来。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姿势不对,大锤刚一举过头顶,耳里就听到咔嚓一声。他感觉手臂像遭电击,一股酸麻刺痛传遍全身,那一刻金铁匠感觉胸闷气短,连呼吸都有些吃力。他知道这是岔气了,腰部像抽走了筋骨,怎么也直不起来。看重脸面的金铁匠不服这口气,难道臭小子一走,自己真的就这样趴下?绝对不能。眼下要紧的是如何寻找替代品,听说可以机器换人?金铁匠专门跑了一趟县城,早就听说县城有机械化的铁匠铺,能省工省力省时。从城郊到城区,金铁匠租了一辆三轮,来回转了好几圈。城里确实有好几家使用机器的铁匠铺,可是哪还有半点铁匠铺的影子,叫铁器厂还差不多。一块烧红的铁坯,在机床上反复冲压,然后再置于钢模中,锻压成所需的铁件。那种铁器既笨重,又缺火候,一个模子制造,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对像老金这种信徒般虔诚的老铁匠,这简直是一种玷污和羞辱。将近五十年的从业生涯,每一锤子的敲打都带着自信和自豪,从满师之后,他每天都在琢磨钢火二字。他所打制的刀具锋利无比,经久耐用,方圆百里无人怀疑。不论是庖丁解牛的厨子,挥刀斫肉的屠户,还是运斤如风的石匠,他们全都信服金铁匠这手艺,对他敬重有加。从县城回来,金铁匠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让他心生骄傲。放下锤子的人不叫铁匠,面对这样的铁器他从骨子里轻视。他突发灵感:既当师傅,又做徒弟。为此他特意选了一柄新锤,这柄锤子很特殊,是不大不小的中锤。(选自《延安文学》2021年第1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铁匠的铁匠铺位置较好,完全可以利用它获得良好的经济价值,但金铁匠不为所动,在人们看来,金铁匠特别固执。B.铁匠铺位于巷口,进入巷子,就可看到很多的手工匠铺,这些匠人的手艺大多是采取子承父业的方式来进行传承。C.金铁匠的儿子逃离师门后,金铁匠没有招学徒,而是自己去找大锤的替代品,原因是他秉承技不外传的理念。D.金铁匠认为真正的铁匠制造的铁具是神圣的,而机器制作出来的铁器不入流,是对真正铁匠行业的玷污。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将面目沧桑的铁匠铺与周边簇新的高楼进行对比,并赋予铁匠铺以人的品格,为下文金铁匠的出现做了铺垫。第38页共38页 B.“石头被脚板踏得光滑如玉,中间磨出了凹面”一句侧面体现了铁匠铺所处街道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的景象。C.小说写金铁匠所打造的刀具锋利无比,经久耐用,厨子、屠户、石匠等人都信服他,这里直接体现了其技艺高超。D.文末写到金铁匠“既当师傅,又做徒弟”的做法解决了儿子离开后的“替代品”问题,同时也透着一些无奈。8.小说交代匠人街的衰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以“骄傲的铁匠”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4.C5.C6.①与金铁匠独自坚守铁匠行业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了金铁匠坚守铁匠行业的初心,丰富了人物形象。②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为金铁匠儿子逃离师门的行为做铺垫。7.①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概括了主人公形象特点。金铁匠脾气固执,不随波逐流,看不起使用机器的铁匠铺所制的铁器,而对自己铁匠手艺有着信徒般的虔诚,突出了金铁匠自信与自豪的形象特点。③揭示主题:通过写金铁匠对铁匠行业的真挚情感,以及金铁匠内心对农耕文明的敬重,表达了作者对像金铁匠这样的手工艺人坚守传统的肯定。第38页共38页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原因是他秉承技不外传的理念”错误。从文中人们纷纷改行的事实可知,其原因应是无人肯来当学徒。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直接体现了其技艺高超”错误。“厨子、屠户、石匠等人都信服他”是间接体现。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最早关张的是染匠铺,接着是铜匠、伞匠、弹匠、箍桶匠,一个个不声不响地隐退。有些被改造升级,有些彻底消失”“铜匠、染匠、伞匠、弹匠的后代纷纷效仿”“只有磁铁般的老金,把儿子牢牢地吸附在身边,不让他跟随大流”,匠人街的衰败与老金的坚守形成对比,“金铁匠心里还残存着农耕文明的火焰”,突出了金铁匠坚守铁匠行业的初心,丰富了人物形象。从情节发展来看,“比如街头的棺材铺,兄弟几个都是上好的木匠,他们从街头消失之后,远行广东,转入家具行业,白手起家,最后资产过亿”,匠人街衰败,许多手艺人纷纷转行,并且所获不菲,老金的儿子最终也耐不住寂寞与冷清,“把自己逐出了家门”,匠人街的衰败为老金儿子出走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含义的能力。小说的标题“骄傲的铁匠”,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引发思考:为什么骄傲?一个铁匠骄傲之处在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处于夹缝中的老铺子,身形虽然萎缩,但依旧老树新枝,年年吐绿,那股子倔强和孤傲始终存在”,金铁匠脾气固执,匠人街衰败,“不知多少人劝过他”“翻建改造,招租出去,自己既落得个清闲,一身轻松,又能坐收其利”,且金铁匠所处的位置是烟火气最浓的地段,但是他依旧坚守,保留着“一学打铁,二学劁结”的美好记忆,标题“骄傲的铁匠”,体现了他不随波逐流的特点;儿子逃离,对金铁匠来说等于拦腰被斩,人们等着金铁匠不声不响地关门,金铁匠无奈之下寻找替代品,但是看不起使用机器的铁匠铺所制的铁器,而对自己铁匠手艺有着信徒般的虔诚,突出了金铁匠自信与自豪的形象特点。从主旨的表达来看,金铁匠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感情真挚,“心里还残存着农耕文明的火焰”,内心对农耕文明的敬重,他认为真正的铁匠制造的铁具是神圣的,而机器制作出来的铁器不入流,是对真正铁匠行业的玷污。通过对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像金铁匠这样的手工艺人坚守传统的肯定。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叶三还是卖果子。他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好在哪里?第38页共38页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他写字写的是章草。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季陶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不卖?”“一张也不卖?”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第38页共38页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1982年2月28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用较大篇幅写叶三对选果子下的功夫,表面看似是与鉴赏家无关的内容,其实反映的却是鉴赏家的特质。B.“紫藤有风”“花是乱”,汪曾祺借助寥寥数语,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C.“红花莲子白花藕”的题诗,写出名画家与普通果贩之间的平实、坦诚的交流和沟通,呈现了“江湖人物”的自然状态。D.小说塑造的叶三,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陶民爱画荷花,作者有意将季陶民和李复堂所画荷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也将褒贬寄寓其中。B.文章最后叙述日本人买画的事情,写出季陶民绘画水平高、影响力大,更衬托出叶三爱画是一种毫无功利的精神挚爱。C.小说语言准确、干净、质朴、自然。大量运用短句,使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活泼凝练,形成汪曾祺独特的文风。D.从情节和结构来看,文中基本找不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颇有“散文”特征。8.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4分)9.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D7.A8.①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②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③叶三能看出画家笔下上灯台的是只小老鼠。④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⑤叶三与画共存亡。9.【观点一】合适。①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②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③深化主题,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观点二】不合适。①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③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D.“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理解错误。假设有过于肯定之嫌,会评画不见得可以当画家。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也将褒贬寄寓其中”理解错误。作者将季陶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并无褒贬之意。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根据“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可知是通过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第38页共38页 根据“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可知是通过叶三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的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根据“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可知是通过叶三看出老鼠的大小的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根据“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可知是通过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的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根据“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可知是通过叶三与画共存亡的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观点,然后从小说的要素角度分析。观点一:合适。从人物关系的角度来看,叶三“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二人惺惺相惜,互为知己,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季陶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即使季陶民已经发话,叶三可以卖画改善自己的生活,但“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即使季陶民死后画价大增,叶三也没有动过卖画的念头,可见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深入刻画人物性格。从主题的表现来看,本文讲述了叶三和季陶民两人身份迥异却能意趣相投,彼此能读懂对方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引导读者感受生活中的美,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同时又加入了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观点二:不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讲述的是叶三和季陶民二人互为知己的故事,辻听涛买画不得已经告一段落,再加上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的情节,使整个故事显得多此一举,情节赘余。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的情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三对季陶民画作的珍视,但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叶三自私、顽固的错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第38页共38页 从主题的表现来看,埋画这一情节体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大义,毕竟文中没有日本人强卖的情节。而季陶民已逝,叶三作为他的知己,有义务传播他的画作,使之大放异彩。但埋画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新湘行记①——张八寨二十分钟沈从文汽车停到张八寨,约有二十分钟耽搁,来去车辆渡河完毕。溪水流到这里后,被四围群山约束成个小潭,一眼估去大小直径约半里样子。汽车得从一个青石砌成的新渡口用一只方舟渡过,码头如一个畚箕形,显然是后来人设计,因此和自然环境不十分谐和。潭上游一点,还有个老渡口,有只老式小渡船,由一个掌渡船的拉动横贯潭中水面竹缆索,从容来回渡人。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风景习惯,必然作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姿势,搁在靠西一边白石滩头,才像符合自然本色。因为不知多少年来,经常都是那么搁下,无事可为,镇日长闲,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阳光下沉睡!但是这个沉睡时代已经过去了。小船渡口东边,是一道长长的青苍崖壁,西边有个裸露着大片石头的平滩,平滩尽头到处点缀一簇簇枯树。其时几个赶乡场的男女农民,肩上背上挑负着箩箩筐筐,正沿着悬崖下脚近水小路走向渡头。渡船上有个梳双辫女孩子,攀动缆索,接送另外一批人由西往东。渡头边水草间,有大群白鸭子在水中自得其乐的游泳。我为了温习温习四十年前生活经验,和二十四五年前笔下的经验,因此趁汽车待渡时,就沿了那一列青苍苍崖壁脚下走去,随同那十几个乡下人一道上了小渡船。上船以后,不免有些慌张,心和渡船一样只是晃。令我显得慌张的,并不尽是渡船的摇动,却是那个站在船头、嘱咐我不必慌张、自己却从从容容在那里当家作事的弄船女孩子。我们似乎相熟又十分陌生。世界上就真有这种巧事,原来她比我小说中翠翠虽晚生十来岁,目前所处环境却仿佛相同,同样在这么青山绿水中摆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不同处是社会变化大,见世面多,虽然对人无机心,而对自己生存却充满信心,一种“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增加幸福成功”的信心。第38页共38页 她大约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有张长年在阳光下曝晒、在寒风中冻得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双辫子大而短,是用绿胶线缚住的,还有双真诚无邪神光清莹的眼睛。两只手大大的,粗粗的,在寒风中也冻得通红。身上穿一件花布棉袄子,稍微大了一点。这正是中国许多地方一种常见的新农民形象,内心也必然和外表完全统一,真诚、单纯、素朴,对本人明天和社会未来都充满了快乐的期待及成功信心,而对于在她面前一切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更充满亲切好奇热情。两手攀援缆索操作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内行。我想起合作化,问她一月收入时,她却笑了笑,告给我:“这是我伯伯的船,不是我的。伯伯上州里去开会。我今天放假,赶场来往人多,帮他忙替半天工。”“一天可拿多少工资分?”“嗨,这也算钱吗?你这个人——”她于是抿嘴笑笑,扭过了头,面对汤汤流水和水中白鸭不再答理我。我不免有一点儿惭愧起自心中深处。因为我还以为农村合作化后“人情”业去尽,一切劳力交换都必需变成工分计算。到乡下来,オ明白还有许多事事物物,人和人相互帮助关系,既无从用工资分计算,也不必如此计算。船开动后,我于是换过口气请教,问她在乡下作什么事情还是在学校读书?她指着树丛后一所瓦屋说,“我家住在那边!”“为什么不上学?”“为什么?区里小学毕了业,这边办高级社,事情要人做,没有人,我就做。你看那些竹块块和木头,都是我们社里的!我们正在和那边村子比赛,看谁本领强,先做到功行圆满。村里还派我办学校,教小娃娃,先办一年级。娃娃欢喜闹,闹翻了天我也不怕。”我随她手指点望去,正有六七个小顽童在游戏,有两个上了树,都长得团头胖脸。其中四个还穿着新棉子。小船恰当此时,訇的碰到了浅滩边石头上,闪不知船滞住了。女孩子一声不响早已轻轻一跃跳上了石滩,用力拉着船缆,倾身向后奔,好让船中人起岸,让另一批人上船。一种责任感和劳动的愉快结合,留给我个要忘也不能忘的印象。在一般城里知识分子面前,我常常自以为是个“乡下人”,习惯性情都属于内地乡村型,不易改变。这个时节,才明白意识到,在这个十四五岁真正乡村女孩子那双清明无邪眼睛中看来,却只是个寄生城市里的“蛀米虫”。对于乡下的人事,我知道的多是百八十年前的老式样。至于正在风晴雨雪里成长,起始当家作主的新人,如何当家作主,我知道的实在太少了。一九五七年五月作[注]①1934年,沈从文从北京返回湘西故里,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一路写下一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后来结集出版,题为《湘西散记》。1957年再回湘西,有感而发,写下此文。文本二:第38页共38页 沈先生的语言文字功力,是举世公认的。所以有这样的功力,一方面是由于读书多。“由《楚辞》、《史记》、曹植诗到‘桂枝儿’曲,什么我都欢喜看看。”我个人觉得,沈先生的语言受魏晋人文章影响较大。试看:“绕城长河,每年三四月春水发后,洪江油船颜色蛘明,在摇橹歌呼中联翩下驶。长方形大木筏,数十精壮汉子,各据筏上一角,举桡激水,乘流而下……”这不令人想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我觉得沈先生写得比郦道元还要好些,因为《水经注》没有这样的生活气息。另外一方面,是从生活学,向群众学习。“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先生所用的字有好些是直接从生活来,书上没有的。比如:“我一个人坐在灌满冷气的小小船舱中”的“灌”字,“把鞋脱了还不即睡,便镶到水手身旁去看牌”的“镶”字。这样的字,在生活里,群众是用着的,但在许多作家的笔下,已经消失了。我们应当在生活里多找找这种字。还有一方面,是不断地实践。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在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人诗句,意在说明新渡口的建造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和谐,而老渡口才符合自然本色。B.“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两只手大大的,粗粗的”等描写,刻画了女孩的外貌,也突出了她经常参加劳动的特点。C.“青苍崖壁”“白鸭子”“青苍苍”“青山绿水”“绿胶线”等词语,色彩丰富,说明作者善用“颜色”写景写人。D.文中“合作化”“工资分”“农村合作化”“高级社”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文章写作的时代青景。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翠翠是《边城》的主人公,天真无邪、清纯可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B.《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与《诗经》共同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C.《水经注》中《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描绘了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突出了长江三峡纤柔秀美的特点。D.像沈从文善于炼字一样,鲁迅更是炼字高手、如《孔乙己》中“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字表现出孔乙己的吝啬性格。8.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沈从文的写作是如何做到“日益接近自然”的?(4分)9.如欲以“《新湘行记》的‘新’为题写一则《新湘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A7.A8.(1)读书多,古代的经典作品他都喜欢阅读。(2)从生活学,向群众学习,使他的语言生动活泼。(3)不断地实践,不停地写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9.(1)着重描写了弄船女孩子的言行,品评人物的形象和精神面貌,与“翠翠”相比,突出了人物之“新”。(2)写出了时代环境的变化,与过去“凋零景象”相比,突出了社会生活之“新”。(3)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湘行散记》“无言的哀戚”的含蓄表达方式不同,突出了表达方式之“新”。(4)语言富有时代气息,突出了遣词用语之“新”。【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引用‘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人诗句,意在说明新渡口的建造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和谐”无中生有,文中写道“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风景习惯,必然作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姿势,搁在靠西一边白石滩头,才像符合自然本色”,这里引用唐人诗句,只是想表达眼前老渡口和周边自然环境融合的特点。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楚辞》……与《诗经》共同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错,《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C.“《水经注》中《三峡》……突出了长江三峡纤柔秀美的特点”错,应是“突出了长江三峡挺拔秀美的特点”。D.“如《孔乙己》中‘排’字表现出孔乙己的吝啬性格”错,“排”字显示了孔乙己穷而炫耀富裕的神情,也表现了其诚实迂腐的性格。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提炼关键语句的能力。文本二中写道“沈先生的语言文字功力,是举世公认的。所以有这样的功力,一方面是由于读书多……”很明显,这是本段的中心句,下边将分写要点。由“一方面是由于读书多……我个人觉得,沈先生的语言受魏晋人文章影响较大”可总结出:读书多,古代的经典作品他都喜欢阅读。由“另外一方面,是从生活学,向群众学习……沈先生所用的字有好些是直接从生活来,书上没有的。……这样的字,在生活里,群众是用着的,但在许多作家的笔下,已经消失了。我们应当在生活里多找找这种字”可见:从生活学,向群众学习,使他的语言生动活泼。由“还有一方面,是不断地实践。沈先生说……”,可以看出:不断地实践,不停地写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第38页共38页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从人物形象上看,作者对弄船女孩子进行了描写和品评,如文中写道“她大约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有张长年在阳光下曝晒、在寒风中冻得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双辫子大而短……”、“真诚、单纯、素朴,对本人明天和社会未来都充满了快乐的期待及成功信心……”,并与“翠翠”相比,“世界上就真有这种巧事,原来她比我小说中翠翠虽晚生十来岁,目前所处环境却仿佛相同,同样在这么青山绿水中摆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突出了人物的“新”。从时代环境上看,文中写道“因为不知多少年来,经常都是那么搁下,无事可为,镇日长闲,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阳光下沉睡!但是这个沉睡时代已经过去了”,眼前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与与过去“凋零景象”相对比,突出了时代环境的“新”。从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看,“一种责任感和劳动的愉快结合,留给我个要忘也不能忘的印象”、“至于正在风晴雨雪里成长,起始当家作主的新人,如何当家作主,我知道的实在太少了”等语句直接抒情,异于《湘行散记》“无言的哀戚”的含蓄。从语言特色上看,“我想起合作化,问她一月收入时”、“区里小学毕了业,这边办高级社”等语句富有时代气息,突出了语言的“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看见阿尔山梁豪我曾对阿尔山视而不见。阿尔山有矿泉水,一瓶紧挨一瓶立在商场的货架上,晶莹剔透,气傲心高,你或被吓住,直接跳过。阿尔山有个所谓网红小火车站,听过的,不长记性,与宝岛的阿里山小火车相混。阿尔山是北国不可多得的度假地,多少广告,多少新闻,多少动人的画报大字等着撩拨你,你却一个不领情。此番去,都见识了。看到了具体的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山水间的人,似也与山水同调。当然,也看见了记忆里那些无视之见,悉数活络过来。第38页共38页 序幕掀开是在一处花岗岩石林,独异而惹眼。当地人叫它红石砬子。当初地壳抬升,这些内含红色矿物的花岗岩得以蹿出地表,又经河流下切,劲风削割,修理出几分荒诞色彩,状貌多端。峰不高,登上去,讨一点开阔舒展胸臆。山道旁遇三两株当地人称马尿臊的红果灌木,气味当如马尿般烘臭。据说,马尿臊全身是宝,能治跌打损伤、风湿、骨折和出血,故又称接骨木。取名了当爽快,可见乡民本色。在山尖,看远天雾雨蒙蒙,时值夏末,草木尚且绿得磊落,风也柔和,雨也舒松,恍如身处南国闲远处。小雨乍歇,天空灰云游荡、集结,似乎不愿就此善罢甘休。地面微湿,清风过,倒是清凉安逸,带着柔柔的草香。驱车去到阿尔山——松贝尔口岸,国门当前,车子不能再开,众人下车观望。正前是两车道的水泥桥,是为界桥。桥栏杆刷成深绿,其上站立各具造型的金色骏马,动态十足,将口岸所处地带的特色交代无余。国北边陲,肉眼可见外蒙山川原野,鲁莽而生机。听同行的林人讲,蒙古国地广人稀,为了来年春天草势葱郁,常趁着西北风吹,人为把火一点,任其在原野上自燃自灭。火光滔天,早前试过烧到阿尔山的白狼一带,所以边境防火形势严峻。登高望远,细细搜寻一遍,群山起伏,茫茫无人,却又直觉人无所不在,你因而更能感受到某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互动以至博弈的微妙。雨雾管不得那么多,一整片游过对岸去,照着更远处发蓝的山岭,安然而又磅礴。界桥下,流水潺潺淙淙,是那哈拉哈河。河水过口岸,就此远别故国,继续逶迤复逶迤,像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非要折磨自己,也是游戏人间。他日,又归转呼伦湖,方才消歇下来。在口岸处逗留良久,一行人改赴阿尔山火车站,一睹历史残片,该火车站为日据期建,躲过战火风云,褪下历史包袱,至今依然操用如初,小巧而温实。阿尔山散落着不少玛珥湖,是富含水蒸气的岩浆爆发所形成的小型火山口。口上积水成湖,即为玛珥湖。水窝在火山口上,日积月累,攒成平心静气的一面椭圆,压得火山没脾气。之后,那湖面便可雅兴大发地临摹高远的云天和近处的松林。阿尔山的天空本就用色豪放,几乎不遗余力,湖有所映,更加魔幻不清,似乎一切不能当真,此之谓梦。上下左右,得对称亭匀之美,加之水面低于地面,人在岸上如在山腰,另能感受到一股子以退为进的险峻气,也是聪明气、英俊气。水到底是老早便自修出灵性的,什么都奈何得住。在阿尔山逡巡三日,这下大体看真确了,阿尔山是地球把自己的内部翻出,献给当世的表层定居者的一份厚礼。阿尔山全名哈伦阿尔山,蒙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原先就跟山不挨着,是山偏偏贴着伊。而阿尔山的山,也不过是更为矫健、更为孤傲也更为冷酷的地下熔岩。此地确有四十余处温泉,富含矿物质,自是得益于地下的鬼斧造化。说到底,阿尔山其实是给地上的人看地下究竟长什么样的,也是给我们看人远未当家做主的那些光景,地球又有着怎样的气质和脾性。阿尔山能让我们看见不见。我们平日津津乐道的看,通常是被过往看的理念、权力与意志、经验、意识磨蚀出来的看。对于阿尔山,你再怎么先入为主地、臆断武断妄断至极地“看”,它也能旁逸斜出自己的华章来。你捆不住它,它压根不受你的旁注、你的编译、你的观看法则之限制,也不怕你那一点点磨损,它就那么呆呆地懒在那里,自成一格,却是天资过人的眉目情态——自然,它也懒得管你如何去看。看过走过想过,私下佩服得一塌糊涂。阿尔山好样、好境界!第38页共38页 良辰美景,终有一别。飞机落降北京,回到家,歇坐下来,顿感气味动荡相撞,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一身的草梗、羊膻、牛粪和泥腥味,虽自束于市朝高阁中,却俨然自在逍遥的绿林好汉。在城市放眼望去迹近雷同的水泥丛林里,这股味道显得如此冒失而率真、土气而可贵。借由它,我分明从那样的自己身上,再见阿尔山,芥子须弥间,恍同海市蜃楼,却真有了些难舍的滋味,实实在在。此刻,哈拉哈河依然在遥远的北方,不舍昼夜地奔流,经峭壁、石滩、草原、林地,终而归于悠悠呼伦湖。皆是屏障,又为依托,都是成全。它默认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惧。(摘选自《散文》2020年12月,有删节)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思路明晰,围绕标题“看见阿尔山”,写出了从对阿尔山的“视而不见”,到“见山见水、见不见”,到“再见”的过程。B.文章开篇写“我曾对阿尔山视而不见”,未亲至之前,对阿尔山的种种无视,与后文写对阿尔山见之“多”形成对比。C.文章写山道旁的“马尿臊”,写物是为了写人,无论是“马尿臊”还是“接骨木”,名字直截了当,作者借此突出了当地的山民本色。D.文章结尾“它默认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惧”暗指前文所写建于日据时期的火车站“褪下历史包袱,至今依然操用如初”一事。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独异惹眼的花岗岩石林、流经界桥的哈拉哈河、火山口的玛珥湖等的描写,写出了阿尔山山水的特色。B.文章第⑥段写界桥下的哈拉哈河流出国门又返回呼伦湖,似一位故人留恋故国,从而表现了阿尔山水的多情。C.文章第⑦段写玛珥湖“压得火山没脾气”,突出了玛珥湖对火山日积月累的压力,致使火山没有再次爆发。D.这篇游记散文在主旨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并由此引发出作者对阿尔山“性格”的敬佩。8.文章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阿尔山能让我们看见不见”,请根据文意回答,“看见不见”的内涵。(4分)9.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D7.C8.①从表层含意看,“看见不见”指阿尔山本是地下熔岩喷出地面形成的,它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远未当家作主时地下的光景。②从内在精神的角度看,“看见不见”指阿尔山不管游人如何主观臆断地“看”,它自美它之美;这让人们看见了平日里那些“无视之见”一如阿尔山一般“无私奉献、不受拘束、自成一格”的精神品格。9.①从修辞角度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如写哈拉哈河的“童心未泯”,使阿尔山的形象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特色更鲜明。②从句式运用角度看,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短句。如概写阿尔山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运用对称句式,使文章声韵和谐、节奏分明,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③从语言风格角度看,本文语言率性明朗、雅俗并重、富有哲理,如对阿尔山直接夸赞“阿尔山好样、好境界!”这种通俗的口语语言,使文章抒发的情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暗指前文所写建于日据时期的火车站……”错误,“哈拉哈河”虽是阿尔山的一部分,但此句是对阿尔山品格的一个总结,不仅限于指阿尔山火车站。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致使火山没有再次爆发”理解错误。“压得火山没脾气”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并不是火山没有爆发。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从表层含意看,“看见不见”,意思是看见一些表面看不见的某些东西。结合文中“阿尔山其实是给地上的人看地下究竟长什么样的,也是给我们看人远未当家做主的那些光景,地球又有着怎样的气质和脾性”可知,“看见不见”指阿尔山本是地下熔岩喷出地面形成的,它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远未当家作主时地下的光景。从内在精神的角度看,“看见不见”是指看见了抽象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由“看到了具体的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山水间的人,似也与山水同调。当然,也看见了记忆里那些无视之见,悉数活络过来”“阿尔山,你再怎么先入为主地、臆断武断妄断至极地‘看’,它也能旁逸斜出自己的华章来”“阿尔山好样、好境界”“它默认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惧”等内容可知,“看见不见”亦指阿尔山不管游人如何主观臆断地“看”,它自美它之美;这让人们看见了平日里那些“无视之见”一如阿尔山一般“无私奉献、不受拘束、自成一格”的精神品格。9.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第38页共38页 赏析语言特色,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即可。从修辞角度看,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如“平日津津乐道的看”与对阿尔山的“看见不见”对比,突出阿尔山的独到神韵;写哈拉哈河的“童心未泯”,使阿尔山的形象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特色更鲜明;把阿尔山火车站比喻成历史残片,生动形象的呈现出阿尔山的沧桑过往。从句式运用角度看,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多用短句。如“地面微湿,清风过,倒是清凉安逸,带着柔柔的草香”等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概写阿尔山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运用对称句式,使文章声韵和谐、节奏分明,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从语言风格角度看,本文语言率性明朗、雅俗并重、富有哲理,如“安然而又磅礴、鬼斧造化、芥子须弥间”等语句典雅蕴藉,耐人寻味;对阿尔山直接夸赞“阿尔山好样、好境界!”这种通俗的口语语言,使文章抒发的情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阿尔山能让我们看见不见”则富有哲理性,启示读者思考真正的“看”的境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在酒楼上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了S城。我来到先前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儿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地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地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第38页共38页 “这以前呢?”“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地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地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罢。”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冬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须得赶紧去设法。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几乎几夜睡不着。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当时什么法也没有。”“一直挨到现在,趁着年假的闲空,我才得回南给他来迁葬。我到得坟地,果然,河水只是咬进来,离坟已不到二尺远。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待到掘着圹穴,我便过去看,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但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因为外面用砖墩,昨天又忙了我大半天:监工。但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地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第38页共38页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你以后预备怎么办呢?”“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堂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我们一同走出店门,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选自鲁迅《彷徨》,有删改)【注】小说写于1924年,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看见蜂子或蝇子……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充满着对自己变化的自责与无奈,甚至还有点自我讽刺的意味。B.“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仿佛热闹起来了”,这里的“仿佛热闹”表明“我”与朋友刚见面的尴尬、拘谨、隔阂已消除了。C.吕纬甫为弟弟迁坟这一情节,主要表现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母亲的孝敬。D.小说中的“我”叹惋吕纬甫的衰颓,但又没能力帮助他走出困境,这与《祝福》中的“我”是完全不同的。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主要情节借助“我”与吕纬甫的对话来展开,这样写,既便于展现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又有助于展示主人公吕纬甫的内心世界。B.小说塑造了一个悲剧式的新知识分子形象,意在表达作者对逐渐沉沦的知识分子的批判,并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予以警醒。C.小说刻画人物简练传神。如在刻画吕纬甫这一人物时,用“格外迟缓”“颓唐”“失了精采”等描写,深刻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D.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只写了与朋友相遇后的对酌言谈,既无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无激烈的矛盾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8.简要概括小说中的“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4分)9.结尾段划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A7.D8.过去的吕纬甫是一个敏捷精悍、热衷改革、热血的知识分子;现今成了一个随波逐流、恍恍惚惚、丧失自我、无聊迷惘的沉沦者。9.①照应上文中雪势描写,使行文更加严谨。②用黄昏和密雪,营造了暗淡、沉闷、压抑的氛围。③用“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隐喻社会环境,揭示了封建思想依旧弥漫的社会现实,深化了小说主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热闹”前有“仿佛”一词,“仿佛”说明酒楼上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冷清的场景,同时也暗示出“我”与朋友因多年未见而略显拘谨、尴尬的心理。C.“主要表现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错误,在迁葬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在雪地里忙碌了大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骗骗母亲,他是无须这般一丝不苟的,看来还是出于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不这样尽职地完成“迁葬”,他会过意不去,会留下感情的负累,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具有善良之心,为人诚恳实在。D.在这一点上与《祝福》中的我有点相似。“我”对祥林嫂的处境也是无能为力的。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错误,文章虽然“只写了与朋友相遇后的对酌言谈”,但却反映了吕纬甫有以前的自信、激进到现在的消沉、颓唐的变化,作者对吕纬甫“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给予尖锐的批判,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说法错误。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人物形象的能力。“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是一个敏捷精悍、自信、激进、热衷改革、热血的知识分子;现今“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看出他恍恍惚惚;“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他成了随波逐流,丧失自我,消沉、颓唐,无聊迷惘的沉沦者。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第38页共38页 题目要求分析结尾段划线处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结构、环境、主题、手法、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从结构上看,结尾“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对雪的描写照应上文“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突出雪势很大,使文章更加严谨。从环境本身看,“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用黄昏和密雪突出环境昏暗、阴沉,营造了沉闷、压抑的氛围。从主题上看,用“纯白而不定的罗网”运用比喻的手法,隐喻社会环境黑暗、压抑,揭示了封建思想统治笼罩的社会现实,深化了小说主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守岁梁子里岭南的除夕夜,来得别样的早。沁人的寒意仍沉睡在早晚的湖面,春的气息便悄然而至了。阳光冲破重重的云层,暖暖地照射在岭南的院落里,逗留在高高的墙瓦上。下午时母亲没有去田里干活,趁着天气晴好,把父亲刚买回来的猪肉砌条腌好,挂在了门前的长竹竿上晾着。闲散的鸡群,从角落里钻了出来,三三两两地跑了过来,堆挤在阳光的墙角边上,沐浴着这暖暖的午后冬阳。母亲收拾了石磨盘上沾着的旧米浆,把石磨推杆高高的挂起,便等着来年的春节了。午后的阳光透过天井,斜斜地射入了墙角边上的水缸底里,在清澈的缸底叠起层层的光影来。母亲把水勺探入平静的缸水时,缸底下的光影便环环地荡漾开来,涌动着古色的缸瓦壁面,无意间,却扰乱了这梦境般的一泓清水。忙过之后,母亲便取来粽叶过了一遍的水,把浸泡着的糯米捞起,掺入小许的腐乳,便开始包起粽子来。我在一旁,帮着把砌好的猪肉条匀入糯米堆里,再盖上一小勺的糯米,母亲把粽叶折上,利索地系好,放入了一旁的竹篓里堆放着。熬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苦差活,包好的粽子装进锅里,小火慢慢地熬着。趁闲着的功夫,天气晴好的晌午,家里便会烧上一锅锅的热水,洗起了年夜澡来。岭南的习俗里,大年初一是梳洗不得的,会把一年里的福气清洗掉。这时母亲便拿出攒了一年的茶子油,在阳光沐浴的庭院里洗梳起头发来。这是一年里最惬意的时候,梳洗过后,邻里的婶子们也坐了过来,大家来到了树荫底下,拿出针花线,修理起了脸毛来。这时的我们,早已躲进厢房胡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正玩得尽兴时,村子的四周陆续地响起供饭时的炮竹声,孩子们便悄然地躲回了屋子里,村子上突然地清冷了下来。赶回家时,红红的烛火闪闪地跳在了节日的氛围里。第38页共38页 晚饭后,母亲把锅里的稀饭捞起,装进了泔水桶里,这是为耕牛留的年夜饭。母亲来到牛栏前时,耕牛已显得躁动不安了,躲在黑暗的牛棚里来回地躁动着,当我们进入棚子时,耕牛方才安静了下来。天色正渐渐地暗了下去,闪闪的烛火跳入了阑珊的夜色里,带走了一年里最后的惆怅。忙活了一天的我们,便早早地躺到了床上。夜里,母亲又要起来,给锅里正熬着的粽子加水了。母亲找来了一块准备好的大木头,塞进锅底,封住了灶煻口,小火慢慢地熬着过夜。我们仍没有睡意,都在等待着子夜那一刻的鞭炮声响起,那时我们便可以向着父母和爷爷讨着喜钱了。望着窗外时,爷爷水井屋里的灯火还在。想着时,便沉沉地睡了过去,夜半里被远处传来的鞭炮声惊醒,我跳了起来。父亲看了看墙上的钟表,说还早着呢。我有些许的失望,久久地没能再睡去,父亲问起了我有什么新年的愿望。我迟疑了一会,想了想,便怯怯地对着父亲说,来年了,去上学的时候,我也要一个像显全那样的贴着红五角星的书包。父亲思索了一下,默默地点了点头,我便安然入梦了。夜里,做起了梦来。梦见我们正排队守在爷爷的水井屋前,向着爷爷讨着喜钱。爷爷往我的口袋里塞上了喜钱,我向着爷爷说了一大通的祝福语,临了,我又返了回来,爷爷在我的头顶上轻轻地敲了一下。第二天一大早在梦里被炮竹声惊醒,起来看时,门前的纸红铺满了一地,哥哥们早已把地上的残炮捡光,消失在了胡同巷子里,我埋怨起了父亲来。这时,爷爷正坐在水井屋前的台阶上,招呼着我。我兴冲冲地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把祝福语说出来,爷爷已把喜钱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刚想着要走,忽然间又想起了什么,便回过身来。爷爷笑呵呵地在我的头顶上轻轻地敲了下去,这是爷爷给我行的带顶礼。守了一个冬日,耕牛似乎嗅到了春的气息,躁动不安起来,在牛栏里不停地走动着。父亲叫来哥哥,试着把牛牵了出去。我跟了过去,耕牛似乎感受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春日的阳光下颤颤地发抖着,久久地迈不开腿脚,迟疑了一阵,在哥哥的牵引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田野。经过了一个冬日的酝酿,空旷的田野上长满了一畦畦的野草。耕牛还没有从冬日的漫长里缓过劲来,低着头,慢慢地啃食着田埂上的青草,任着草叶上的露水沾满了柔软的毛发。这时,一阵轻风吹过,耕牛习惯性的甩了甩脖子,一时觉察没了绳索的牵绊,突然地嗅喘起来,继而发了疯似的向着阳光底下跑了过去,在田野上肆意地来回跳跃着,最终逃在了远方里,在原野上撒起了欢来。中午,鞭炮紧密的噼啪响塞满了村落的上空。一年一度的拜春社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母亲挑上了一篮子的阉鸡和酒,恭恭敬敬地摆在了社公前。第38页共38页 祈求着上苍保佑我们一年里的收成吧,母亲说完,斟下了一轮的酒。当斟足了三轮,把酒洒下地面之后,我听到了母亲在祈祷着我们快高快大,读书识字。回来时,刚好碰上了牧牛归来的哥哥,正坐在牛背上,吹着泥埙。相逢在了正好的年纪里,出去时沐着春阳,归来时仍是少年……(2021.2.18中国作家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粽子、煮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的地方也有除夕包粽子、煮粽子的习俗。B.吃年夜饭后,母亲还把锅里的稀饭捞起,为耕牛留“年夜饭”,说明耕牛在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C.我大年夜里做梦,梦见爷爷在我的头顶上轻轻地敲了一下。第二天爷爷果然笑呵呵地敲了我的头顶,这纯属巧合。D.母亲挑上了一篮子的阉鸡和酒去祭拜社公,祈祷着我们快高快大,读书识字。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我们不能完全把其当成封建迷信。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母亲用茶子油梳洗头发、我想要贴着红五角星的书包等情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也表现出物资匮乏年代人们对美的追求。B.初一大早,我起来就埋怨父亲,因为父亲没给我喜钱,而爷爷给了我喜钱。这里通过对比,表现出父亲和爷爷的不同。C.文章花了大量篇幅进行环境描写,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农村生活场景,表现出了“我”对家乡的喜爱,更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眷恋,表现力很强。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材料顺序、线索安排合理,语言质朴,但不失优美。8.加线句子写耕牛撒欢场景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9.结尾句“相逢在了正好的年纪里,出去时沐着春阳,归来时仍是少年……”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含义?(6分)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C7.B8.⑴衬托人物心情愉快。⑵充满生活气息,表明我对家乡田野的喜爱。9.⑴虚实结合,眼前场景与以前场景重合。⑵当年自己正好青春年少,美好的生活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⑶现在回到家乡,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犹如回到了年少时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纯属巧合”错。长辈给喜钱时轻敲头顶是当地习俗,我应该以前经历过,故出现在梦中,也应验了。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因为父亲没给我喜钱”错,“对比”错。原文是“第二天一大早在梦里被炮竹声惊醒,起来看时,门前的纸红铺满了一地,哥哥们早已把地上的残炮捡光,消失在了胡同巷子里,我埋怨起了父亲来”,“我”埋怨父亲是因为父亲没有及时喊我起床,哥哥们将残炮捡光。也没有将父亲和爷爷进行对比。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画线句是描写耕牛在经历过漫长的冬天后被牵到田野里的表现。“嗅喘起来”“发了疯似的向着阳光底下跑了过去”“肆意地来回跳跃着”“撒起了欢来”,通过描写耕牛的表现,体现出动物们在春天到来后的喜悦,也侧面衬托了人们的愉快心情;对耕牛的描写富有乡村气息,多年之后还能回忆起这个情景,记忆里的场景还如此生动,表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关于田野的这些描写,“阳光”“原野”“远方”,字里行间蕴含这对对家乡田野的喜爱。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句是跳出回忆的抒情。“相逢在了正好的年纪里”中“相逢”是指眼前过春节的种种场景,如母亲拜春社等与以前记忆中的场景重合,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正好的年纪”是指当年自己正青春年少;“出去时沐着春阳”是当年记忆中美好的场景,“春阳”象征一切美好的感受,温暖的,充满希望的,喜悦的心情;“归来时仍是少年”,是对自己,也是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如今回到家乡,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犹如回到了年少时光。第38页共38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琥珀色的篝火乌热尔图猎人尼库和儿子秋卡,还有妻子塔列走在山路上。尼库高个头,黑黑的脸,拉得挺长,显得很难看。儿子头发蓬乱,奉着驯鹿,跟在父亲身后。母亲骑在一头粗壮的驯鹿上,弓着腰,垂着头,用深绿色的头巾包住额头。黄昏,林子里倾斜的光线变成了玫瑰色。鸟儿发出悦耳动听的音调,可谁也没有兴趣理睬它们。“爸爸!太阳快下去了,还没到呀?”尼库紧绷着脸,没说什么。他把目光投向妻子。妻子脸色苍白,眼神暗淡无光。他皱起眉头,心好像被什么揪着。太阳悄悄地溜走了,他们来到小河边的露营地。尼库砍来细软的树枝,铺在潮湿的地面上。秋卡把母亲扶下驯鹿,扯过一张犴皮铺在地上,让母亲躺在那里。篝火着了起来。吊锅里炖的肉粥咕咕地翻着气泡。从尼库背后传来塔列的咳嗽声和低沉的呻吟。“我……真挺不住了……咳……我胸口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你累了,别瞎说。明天翻过前面的山脊,下午就能赶到公路。晚上就住上医院了。”“医院也……”她的声音很低。“上次你真不该从医院跑回来。”“在山上……我死了也不觉得难受……我真不想下山……真要死的话,我也得埋在山上。”妻子无力地说。“你别说了,好不好?”“我知道你心烦。为我,还为那些脚印!”“你也看见了?那几只鸟儿,真是笨透了。离小路只有几步远,硬是没看见。”“尼库,你想去。可你怕我……”塔列打起精神瞧着丈夫,“你去吧!他们可是三个人呀!你去吧。我知道你在等我这句话。”尼库转过身来,凝视着妻子失去血色的脸。这张脸罩了一层橘黄色的火光。“秋卡,你明天送妈妈下山看病。”“那你去哪儿?”“去找那三个人。你没看见脚印?他们那是迷路了。”第38页共38页 林子里走夜路比白天费力,尼库穿过黑幽幽的密林。大雨泼下来了,大粒的雨珠辟辟叭叭落在树叶上、岩石上,汇成气势无比的音响。他被淋得浑身精湿,冷气针刺般穿透胸脯。这样冷飕飕的秋雨是能冻死人的。他的脑袋里闪出迷路人的影子:绝望的,饥饿的,僵硬的。雨势渐渐弱下,他终于发现寻找的目标,是三个陌生的城里人。一个孩子似的年轻人,一个戴眼镜的老人和一个中年人,他们已经冻僵了。他在林子里找来枯木,劈成细长的木柴,掏出火柴,嚓的一声,微小的火花在那堆木头上跳了一下,冒起一缕青烟。火花变成火团,发出呼呼的燃烧声。一堆篝火着了起来,火光是琥珀色的,很好看。他把冻僵的人拖到火堆边,奔来奔去搭起帐篷,鄂温克式简易帐篷里的火很旺,热气逼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把三人湿透的外衣脱掉,挂在火堆上面的枝杈上,拿出带来的烤饼、烤肉,摊在火堆边。他想,这些很快就会暖和过来的人,会吃掉这些东西。他再也撑不住了,难以忍受的饥饿,极度的疲劳,使他头晕,想吐、心慌。他还想干点什么,可失去头脑支配的肉体,瘫软在火堆边。他想起妻子和儿子,真想象不出他们是怎样度过这场暴雨的。“你们怎么样?塔——列!”他用手臂支撑沉重的身体:“我要回去。这就回去!”他太累了,脑袋越来越沉,身子一歪,昏睡过去。不知睡了多久,朦胧中他感到全身各部位,针刺般疼。他醒了,天已大亮,眼前晃动着三个陌生人的面孔。“醒了,他醒了!”年轻人嚷了起来。“您救了我们的命!”戴眼镜的老汉嘴唇在抖,眼眶湿了。他坐起来,瞅瞅他们,没说什么。他觉得不论哪一个鄂温克人都会像他这样干的。“谢谢您!”他站起身,肩膀晃了晃,他觉得腰、腿一夜之间变得十分僵硬。“您饿了吧?”老汉问,“真对不起!饼和熟肉让我们吃光了。”“光了好——我去打猎。”他扛起枪,朝林子走去。这次很顺利,他把猎物扛了回来。三个人瞪大了眼睛焦急地等待着他。“你们——那个桦树林穿过去——找到小河——顺流水走——半天——半天就到了——就能回到家。”说罢,他操起猎枪,转过身去。“大叔——”年轻人在他背后喊他。“大叔——”戴眼镜的老汉也这样称呼他。“您——别走!我们还会迷路的。”他的心猛地被什么东西紧紧拉住了,转过身,呆呆地站在那里。他终于放弃走的念头,缓缓放下猎枪。他们生火做饭,时间过得真快。尼库抿着嘴角,不说也不笑,可心里痛快。不知什么东西使他暂时忘记了忧愁,把他的心同陌生人连在一起。有什么响声?他一头冲进桦树林,呆立在那里。被树枝划伤脸蛋、撕破外衣的秋卡,可怜巴巴地站在他面前。“你来干什么?”他吼起来,“你妈妈怎么样?”“爸爸,桥断了,大水冲的。公路上一个汽车也没有……”“别说了,你妈妈怎么样?”第38页共38页 秋卡用手捂住眼睛,泪珠顺着指缝流出来。“妈说,等你回去,见你一面……才……”“走!我们快点走!”尼库回头望了望,他知道那些迷路人很快就会找到出去的路。灰蒙蒙的密林像黑绿色的海,淹没了父子的身影。“大叔——”从他们背后传来喊声。是那三个人的呼唤。森林沉默了……(选自《民族文学》1983年10月,有删改)文本二:“矛盾冲突”一词在现实中是指面对同一事件,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又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高尔基曾表示:“在有着鲜明人物的那些地方,必定存在着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则是用来展现人物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特殊艺术形式,“矛盾冲突”是形成人物个性的基础,能够塑造具有冲击力的人物性格,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选自李宗刚《文本的张力与历史的合力》)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库一家没有兴趣理睬鸟儿悦耳动听的音调,主要因为他们着急下山带塔列去医院看病,心情郁闷沉重。B.三个迷路的人是来自城市的外来者,写他们的遇险及获救,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C.妻子塔列重病在身,依然眷恋故土:同时又善解人意,理解丈夫。“你去吧”,打消了丈夫的顾虑与纠结。D.本文既赞美了猎人尼库,又赞美了以尼库为代表的传统鄂温克人,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对他们的浓浓深情。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明暗线交织的结构,明线写秋卡送妈妈下山看病,暗线写尼库冒着大雨教助迷路人,情节紧凑,充满张力。B.小说运用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塑造了热情善良、舍己为人的鄂温克猎人形象,展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C.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人物对话生动凝练,充分展现了人物个性;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细腻形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D.小说结尾对尼库的呼唤表达了这三个人对尼库深深的敬意和不舍,而“森林沉默了……”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第38页共38页 8.“琥珀色篝火”作为小说标题,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9.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试举两例,分析尼库救人中体现的矛盾冲突及作用。(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B7.A8.①“琥珀色的篝火”是猎人尼库在帮助迷路人时点燃的火堆,象征着温暖与生机。②“琥珀色的篝火”象征着以尼库为代表的鄂温克族人如火的热情和无私的品格。9.①人物自身的矛盾:一面是亟待救治的妻子,一面是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迷路人,选择救助对象的矛盾凸显了尼库淳朴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②人物与外在环境的矛盾:搜寻迷路人刻不容缓,但在暴雨夜横穿密林却无比艰难,这一矛盾突显了尼库的勇敢坚持,同时引出后文在风雨中点篝火搭帐篷救人等情节。【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错,尼库抛下重病的妻子来救助三个迷路的陌生人,体现的是人性的善良。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明线写秋卡送妈妈下山看病,暗线写尼库冒着大雨教助迷路人”错。明线写尼库冒着大雨救助迷路人,暗线写秋卡送妈妈下山看病。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关于标题“琥珀色的篝火”的含义,应该注意表层和深层象征意义。尼库找到三个冻僵的城里人后,他找来木柴,点起了篝火,“火花变成火团,发出呼呼的燃烧声。一堆篝火着了起来,火光是琥珀色的,很好看”,由此可知,“琥珀色的篝火”是猎人尼库在帮助迷路人时点燃的火堆,象征着温暖与生机。第38页共38页 面对冻僵的三个城里人,此时尼库的妻子病情很严重,尼库却抛下妻子来救助三个陌生人,并为他们点燃篝火取暖,还“把三人湿透的外衣脱掉,挂在火堆上面的枝杈上,拿出带来的烤饼、烤肉,摊在火堆边”,这熊熊燃烧的火堆象征的是鄂温克族人如火的热情和无私的品质。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及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材料二中有:“‘矛盾冲突’则是用来展现人物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特殊艺术形式”,结合文本分析,尼库在救人中体现的矛盾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自身的矛盾:一边是急等着救治的妻子,“明天翻过前面的山脊,下午就能赶到公路。晚上就住上医院了”;一边是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迷路人,“这样冷飕飕的秋雨是能冻死人的。他的脑袋里闪出迷路人的影子:绝望的,饥饿的,僵硬的”。最后他选择救助陌生人,“秋卡,你明天送妈妈下山看病”“去找那三个人。你没看见脚印?他们那是迷路了”。尼库最后的选择体现他舍己为人、淳朴善良的高尚品质。二是人与外在环境的矛盾:“林子里走夜路比白天费力,尼库穿过黑幽幽的密林。大雨泼下来了,大粒的雨珠辟辟叭叭落在树叶上、岩石上,汇成气势无比的音响。他被淋得浑身精湿,冷气针刺般穿透胸脯。这样冷飕飕的秋雨是能冻死人的。他的脑袋里闪出迷路人的影子:绝望的,饥饿的,僵硬的”,由此可知,搜寻迷路人刻不容缓,但在暴雨夜横穿密林却无比艰难,但尼库依然奋不顾身地去寻找这三个陌生人,人与环境的矛盾突显了尼库的勇敢坚持;从结构上来看,下大雨的环境描写也引出后文在风雨中点篝火搭帐篷救人等情节。(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十字街口初曰春程庆龙又跟家里闹掰了。父亲说要断绝父子关系,他愣了愣,默默挂断电话。回想起来,他跟家里一直闹着别扭。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程庆龙还在当义务兵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赶紧退役回老家,在部队锻炼两年后,接手家里的小企业。他说才干了两年公安消防,兵还没当够,得再来上三年士官。程庆龙说什么也不肯让步。知子莫若父,老人只好遂了他的心愿。眼巴巴地等了三年。2016年底,程庆龙还想继续干下去,父亲急眼了,当天深夜赶到了部队驻地,找领导诉苦,说家里边困难,就等着儿子回去帮衬一把。程庆龙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活脱脱的戏精附身。最终的结果是,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第38页共38页 父子两人随即爆发了一场“冷战”,好不容易熬过了春节,程庆龙拿出退伍安置费跟战友一起跑到乡下,合伙养起了鸭子。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向父亲抗议。那段时间,程庆龙时常做梦,无论梦境多么稀奇古怪,梦中的他总是身穿制服在宽广的街道上齐步走。用战友的话讲,他睡觉的时候,都把身子紧绷成了立正姿势。生活波澜不惊,转眼就是一年。2018年春上,某天午后,迎着刺眼的阳光,他给鸭子喂食,看着眼前的那些小家伙,程庆龙做了个决定,他决定离开家乡,去繁华的城市寻个穿制服的工作,最好还能在公安队伍里。是年5月20日,他去了离老家很近的南京,报考了市公安局交管局的辅警,成为机动大队铁骑中队的一员。铁骑中队被誉为“金陵铁骑”,负责治理内环路拥堵“顽疾”,首要的一条就是得练好摩托车驾驶技术。不知怎么了,程庆龙愣是搞不定,他感觉自已笨得像之前养过的鸭子。得亏队长和同事们帮忙,教他技巧,陪他“加餐”,他才在考核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式工作没多久,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生病,让他火速赶回,还发来一张照片——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样子,让人心疼。程庆龙请了假,火急火燎地赶回去,一进家门就傻眼了,父母正跟姐姐在打麻将,说回来的正好,三缺一。程庆龙气得肺都炸了,母亲和姐姐轮番上阵,好话孬话说了一箩筐,他就是油盐不进。转念一想,他必须承认,家人说的不无道理,在外千好万好也不及一家人团圆好。但他在家里待了两天三宿,还是决定回南京。可怜天下父母心,没几天,父母便认怂了,还专门让姐姐从老家寄来土特产,让程庆龙分给同事们。二老的想法是,得让儿子搞好人际关系,真碰到了困难也能有人照应着。老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铁骑中队是个团结的集体,毫不客气地说,已经成为了南京交警的名片。那些成绩不用说也跑不了,反正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夸赞。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如既往地向前。算下来,程庆龙已经在南京两个年头了。换句话说,直到这次父亲再次闹情绪,他才意识到,跟这支队伍乃至街上的市民有了感情。有时,看着陌生的人们,他会展开联想,想象对方或是赶赴家庭聚会,或是刚谈成了一单生意。总之,一切都是美好的。又是一天下班高峰期,程庆龙他们接到求助电话,说:“破了,启动紧急预案,护送对方去市妇幼医院。”程庆龙没听清,心想破了就补胎,去什么医院啊。等知道人家是羊水破了的时候,他心里“咯噔”一下,根据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如果送诊不及时,会导致胎儿缺氧窒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在队长的调度下,程庆龙和其他五位同事一起,找到求助的那辆车,有两人到前方开辟绿色通道,其他四人滚动式护卫。落到纸面上是干巴巴的文字,实际发生的事情可是真凶险。还好有惊无险。第38页共38页 等程庆龙护卫完毕骑车回到固定岗位上,大老远的,就看到父母站在街口四处张望。他以为自己眼睛出了毛病,等确认真是两位老人时,他心想敢情又要故伎重演,跟领导演苦情戏?让程庆龙意外的是,父母听说他刚救了孕妇,说那可是一人两命,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即交了实底儿,说只要他过得顺心,怎么着都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说傻小子,走到哪儿你也是我们的儿子,你爸想明白了,准备把家里的企业转出去,到南京开个小店,反正南京离老家也没多远。话都说开了,父子关系也就缓和了。爷儿俩时不时地通过微信互动,扯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题。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里,父亲常常发红包,程庆龙每次都第一个抢到。时间长了,他觉得有些蹊跷,因为在上班期间不能用手机,可下班后红包依旧在那里等着他。后来,姐姐偷偷对他说,父亲故意那么干,就怕你缺钱花,苦了自己。程庆龙反驳说,我又不是“妈宝男”“啃老族”。但他心里却是热乎的,很想对父亲说声“谢谢”。7月下旬的一天,往常酷热难耐的天气有些凉爽,程庆龙的心情不错。父亲在微信上转来一个链接,他一看是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新闻,随手回复:我马上要去执勤,几个意思?父亲答:警察节啊。你们的节日,你不关注吗?程庆龙反问:在你眼里,我不就是个小辅警吗?父亲发了个尴尬的小表情,说辅警也是警,全国有好几百万呢,我还看过一条新闻,年初公安部就给你们辅警出台了政策。程庆龙没再回复,他得执勤去了。路上,他腰杆笔直,走路带风。他心里甭提多兴奋了。站在十字街口,他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带劲儿。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字在小说开头即引起悬念,让小说的氛围一下紧张起来,激起了读者了解程庆龙与家人关系的兴趣。B.“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是开始插叙的标志,文本插叙的内容呈现了程庆龙父子矛盾的来龙去脉。C.程庆龙因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D.姐姐在小说中出现不多,看似无足轻重,却是父子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用程庆龙最终心愿达成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自我,其他人最终还是会向我们妥协。B.第38页共38页 程庆龙复员回家即和父亲“冷战”,根源在于他父亲向部队领导撒谎的“戏精”丑态,让他无颜留在部队。C.程庆龙被父亲假病骗回家中,家人的劝说让他犹豫了两天三宿,但他依然坚定地回到单位。D.小说通过描写程庆龙的工作生活,反映了“金陵铁骑”团结严整、心系百姓的工作风貌,体现了辅警的价值。8.小说以“十字街口”为题目有什么作用?(4分)9.文中程庆龙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请进行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C7.D8.①题目与结尾呼应。②交代程庆龙工作环境;③“十字街口”具有象征意义,它暗示了程庆龙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暗指程庆龙与其父亲关系的十字路口,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9.①程庆龙在部队时,父亲让他回老家,并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父子之间开始“冷战”;②程庆龙成为交管局辅警后,父亲称病骗他回家,后来又要断绝父子关系,父子矛盾升级;③父母听说程庆龙在工作中救了一名孕妇,深受感动,开始理解程庆龙的工作,父子关系缓和;④父亲故意发红包给程庆龙,并认可他的警察身份,父子冰释前嫌。【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程庆龙因从父亲那里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错误。程庆龙非常兴奋,工作起来特别带劲的原因是因为父亲终于认可了他的选择,二人冰释前嫌,并非因为得知了“警察节”设立和辅警政策出台的好消息。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其他人最终还是会向我们妥协”错误。程庆龙最终心愿达成是因为父亲对警察工作的理解。第38页共38页 B.“根源在于他父亲向部队领导撒谎的‘戏精’丑态,让他无颜留在部队”错误。根源在于父亲不理解他的理想,想要让他接手家里的小企业。C.“家人的劝说让他犹豫了两天三宿”错误。从原文“但他在家里待了两天三宿,还是决定回南京”来看,文中只是说他在家“待了两天三宿”,并非是“犹豫了两天三宿”,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首先从结构上看,小说的标题“站在十字街口,他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带劲儿”与结尾“站在十字街口,他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带劲儿”相互呼应。其次,“十字街口”交代了程庆龙工作环境,他是市公安局交管局的辅警,十字街口就是他工作的岗位。程庆龙“他跟家里一直闹着别扭”,原因就是父亲对他的人生选择的不同意见。程庆龙想要继续穿制服,想当兵,想“在公安队伍里”,但是他的父亲一次次干涉他的决定,不得不退伍回家,“跟战友一起跑到乡下,合伙养起了鸭子”,想以这种方式和父亲抗议。小说中“十字街口”,暗示了程庆龙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自己理想该何去何从;同时也暗指和父亲的关系矛盾升级,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故小说的标题对小说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情节变化的能力。由“程庆龙还在当义务兵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赶紧退役回老家”“程庆龙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活脱脱的戏精附身。最终的结果是,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父子两人随即爆发了一场‘冷战’”分析可知,程庆龙在部队时,父亲让他回老家,并在部队领导面前撒谎,父子之间开始“冷战”;由“正式工作没多久,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生病,让他火速赶回,还发来一张照片——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病恹恹的样子,让人心疼。程庆龙请了假,火急火燎地赶回去,一进家门就傻眼了,父母正跟姐姐在打麻将,说回来的正好,三缺一”“程庆龙气得肺都炸了”“程庆龙又跟家里闹掰了”分析可知,程庆龙成为交管局辅警后,父亲称病骗他回家,后来又要断绝父子关系,父子矛盾升级;由“让程庆龙意外的是,父母听说他刚救了孕妇,说那可是一人两命,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即交了实底儿,说只要他过得顺心,怎么着都好”“都说开了,父子关系也就缓和了”分析可知,父母听说程庆龙在工作中救了一名孕妇,深受感动,开始理解程庆龙的工作,父子关系缓和;由“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里,父亲常常发红包,程庆龙每次都第一个抢到”“父亲发了个尴尬的小表情,说辅警也是警,全国有好几百万呢,我还看过一条新闻,年初公安部就给你们辅警出台了政策”分析可知,父亲故意发红包给程庆龙,并认可他的警察身份,父子冰释前嫌。第38页共38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具体步骤与技巧复习指南(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4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1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总复习专题26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检测(有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